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六章道门弟子(下) (第1/2页)
熊老太太也算是官宦人家出生如何不知道其中机缘,虽然说白云观是方外之地力面全是出家之人,可谁多知道里面的道道,掌教现在说要收徒,那就是机缘!可怎么才能抓住这机缘呢?大孙子廷佑是年轻就得了功名前程那一定是科举上挣了,可这皮小子熊廷弼却一直让她发愁,看着老道逍遥子,熊老太太觉得她不用再愁了。 两长辈听他那话那是眼睛当时就一亮啊,意见空前的统一,可这四小的就没那么统一了。 熊廷佑那是无所谓的态度,他知道自己当然是走科举的路道,但要是有机会能去学下道家经典那也是技多不压身,反正这大明朝的读书人多得是精通儒,释,道的猛人,你真要是什么才子文人要是不精通其中两门你多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才子文人。就连穿着上,只要家中有点余财的多会做上套道袍,皇帝多经常穿道袍,这道袍能不流行起来吗?皇帝的龙袍那是不敢穿的,这道袍难道还不能穿?于是那年头身为读书人你要是没身道袍你多不好意思出门。 而科举上也并不排斥道士科举,众观大明朝那就整个就是一个道家最昌盛,最活跃的时代。 郑国泰那是欣喜若狂,他很有自知之明,要是走科举这辈子他能考上个秀才那是顶了天的了,可他的志也不在此。说白了他其实就想过睡觉睡到自然醒,数银子数到手抽筋,没事调戏调戏良家妇女,有事有个猛人帮他挡着,这样的纨绔生涯,可惜的是长久以来他因为现实条件限制这个伟大的梦想一直不能得以实现。 现在,此时,实现的机会就在眼前!先前的这人可是天下道教的首领,皇家道观的掌教,成为他的弟子那还不是一步登天了?再说道教不禁嫁娶,各派中基本多有房中术秘诀,而这白云观的师承郑国泰早在老太监陈琳那里知道的清清楚楚的了,那可是崂山全真一脉。 要说这全真一脉在宋元明这三代可是起起落落,在元初全盛过后几年一直到明初还是奄奄一息,可偏偏出了个张三丰,这老道的厉害是人多知道!可他最擅长的是什么知道的人可就不多了!他可不是金老笔下的那样是个顽固不化的老头,在李连杰的电影《倚天屠龙记》里更是成了个百年老处男!事实上他最拿手的就是道家传统的房中术,还有炼丹。 在大明朝时期张老道最出名的就是这两样,他最得意的也是这两样,而绝对不是什么剑法,拳法。要不万历的爷爷嘉靖怎么会一辈子在寻找他呢?那怕是得到他手抄得经书也要隆重的庆祝。嘉靖其实想要的就是他亲传房中术,传说张三丰就是因为这个才活到一百八十多岁然后白日飞升的,而他写的《丹诀诗》,《采真机要》,《真机诗》等在嘉靖朝你只要找到了送上去,最少也会封你个侯爵。那个时候可是全民总动员的找呀。谁不想封侯拜相,荣华富贵呀。 嘉靖朝到万历朝其实相隔没多少年,呵呵因为万历他爸爸当皇帝没几年就驾崩了。嘉靖朝锦衣卫满天下的找张老道,民间对他的传闻那可是铺天盖地,家喻户晓。 这郑国泰平日里最喜欢的事就是打听这类事了,现在听到说全真派掌教要收徒,这心里喜欢的,就差没直接抱着逍遥子的大腿求收徒弟了。 而熊廷弼,远在江夏,又没经历过嘉靖朝,那会知道其中的道道,他想要的很简单那就是学功夫,最好是能千里之外取敌将首级如探囊取物般就好,刚才他被月蝉表姐阴了把,使得他挨了这老道一顿吓唬,虽然当时很委屈,但是对老道的功夫倒是钦佩的很,能够拜在他门下学这手功夫那也是千肯万肯的。 只有这郑月蝉的脸色有点古怪,她当然知道这老道子百分之九十九是冲着自己来的。所说什么老道和这几个娃有缘分云云,多是借口,最终的目标就是自己。这个时候郑月蝉有理由相信,这个世界上或许真的有某一些特殊的人有传说中的法力,而自己这个穿越过来的很不幸的遇到了一个。 郑月蝉不知道这老道士到底要做什么,不过照现在看来,好像并不是想要烧死自己或是拿自己炼丹的样子,那么他到底要做什么呢?郑月蝉带着疑惑望着逍遥子。 老道逍遥子哦在观察着眼前的几个小娃,不过事实上也可以说他在观察郑月蝉,因为另外的几个他只是用眼角瞄了几下。以他的道行郑月蝉这点小心思那够他看的,早给他知道了个七七八八,可这回他没有去给她解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