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家_第一百一十六章 只换一碗姜汤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六章 只换一碗姜汤 (第2/2页)

碗姜汤?”

    汗,他啰啰嗦嗦说这么多,终于想到她提出的这个最重要的问题了?

    祁琪无语了一阵,便向他点头笑道:“是呀。我愿意用一道新菜式换取一碗姜汤。”!!!

    那总管很是吃惊的瞪大眼睛,伸手在祁琪额头上一试,道:“姑娘,你没发烧吧?本来能换至少千两银子的菜式,你打算用来换姜汤?到底是什么菜式?”

    祁琪将他的手从自己额头上拿开,笑道:“是想换姜汤。比起我们家梁大人的身体,一道菜算不了什么。”当然,如果这道菜能合了皇上的口味,万一他一爱动弹,召见自己那么一下,这道菜的价值,就远远不是一碗姜汤那么简单了。她就不信,这个总管在皇上问他的时候,敢不告诉他这菜是她做的。

    这个御厨的总管显然是没考虑到那么多。或者说,他是因为太兴奋太激动了,所以没来得及考虑那么多。

    于是,在祁琪说完那句话之后,他便忍不住夸奖道:“姑娘,梁大人有你的贴身丫鬟,真是幸福。难怪他出门会带着你,而不带那些更加美貌的丫鬟呢。话说,姑娘,你到底想用什么菜式来换这碗姜汤?”

    难怪他出门会带着你,而不带那些更加美貌的丫鬟?这话说的!祁琪不仅无语。

    这意思,她长的没有人家那些美貌的丫鬟好看呗?哼,她好歹也是个清秀佳人了,梁晨带着她,很丢他人吗?

    不过,这想法只在她脑海中一闪而过,就赶紧回到正路上来。很是谦逊的向那总管笑道:“大人,我做的这道菜式,叫佛跳墙。”

    “佛跳墙?”那总管登时惊讶的瞪大了眼。

    “是呀。佛跳墙。”祁琪微笑了一下,“‘酝启荤香飘十里,佛闻弃禅跳墙来。’正因为这道菜特别的香,以至于香到佛祖都会弃禅跳墙的程度,所以才叫佛跳墙。”

    “酝启荤香飘十里,佛闻弃禅跳墙来。酝启荤香飘十里,佛闻弃禅跳墙来……好诗呀好诗。”那总管摇头晃脑的念叨了好几遍,最后忍不住问祁琪,“那么,姑娘,这佛跳墙到底怎么做?”

    “这菜的配料有些复杂,大人派人帮我找笔墨来,我给大人记下吧。”

    “好。”那总管应了一声,便赶紧派人去找笔墨纸砚。

    祁琪拿到东西后,便找地方坐下,认认真真的给他把佛跳墙用的配料和做法一五一十的写了下来。

    其实,佛跳墙这道菜,祁琪也只吃过一次。那还是沾了某位有钱的同学的光,在参加她的一次聚会的时候,吃过了那么几口。

    不过,仅仅是这几口,就让她对那滋味终生难忘了。更何况,这道菜还伴随着那么多有趣的故事。

    听说,佛跳墙原名福寿全。

    光绪二十五年,福州官钱局一官员宴请福建布政使周莲,他为巴结周莲,令内眷亲自主厨,用绍兴酒坛装鸡、鸭、羊rou、猪肚、鸽蛋及海产品等10多种原、辅料,煨制而成,取名福寿全。周莲尝后,赞不绝口。后来,衙厨郑春发学成烹制此菜方法后加以改进,到郑春发开设“聚春园”菜馆时,即以此菜轰动榕城。

    有一次,一批文人墨客来尝此菜,当福寿全上席启坛时,荤香四溢,其中一秀才心醉神迷,触发诗兴,当即漫声吟道:“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从此即改名为佛跳墙。

    还有一个故事中说,福建风俗,新媳妇出嫁后的第三天,要亲自下厨露一手茶饭手艺,侍奉公婆,博取赏识。传说一位富家女,娇生惯养,不习厨事,出嫁前夕愁苦不已。她母亲便把家里的山珍海味都拿出来做成各式菜肴,一一用荷叶包好,告诉她如何烹煮。谁知这位小姐竟把烧制方法忘光,情急之间就把所有的菜一股脑儿倒进一个绍酒坛子里,盖上荷叶,撂在灶头。第二天浓香飘出,合家连赞好菜,这就是“十八个菜一锅煮”的“佛跳墙”的来头了。

    因为对这道菜的味道实在是喜欢,又加上她很喜爱那些故事。所以,回去后,她便疯狂的查找资料,想看看这佛跳墙究竟是什么做的。

    当然,因为那些配料实在是贵重的很,那些鱼翅刺参鲍鱼等等都不是原来的她能够糟蹋的起的。所以,她一直没有亲手尝试着做一下。可是,这道菜的配方和做法,却被她深深的记在了脑子里。因此,她现在书写起来,才能写的那么顺手。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