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盂兰盆节(一) (第2/2页)
。” 庄砚一下子想到他牵着自己的手,想到他附在自己的耳边说话。顿时又觉得脸烧起来。 好在眉生没有察觉,不满地嘀咕了两句,便回自己房里看书去了。 隔了几日无事,就到了月半。天刚刚黑透,一辆马车就停在了庄砚家门口,一个衣着体面、梳着双丫髻的小婢女走上来敲开门,轻声细语地说:“请问庄砚姑娘在吗?” 眉生见她细巧可人,便将庄砚唤了出来。那小婢女见了庄砚,行了个礼笑着说:“今日是盂兰盆节,我家郎君请姑娘一同去放灯和参加****。” “你家郎君是谁?” 那小婢女从怀里摸出一枚双鱼玉佩,恭恭敬敬地双手递到她面前:“我家郎君说姑娘认得这个,就知道他是谁了。” 果然是他。庄砚本能地想要拒绝,可是那小婢女又盈盈一拜,笑嘻嘻地说:“姑娘请吧,****快要开始了,莫让郎君久等。” 庄砚犹豫了一下,进屋去跟眉生交代了几句。眉生固是不愿让她黑夜里一人去赴那童三郎的会的。庄砚安慰了他两句,进屋把头发整理了一下,换了身衣裳,便出门去了。 走到门口,那小婢子一见,笑嘻嘻地说:“姑娘真是神仙样的人物。”说着伸手来将庄砚扶上马车。 马车穿街走巷,一直到了城外。一出城,便四处都是在路边烧纸钱冥器的人。白天时该往自家坟上的都已经去过了,这时在路边烧的,大多是那些好心人烧给路过的孤魂野鬼。
出了城又走了大约五六里地,逐渐人烟稀少。庄砚有些心慌,掀开车帘子问:“我们这是要去哪儿?” 前面赶马的小婢子回头笑着说:“姑娘别怕。我家郎君在城外有一座宅子,十分清净,不必官邸附近人多眼杂。婢子正要送姑娘去那里。” 又走出三四里,便到了渡春河。庄砚掀开车帘子,远远就看到河畔一个精致小巧的庄子。这方圆十几里地不见灯火,庄子在黑夜中本不容易辨识,只是此刻那庄子灯火通明,远远便看到了。 马车到了门口,小婢子跳下马车,将一只踏脚凳放在马车下。她将庄砚扶了下去,施施然向她行了个礼说:“姑娘自进去吧,我家郎君早就在里面等着了。” 庄砚惴惴不安地走出去两步,又回头看了那小婢女一眼。这才犹犹豫豫提了裙子进了庄子。 一进门,就听见里面隐隐传来锣鼓之声。只见这庄子里面两边是抄手游廊,当中是穿堂,当地放着一个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两边道旁疏落种了几株梅树。转过插屏是小小一间厅堂,门上挂了幅匾额,写了“暗香”二字。庄砚不禁想,哪有人在第一间厅堂就用“暗香”二字做匾的。莫非是从不在此会客?这样想着,往厅堂里看去。此时厅堂里面烛火通明,却空无一人。庄砚穿过厅堂,从后门走出,十步之外是一个池塘,池塘边怪石嶙峋而立,池中盛开了一朵一朵的白莲,被那碧绿的莲叶衬着,清雅秀丽。庄砚走近池塘,只见一块平坦的石头上,又刻着“清浅”二字。庄砚细细听了,那热闹的锣鼓声是从左边传来的,便抬脚往左边走去。 左边有一扇拱门,上面有一幅扇形的匾,又是“暄妍”二字。庄砚不禁露出一些笑意。看来这个童三郎确是很喜欢林道和的《山园小梅》。穿过那拱门,又是一处院子,院子里除了些灌木,便间杂种着梅树和桃树。在那院子的尽头是一个高高的台子,台子的楣头上又是一匾,乃是“映春台”三字。此时那上面晃动着人影,热闹的锣鼓声正是从那里传来的。庄砚四下里看了看,也是一人都无。她向前走去,走得近了才看到那台下放了两张梨木雕花椅,椅子中间的茶几上放着两只茶盏,茶几旁有一只小泥炉,正咕嘟咕嘟煮着茶,可是四下空无一人。 那满戏台子的人,竟都像是在给空气演戏一般。 庄砚觉得气氛有些诡异,不由得后退了一步。却在这时听到身后传来沉稳的脚步声。 “怎么刚来就要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