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093 做媒 (第1/2页)
而现下靖安侯府的人却并不完全知悉盛阳的想法。 靖安侯盛巍的注意力都放在庙堂大事上:“皇上尚未及冠,处理事情难免有纰漏,玩兴还没收回来。因此,我们做臣下的就得多担待着,皇上不曾想到的事我们得帮着想;皇上走错的路我们做臣子的要引回来。天昭说得对,方法很重要,不能让皇上反感,否则适得其反。” 盛阳自重生以来对父亲盛巍灌输了很多,因此盛巍的思路方法已差不多被他扭转过来,至少不会像前世那般自视过高,要与刘瑜硬拼了。不过二叔盛嵩—— 他抬起头,看了看一脸正色的二叔。 阿沅那天的话他还清晰地记得,回京以后,他也愈加注意,但还没看出二叔有什么端倪。 如果前世的结局有二叔推波助澜,那二叔最后死于锦衣卫的刀锋,也算现世报。 今时今日,刘瑜还未兴起,二叔似乎还没和刘瑜搭上关系? 但他需要知道,二叔到底是龌龊心思埋藏已久,还是后来被刘瑜诱惑胁迫了。 如果是后者,他会一力避免,毕竟二叔二婶一直待他不错。他母亲去得早,幼年除了奶娘便是二婶在照料,他一直心存感激。 可若是前者,那他一直以来的认知,便是二叔虚伪脸孔的假象。就算盛嵩是他的二叔,只要敢包藏祸心谋害他与父亲,他定不会轻饶! “天昭。皇上让你挑位子,你有什么想法?”盛嵩问道。 盛阳想了想:“目前还没什么想法,到时候可能还要看皇上的意思,皇上想把我放在什么地方,我就去什么地方。” 不过他如今绝对有能力影响皇上的想法,让皇上把他放到他自己想去的地方。 他在大同的人已经回禀,阿沅对杜砚的姨娘出手了,而且戏台子铺得很大,如今正僵持着。他如今却不知她计划,也不好轻举妄动。最好的办法。还是能陪在她身边…… 七月酷暑。 管沅手中素帕按了按额角的薄汗:“看这天万里无云,只怕还有好些时日下不来雨。今年北方少雨,粮食收成不好,只有南方丰收。都指着运河送粮来吃饭呢!” “可不是。”灵均不停帮管沅打着折扇。“也不知道粮食什么时候能调来……” 这些日子粮食越发吃紧,大同的军粮自是不可能拿来散发于民,必须供着军队消耗;于是只剩官粮和民粮。 官粮仓储本就有限。派发数量更是有限;民粮如今都靠管沅在撑着,她基于前世预见,提前用自己的私房钱从京中购入了一批粮食,目下用于赈济百姓,还能勉强维系。 “官粮还剩多少?”管沅偏头问卫叔。 卫叔摇摇头:“听世子爷的意思,大同府的官粮已经不多了,三姑娘要做好准备,假如京城调粮还没有音信,恐怕……” 卫叔没有再说下去,管沅却心如明镜。 如果调运的粮食迟迟不来,无论官粮民粮都会消耗殆尽,到时候鞑靼得知消息,发兵围城,大同危矣。 管沅深吸一口气,继续核算今日发放的粮食和库存,语气笃定:“京城调运的粮食,会来的。” 她相信他,会来的。 “最近姑娘出粮赈灾,百姓可是好评如潮呢,”晚间西厢房,灵均一边服侍管沅散发髻一边说,“如今大同的百姓无人不夸姑娘菩萨心肠为人贤德。” 管沅却并没有显得很高兴,只是淡淡拿起梳子:“所谓民心,最易得也最难得。民以食为天,百姓只要吃饱穿暖能自给自足,其实并不在意其他事情。但上位者常常会忽视这最简单的事,作出种种不利于民的举动。” “为什么这般简单的事都会忽视?”灵均不明白。 “以权障目,不见泰山,”管沅顿了顿又说,“我不过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还是得益于前世窥探得的先机,“你们不要因为这个就在外面骄纵起来,鱼叔他们也是一样。我本不为争什么名利,低调就好。” 她所想只是百姓安居,父亲平安。 既然她占得先机,没理由坐看百姓经历饥荒之苦,也算尽一些绵薄之力感谢上苍给她重来一次的机会。 至于身为大同副总兵的父亲,只有大同安好,父亲才会安然无恙。大同的安危,是父亲不可推卸的责任和担当。 只是这样的一片称赞并没有维持多久,大同突然散播出不利于管沅的谣言。 “听说那个管三姑娘是在京城被退过亲,待不下去了,才跑来大同躲避闲言碎语的!” “退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