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兴大明_第三十二章 飞霞子的丹室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二章 飞霞子的丹室 (第1/2页)

    来人一袭青布道袍,三捋白须飘在胸前,眉长目明,童颜鹤发,未语先笑,让人见之便生好感,郑月蝉起身问道:“这位道长,来此何事?”说完她自己多觉得有点酸。

    那道长捋须一笑说道:“老道,飞霞子,逍遥子那小子说有个道基深厚的女娃想学炼丹,所以老道来看看。”

    郑月蝉大喜,这走了逍遥子来了飞霞子,还是个能把逍遥子那个老道称之为小子的老老道,听他的口气好像是精于炼丹,那自己的心愿岂不是很快能实现?当下便满脸笑容,站起身来。

    那老道又说道:“逍遥子那小子所说女娃子,可是你?”

    郑月蝉歪着头很纯很可爱的点点头。那飞霞子捋着胡须,围着郑月蝉看了一圈不住点头:“不错,不错,果然是道基深厚,有前途。几年后又是一个陈宝儿。那臭小子别的本事没有这看相确实有一套。嗯,嗯,我还说有喜欢炼丹的怎么就不给我坐徒弟却送到宝儿那丫头那去了呢?现在看来,那小子安排的不错。臭小子不枉我当年力排众议让师兄立你为掌教。”

    郑月蝉给看的头皮发麻,任谁给人当货物般看总会有点不习惯的,但是这是她可不敢向对逍遥子那般对这个飞霞子,虽然在她心里对他的道号不知道腹诽了多少次了,可面上却已点也不敢露出来,她就怕承了一时嘴快,又把这老道也给气跑了,那以后还找谁来教自己炼丹?关键是不炼丹搞不到做“雷”的材料,得那就继续装萌买乖吧,反正自己最近这门手艺是越来越娴熟了。于是和小良玉笑得一样的甜美可爱。

    飞霞子显然对她的表现很满意,于是又说道:“说说为什么想学炼丹?说说你心里话。”

    郑月蝉心里你咧嘴,这自己真要说实话那还不给你们扔出白云观去?在心里斟酌了一番后说道:“以道而修,铺药石而炼,从而能长生,是以证大道。”

    飞霞子闻言眼睛一亮,果然道基深厚,福缘棉广,刚才他在门外不少时间,确定过这女娃确实不怎么认识字,可这一开口那是不识字之人所能说出来的话?这几句话没有一定的道家根基那能这么轻易就说了出来,心中对她那是愈加的欢喜了。他却不知道在五百年后网络上这类话随便一搜索满屏皆是,多是批发不要钱的。

    两人一个欢喜,一个喜欢,就这么王八看绿豆看对眼了,还越看越是顺眼,这是一名道童走了进来。他先给飞霞子稽首施礼后对着郑月蝉施礼说道:“逍遥子掌教令旨,明字辈祁天明今日起负责郑师叔祖的识字功课。”

    郑月蝉见那祁天明虽然是道童打扮可年龄最少也有十七八岁了,见他一本正经的给自己施礼,称自己为郑师叔祖,这老脸不禁一红,正要说话,却见飞霞子大袖一挥说道:“你回去吧。回去和逍遥子说下,这女娃以后由我来教,叫他不要再cao心了。让他把心好好的放在这年关过后的一系列的节庆上,都给我办仔细了,别到时候又和去年一样闹笑话。另外全真诸子这次齐聚京城等的就是这次初五孙师祖诞辰那天宝儿回观,叫他用点心,别到时候出什么篓子。去吧”

    飞霞子的身份在那,小道士那敢不依从,听了马上对着飞霞子和郑月蝉施礼后就出了房门给逍遥子回话了。

    这是郑月蝉对飞霞子的身份有了点好奇,要说就算是身为掌教师叔,按道教的规矩那也是掌教为尊,这规矩就如同朝廷中皇帝和皇叔那是不可能逾越的,可这飞霞子却能用如此口吻吩咐逍遥子,怎么看着都有太上掌教的味道,这不能不引起她的好奇。

    其实她不知道,事实上这白云观里谁多知道她眼前这位可不是一般人。这飞霞子,原名耿义兰,他呀也不是什么自幼学道的,而是半路修行的,在开始修行前他还有个身份,他是1509年万历他爷爷嘉靖朝的进士,当然考试成绩相当不错,加上原本就家中殷实,在稍微疏通后没多久就出仕为官了。

    这人也奇怪别人想法设法的去补缺当官,他倒好这上任没几年也不说一声就把官印往衙门大堂上一挂就这么蹭,蹭,蹭跑到崂山太清宫修道去了这大概是受万历爷爷的影响太深所以才这么做的吧。随后几年跟着太清宫道士高礼岩到处云游,只是那年到华山的时候高道士飞升,他就在华山的北斗屏住了十几年,期间和华山一个姓赵的道士学炼丹,演术法,此后就来到了这京城白云观,想投在白云观下继续修行,可是当时因为度牒发放期没到,只能在白云观当个俗家弟子。

    当年他私自弃官跑去修道,这官府可一直没销案,以为这大人给强人害了,当时他治下不少官吏为此丢了饭碗。原本呢他不是云游就是在崂山华山,大家伙一时还发现不了,可他到了白云观就坏事了!

    没办法这白云观在京城啊,当年和他同一科中举的可还有不少在京城呀,这大家一起在这天子脚下抬头不见还低头见呢。再加上他又修的是道,这嘉靖朝的在京为官的谁有空了不会来白云观参详参详?这一来二去呀,没几天他就给人认出来了。

    那人一认出来那叫一个高兴呀,立马给嘉靖上了个折子,说是找到某某某了,大家多以为死了却没想到他竟然是弃官当道士去了。又说这为迷信道教修行炼丹而丢下君父,和治下子民乃是不忠不孝,一定要严惩,以儆效尤。那个时候还是严嵩当首辅,这老头一看本不想理睬,谁知道一看署名却是自己讨厌的家伙,他老人家毅合计,当天晚上就给嘉靖送了过去。

    大家可以想象这折子当嘉靖看到的时候脸上的表情是怎么样的丰富。地球人都知道,好吧是嘉靖朝以后的人,他只要是人就知道这皇帝特迷道教,已经迷到走火入魔的境界了,他自己都不穿龙袍穿道袍,不坐龙庭坐蒲团了,这样的人你跟他说当道士不对要严惩,你这不是在当面抽他耳光吗?

    于是第二天那个递了折子的侍郎就给请去南京养老了,而同时嘉靖好不容易见到个志同道合的同志,那还不龙心大悦,于是就给白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