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秋梨膏(下) (第2/2页)
边的杜诚,这次到并州,倒是碰上不少有意思的人和事。 看罗莎丽亚抱着几张纸,如获至宝的样子,魏征也不去打搅她,转问杜诚:“我听说你们已经在清河打下基业,是确定再回长安发展吗?如果只是讨个公道,我可以让太医署给你证明。” 回长安,一切就得重来,而其实,他只要能证明自己行医并无偏差便可,杜诚看向罗莎丽亚,等她的意见。 一提到长安,罗莎丽亚就清醒了,“我是一定要回长安的,”她解释,“因为我与家人约好,如果不幸失散了,就到长安找我。”她还等着局里接她回去呢。 “那我也回长安。”杜诚马上答道,比起罗莎丽亚义无反顾跟着他来并州,清河的那点基础又算什么。 看众人视线都聚于己身,杜诚意识到自己答得太快了,脸有点发红,欲盖弥彰地解释:“杜某本是京兆长安人氏,自然也应该回家乡。” 魏征心中了然,微微一笑,也不说破。 孙思邈却若有所思:“你说你是京兆人氏,姓杜,医术是祖传的?”听杜诚的口音,可真听不出来他是长安本地人。 杜诚点头,他自幼便随父母东奔西走,口音南腔北调也是正常的,至于姓氏,到是行不改姓坐不改名。 “那你可认识京兆杜修远?”孙思邈是想起了一位故人。 杜诚怔忡:“杜公修远正是先祖父。”孙真人认识爷爷? “先祖父?”孙思邈感叹,“杜师弟已经过世了吗?” 杜师弟?!这下众人的视线都聚中在孙思邈身上了。 孙思邈解释:“杜修远曾是我同门师弟,不过他是火居道士,可以娶妻生子。”(注1)
爷爷是火居道士?杜诚好像确实听父亲说过,但爷爷过世时,他还没有出生,印象自然不深。不过现在杜诚可是福至心灵,忙跪下见礼:“杜诚见过祖师伯。” 出家人看淡生死,但今日见了故人之孙,孙思邈也是感慨万端,他忙扶起杜诚:“好孩子,你仁心仁术,真是杜师弟的好传人。” 偶像见面会变成了认亲会,罗莎丽亚傻了眼。 …… “我问你,”退场之后,罗莎丽亚追问杜诚,“你爷爷要活着,现在得多少岁?” “六十五岁。”杜诚叹息,爷爷是死于兵乱,而非寿终正寝啊! 罗莎丽亚可没空叹息:“孙真人是你爷爷的师兄,那他今年有多少岁?” “应该快七十了吧?”杜诚计算。 “可你看他那张脸啊?!”这才是关键,“像七十岁的人吗?” “是不像。”杜诚摇头,老实说,孙思邈看上去还不到四十岁。 “祖师伯仙风道骨,当然不是凡夫俗子可比。”杜诚觉得理所当然,修仙如果没有用,谁还出家? 这可是个大问题呀!罗莎丽亚鼓动杜诚:“他是你祖师伯,你去问问他,他今年究竟有多少岁?”孙思邈的寿命一直是个谜,在现代一共有六种说法:最小的101岁,第二种说法是120岁,第三种说法是131岁,第四种说法是141岁,第五种说法是165岁,甚至还有168岁的说法。 不过历史上记载蛛丝马迹的,多是公元541年和公元581年这两种说法,到底是哪种呢? 现在是公元626年,按孙思邈快四十岁的外表,正好符合他生于公元581年的推测,罗莎丽亚初见孙思邈时,也没怀疑什么,但他居然是60多岁人的师兄,难道他今年真的八十了?! 要是能解开这个谜,飞船毁了也没有关系,保证有一堆人抢着给她买单。 对着罗莎丽亚的兴奋,杜诚却给她泼冷水,他居然一本正经地摇头:“我不能去问。” “为什么?”罗莎丽亚奇怪,这事又不难啊? 杜诚解释:“出家人有出家人的规律,这道门就有三不问,一不问寿,二不言俗事,三不拉家常籍贯。”他不能犯忌。 “这样…”罗莎丽亚发愁,那还真不能由自己去问,不过,“你可以装不知道的。”她还是鼓励杜诚,好歹这两人沾亲带故,孙思邈应该不会生气。 “可我明明知道。”杜诚很认真。 这人脑筋不转弯!“让你装不知道。” 杜诚想想,还是拒绝:“我装不出来。” “哼。”罗莎丽亚转身就走,不再理他。 注1:火居道士就是指居家修行的道士,火在此意指凡俗生活之意。火居道士可以娶亲蓄子,但是也要持戒奉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