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玲珑_88 归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88 归期 (第2/2页)

仿佛自言自语,“我卖她这个人情,只希望她不要对我的九郎……”

    后面这句说得及其小声,玲珑因站得近耳朵好,听得半句,心中不由得一惊。这事又和九皇子有什么关系?难道这回九皇子失踪会和皇后有关?

    皇子和随从失散时曾受袭击,这袭击可以是乱民,也可以是刺客,明面上都说是乱民,但如果真有刺客……皇子的安危也许比想象中要凶险。大皇子和五皇子死后,他的存在也渐渐变得比从前敏感。

    惠妃差人告诉来传话的太监,说她自己因日夜忧心,身体不适卧床不起,实在无法接管宫内事务。接着又请了几拨太医来做样子,事先当然是给了赏钱统一口径了。

    她担心九皇子是有目共睹的,皇帝无法,没过几日,皇后重新出来主持内廷大局。

    桦州民乱的起因据说是连续几年受水灾,这几年皇帝本就给受灾地区下了减免赋税的恩旨,但桦州太守瞒报灾情,没有按皇帝的旨意,反而加收重税,以致桦州民不聊生,怨民四起。

    深秋愈寒,草木枯黄,过了重阳节,民乱竟还有逐渐扩大的趋势,有恶匪趁乱生事攻占了地方几个州县,皇帝终于动了要派兵去平定的念头。

    这一点惠妃以及李氏都非常反对,因为九皇子行踪未定,若还在桦州境内,御林军一到必定战火难消,更加难以寻找皇子踪迹。

    皇帝也是因这一点有所犹豫。

    此时三皇子却向皇帝进言,说以九皇子的聪颖,绝对会躲开战火纷争之地,且派兵前去,也可以暗中加派人手打探九皇子的行踪,他还向皇帝推荐了一个名叫常悟的人去平定此次民乱。

    皇帝最终采纳了三皇子的进言。惠妃得知后,发了玲珑进漪澜殿以来所见的头一次大火。

    “他当然想着两军开战,刀剑无眼地若是九郎有个闪失……”惠妃气得把茶盏狠狠摔在地上,“乓啷”一声粉碎。

    玲珑被这一声震得肩膀一抖,保持着肃穆静敛的模样,心里却不能平静。

    云清连上前替惠妃顺气:“娘娘消消气,莫气坏了身子。”

    惠妃抓紧了拳头,被修剪得平整的指甲深深陷入掌心。

    云清见劝不住,忙又道:“娘娘,为今之计,是不是该马上给将军送一封快函去。”

    惠妃的亲哥哥还在西北镇守着边关,李将军手里握着兵权,这是李氏与惠妃最有力的依凭。

    惠妃甩开长袖,道:“当然要送,命府里快马加鞭送急函过去,忍了这些年他们真当我李南霜好欺负!”

    玲珑跪在地上收被拾惠妃砸碎的茶盏,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李南霜”是惠妃的名字,她身份尊贵,很少有人会叫她的名字。

    李家虽握有兵权,却一直行事低调,包括惠妃在内。为避嫌,惠妃甚至很少提起李将军,在人们的印象中,或许惠妃只是个曾经受过宠爱,有好家世但没什么权势的妃子。皇帝封的妃子少,因此她才多得些尊重。

    惠妃会想到她哥哥,说明她觉得李氏已经受到了威胁。即便再低调,惠妃和九皇子,也无疑是李氏一族在整个权力的博弈中,最重要且最高的标志。

    不过,惠妃准备给李将军的信函最终没有送出去,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就在皇帝派常悟领兵前往桦州,事情似乎发展到非常严峻境地时,忽而又有了转机。

    九皇子派人传来消息,说他和小侯爷已经离开桦州,正在回京的船上,不日便将抵达。

    这让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玲珑听得消息,捂了好一会儿心口,说实话,进宫这几年经历的事情不少,这回是最让她提心吊胆的。

    若九皇子再晚回来那么一点,惠妃为了儿子,还不知道能做出什么事情。

    最先与九皇子联系上的,还是李府派出去的探子,而九皇子先派回来传信的,则是他的近侍小齐。

    ——————

    这几天家里有亲戚要来,没什么空闲时间,更新可能不稳定,尽量保持但不敢保证日更。PS:绝对不是为了看奥运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