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六章 王爷的妾 (第1/2页)
上官氏听闻太夫人问起她的丈夫,不由得脸色微微一沉,转瞬却恢复了笑容,起身应道:“回娘的话,您的儿子您又不是不知道他,应酬多着呢,今儿说是要去请王爷吃饭喝酒,有事情要谈,想来是不会回来用晚膳的了。” 太夫人皱了皱眉道:“王爷?哪个王爷?他一个吏部尚书,跟王爷有什么事情可谈的?真是糊涂。” 上官氏一脸无奈的样子,叹了口气道:“可不是嘛,我也是这么说的,可老爷偏说他与仁亲王殿下情投意合,很是投缘,这些日子走得是近了些,我也拿他没法子呀。” 上官氏这话言下之意就是,这些事儿都是你儿子的主意,你要找就找他去,别来找我的不痛快。 清语趁着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上官氏身上,忙悄悄地走到清雅身旁的空位上坐下,却正好见到她的四jiejie清莲在听到上官氏说“仁亲王”三个字时,睫毛微颤,脸上多了一抹不自然的红晕。 清语不由得感到有些诧异,难道七夕宴会相亲的人是仁亲王?可仁亲王不是名声不好吗?高傲得像女王一样的四jiejie,怎么可能对他青眼有加?这未免也太不合常理了吧。 不过她细细一想,又觉得大伯父和四jiejie突然对仁亲王热衷起来也不是没有道理的,他们这是在另寻靠山呢。 虽然清语对侯府过往的认知,仅限于那些出自丫鬟婆子们之口的小道消息,不过作为又活了一辈子的白骨精来说,通过这些小道消息,也能分析得出来侯府眼下的境况。 侯府依仗的靠山乃是先皇,先皇薨后,侯府可以说是失了保障了,若是侯爵能一代代的承袭下去,那么至少五代之内还不至于败落,可问题就出在老侯爷临去之前,特地上表请求,自愿放弃侯爵世袭的权利。 虽说先皇一直未允,可是老侯爷过世时,先皇已然病重,侯府无人上表袭爵,先皇也就忘了此事,直至新皇登基也没人提爵位一事。 如果说先皇是病重无暇管理此事,忘了让侯府的后人继承爵位,那么年纪轻轻的新皇绝不可能是忘了这事儿,唯一能说明的便是,先皇薨后,侯府已经没有了靠山。 只怕太夫人这位一等侯夫人一旦辞世,忠睿侯府一家子连继续住在侯府的权利都没有了。 毕竟宋家官位最高的大伯父,也不过是从一品的吏部尚书而已,离一等侯的品级还差了不知多少级呢。而且他这个从一品的官位,都还不知能不能保得住呢,这么多年在这个官位上半步都没动过,而且新皇明显并不宠信于他,怎不让大伯父一家人心惶惶? 要知道,有的东西若是从未得到过,倒还可以不去奢望,可是一旦得到过了,却眼看着要丢掉,这种心理落差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 为了不让已经到手的荣华富贵从指缝中溜走,作为嫡长子的大伯父一家子,怎么可能不着急,怎么可能不想着重新巴结一个新的、稳固的靠山?虽说大伯母乃是上官皇后的亲姑母,可是谁敢保证皇帝不会动皇后的娘家人?想当年李皇后宠冠六宫,李家也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可最终不是也落得个满门抄斩的下场么?可见皇后这个靠山并不那么牢靠。 同为皇宫里最尊贵的两个女人,拿太后和皇后一比,太后的地位明显就要稳固得多了,毕竟人们只听说过废皇后的,可有谁听说过废太后的?太后眼下还年轻,再活个十年二十年不是难事,攀上仁亲王这条线,也就等于攀上了太后这条线,同时也等于攀上了新皇这条线,谁不知道仁亲王跟皇帝是同过生死共过患难一起长大的亲兄弟?谁不知道皇帝宠仁亲王宠得无法无天了? 所以,清语这么一想也就释然了,在权势和地位面前,什么才华呀、清高呀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只是,这仁亲王到底长得有多“枕头”呀?竟然让圣洁高雅的四jiejie为这些名利浮云“牺牲”得一脸心甘情愿、甘之如饴的样子? 清语正脑补着仁亲王能帅成怎么个惊天地泣鬼神的样子,就听见太夫人不悦地道:“老大媳妇儿,你也是名门大族出生,有的时候目光要放得长远些,老大这事儿做得不地道,你这个当媳妇儿的就要劝着他,莫要让他去做糊涂事儿。” 上官氏笑了笑道:“娘,您可不是为难我么,我哪里劝得动我们家老爷呀,还是娘见到他,亲自劝劝吧,老爷最是听娘的话了。” 太夫人被上官氏这一番话噎得说不出话来,侯府里谁不知道这位大老爷跟她这个亲娘不和呀。 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