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 行船(一) (第1/2页)
瑾瑜坐在驿站东厢正堂的圆凳上,隔着珠帘看香柳和之槐站在小院子里指挥着丫鬟婆子们收拾从郡王府带出来的家什,进进出出忙活个不停。幸好这次携带的物什齐全,即使因为瑾瑜生病滞留在驿站也没有显得不方便。 院子里的人正被支使的团团转,从院外涌来几个人,仔细瞧去,是方mama带着三个婆子进来了。 香柳赶忙紧走几步到方mama近前,微微躬身:“mama来了,县主在屋里歇着呢,mama可有甚吩咐?” 方mama笑着还了香柳的礼,口中才道:“县主的行装收拾得如何了?” “大件的家什大都已经装进箱笼,剩下的半个时辰也可规整妥当了。” 方mama又问:“县主今日和明日起程前还需用到的可备下了?且莫将还得用的也收起来了。” “奴婢省的,县主需用的单独安放了,明日用后再行打点,承装的箱子也已收拾出来。路上县主拿来解闷的书本玩易儿也清点好了。” “恩,你素来谨慎,又是从王妃那里出来的,你办事我自是放心的。”方mama欣慰点头,“不过我还是要叮嘱你,明日离开之前你还要再检视一遍,莫要落下什么东西。” “谨遵mama教诲。”香柳恭敬低头。 方mama进屋的时候瑾瑜正在吃酸青梅,见方mama进来,瑾瑜笑眯眯地受了她的见礼便招手让香樟给她看座,方mama推辞了几下后便恭身在下首的小杌子上坐了。 “王妃让我过来告诉县主晚上不必再过去了,让您今天好好休息,明天辰时便从涿州渡口登船了。”方mama传达着萧氏的吩咐。 瑾瑜询问:“那明日咱们登船后还需几日才能到达京中?” “咱们的船快,且在各个渡口也不需等候打点,说来不出十日便可抵达京城。”方mama沉吟了下,略略有些自豪地答道。 在渡口能顺畅通行这点并不出乎瑾瑜预料,她爹虽然只是区区一个青州的郡王,却是正正经经的宗室,且和当今圣上是同一个祖父的血缘近亲,料想应该没有哪个不长眼敢让他们排队通过。 瑾瑜对着方mama也与有荣焉般笑着点点头。 见瑾瑜没有别的问题,方mama就笑着站起身告辞:“县主要是没有别的吩咐,我就先回去了。” 瑾瑜也站起身送客:“劳烦mama跑这一趟。” 方mama笑着推辞,屈膝行礼后退了出去。 *——*——*——*——*——*——*——*——* 第二日天刚刚放亮香柳就轻声叫醒了瑾瑜,伺候她梳洗装扮,去萧氏那里用过早饭后,在丫鬟婆子的簇拥下,瑾瑜和萧氏乘坐了马车便浩浩荡荡的向渡口出发了。 驿站离涿州的渡口不远,瑾瑜感觉马车没行多久就到了,到达渡口时,就有婆子来回禀说涿州知府夫人孙氏已带着各家官府女眷候着了。 话说瑾瑜生病停留在涿州的这段时间内,知府夫人数次派人上门探望拜见,也送来不少珍稀药膳补品。初时因为忧心女儿的病情,萧氏不耐烦应付这些官眷中的礼尚往来,特特遣了方mama去礼数周到的告知原委,又将一些青州的土仪作为回赠,并未接了拜帖与各女眷相见。待后来瑾瑜病情好转,才在驿站简单宴请了涿州的官眷夫人们,算是聊表谢意。 渡口已被家人用帐幔里三层外三层地仔细围了,闲杂人等早就清理干净。 瑾瑜轻轻掀了马车的羽缎纱帘,小心顺着窗口的缝隙向外望,每隔十几米都有一位鸦青色比甲的丫鬟恭谨的站着,不远处停了几辆朱轮华盖的马车,见郡王府的车架慢慢驶进,马车里便先后走出几位衣着讲究的妇人。她们的马车停稳后,跟车伺候的方mama先下去,就和从后面车里赶至的问春一起打开马车的帘子,随后瑾瑜扶着萧氏出了马车。 待略站定,一位的四旬妇人领着各位夫人上前给萧氏和瑾瑜见礼。 瑾瑜的目光落在最前面的夫人身上,这位妇人穿着湖绿色的对襟长袄,露出绛蓝色妆花裙,头戴三尾衔珠小凤钗。 她心知这位应就是刚在车里听到的知府夫人了。 果不其然,萧氏亲热的笑着:“孙家jiejie不必多礼,各位夫人也快快请起,在涿州停留这几日,多亏了众位的惦记照应,本该再在此地停留几日,但家中母亲寿辰将至,实在不便耽搁,还请各位夫人多多见谅。” “王妃太客气了,”孙氏笑着上前虚扶着萧氏的一侧手臂,“这回有幸见到王妃和县主已是我们三生有幸了,哪里还敢强留,况且还是萧老夫人的寿诞。只是王妃和县主离开,我们必是要送一送的。” 萧氏感激地拍拍孙氏的手。 又与众人客套了一番,萧氏和瑾瑜才在众人的目送下带着各家呈上的礼品登上早已等候的郡王府官船,驶离停留数日之久的涿州。 *——*——*——*——*——*——*——*——* 波光粼粼上的河面上一只灰色尾羽的鸟儿疾掠而过。 烟波万里,浩瀚无涯。 纵然斗转星移,纵然人间改朝换代,帝王翻覆无常,无论是荒年饿殍遍地还是盛年富足安康,这条孕育了无数生命的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