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愿达 (第2/2页)
从他手上拿过炮竹,在地上竖好后,从怀里取出火折子,一下点燃了,飞快的跑回屋檐下。只看到那爆竹再次冲到半空,又是两声爆响。 一众道士这时候才知道原来是自己的师叔祖在玩爆竹,只是这爆竹的响动也太大了点,个个耳中一阵轰鸣。 飞霞子还是不敢确信,这次索性一次把剩下的两个一起从白老四手里拿了过来,准备亲自去放。 这时几个道士恢复过来了见这爆竹如此声势,那还敢让他继续放呀,这快百岁的老头了万一出个好歹,可不好办,于是便有两道士自告奋勇的接手了爆竹,便要再次燃放。 这是众人多有了经验,在退开几步后捂上了耳朵。结果当然没让他们白捂耳朵,两个同时燃放的结果是地面的抖动的波动明显大了很多。 道士们望着地面这地动山摇的不禁面面相觑,谁也没想到这两个爆竹竟然有如此大的威力,在各自对看了几眼后不约而同的向飞霞子围了过去,这到底是那来的这么厉害的爆竹,多快直逼火炮了 飞霞子见爆竹放完了,心中的惊讶却是更加大了,见徒子徒孙们围过来,他当然知道他们要问什么,只是这个时候他那有心思和他们说呀,直挥手叫他们回去,而自己却一把拉过郑月蝉和白老四进了丹室,随后就把大门“呯”得一声关上了,把一众道士关在了门外。 郑月蝉想过老道的反应,但是这个结果还是出乎她的意料,她虽然知道改良的配方,这火药的威力增加的不止一倍,飞霞子必然会吃惊,可没想到他重视到这程度。 这也不能怪她,因为她不知道这飞霞子修道前不但是官员,还是个上过战场见过打炮的官员。火药的威力他清楚明白,可这郑月蝉的配方不管是材料还是比例和自己熟悉的完全不同,爆发出的威力更是吓人。他很清楚刚才这几飞爆竹要是对着人放绝对能伤人性命,可是用量却少了一倍多。这要是用在战场上以为着什么他比谁多清楚,使得他不能不谨慎对待。
见飞霞子如此郑重,郑月蝉就有些后悔自己似乎不应该这么直接的把后世完美比例的黑火药给配置出来,自己应该循序渐进的,只是老道接下来少不的盘问,自己也要一口咬定说是昨天晚上一个白胡子老爷爷在梦里说的也就是了,一来这年月道士遇仙托梦的传说多了,不在乎再多易个自己的托梦,祖师王重阳不也说自己遇仙了吗?自己这个徒子徒孙有神仙托梦一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只是她等了半天确是没有等到老道的盘问,只见飞霞子低着头不停的在室内转来转去,想来一时不会和自己问话,而白老四却是完全吓傻了,这最后两个一起放得威力,那地面的抖动他可是体验的真真的,心说这不亏是仙家的东西,随便做个爆竹多是地动山摇的,一个人跪在那里不停的念着漫天的神佛。 郑月蝉倍感无趣,在沉默了半响便对飞霞子说道:“师叔祖,刚才的好响哦!我还想再做几个,师叔祖还有材料吗?” 给她这么一喊,飞霞子倒是停了下来,在望了她半响后,却是把材料柜上的钥匙交给她。也不说话,转身出了丹室。 郑月蝉愕了下,可随即便开心的笑了起来,虽然准备好的说辞没用上,但是这钥匙拿到了就比什么多强,在亲了两口钥匙后便兴致勃勃的开始翻箱倒柜,这飞霞子不在正适合她行事。 接下来的几天郑月蝉的作息就固定下来了,早上卯时早课,早课后在飞霞子的指导下认字,看书,练字,用过午餐后飞霞子留下了白老四给她当下手就消失了,每天多是快要到晚课的时候才出现。 郑月蝉也不以为意,他不在正好便宜行事,这几天内,她在白老四的帮助下不但做了不少爆竹,还做了几个改良的礼花。至于她的“雷”郑月蝉也在昨天下午尝试性的做了个土地雷。只是没机会去试验,到底踩上去能不能爆炸伤人她是一边把握也没有,毕竟这玩意不比爆竹她从没做过,那个白老四更是没见过这玩意。他还觉得奇怪呢,摸样古怪的东西难道也是爆竹?但是看着也不像啊。 这东西算是做了出来,可上那去试验呢?想了半响没想到合适的地点。眼睛一转,却是有了主意,只见她从新开始制造土地雷,只是这回她做的这个地雷,比起昨天那个小了好几倍。做成之后却是只有鸭蛋那般大小,里面的黏土和碎石也换了只加了点墨粉,火药的量也改小了。看着手里的改良缩小版的地雷,郑月蝉笑了,一口气在白老四的帮助下作了十来个。 早在她开始做这改良缩小版地雷的时候就想好了,地雷能不能踩上就炸,要实验的也就是机括的灵敏度,于是就想到了做几个缩小版本的土地雷,在此她严格的计算过了火药的用量,按理论上来讲,这样的计量那是决计不会伤人的,至于加上墨粉,那就是她小小的恶作剧的思想作祟了。 这要是炸了不能白炸不是吗?这地雷在大明王朝第一次炸,不留点纪念怎么对的起她这个“雷”粉? 白老四对着这几个鸭蛋大小的爆竹,(郑月蝉对他说是新型的爆竹⊙﹏⊙!)只觉得奇怪却没多想,对他来说这里的一切多是神奇的,因为这是仙家的地盘。他绝对不会知道在几年之后他会因为会做这特殊的爆竹而开始不平常的路!从那以后他将影响着整个大明军事的走向,使它成为未知。 ---------------------------- 总算把这过度好了! 过上几章小郑就要进宫了! 无量天尊,大家给小郑祈祷吧 宫里的日子不好过 不但有皇后,还有李太后还有个不甘寂寞的恭妃,差不多年纪的潞王,各路的大小太监一筐筐,妃子难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