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番外.未尝青梅意(1) (第1/2页)
天近黄昏,红日西沉,漫天火烧云色彩绚丽,仿佛天空镀了一层金,映照着其下的高墙砖瓦玉阶楼台,绚丽过后夜幕降临。 漪澜殿中袅袅熏烟,云清点亮了紫檀镶玉八棱挂角宫灯,转将手中蜡烛交给跟在后面的宫女,小榻上李太后星眸半合,一手支着头斜靠软枕,轻吐口气,道:“他们回去了?” 云清颔首道:“皇后带着皇子和公主回去了。” “恩,那几个孩子,还真能闹腾。” 云清微笑道:“能闹腾好,小孩能闹腾才有精神……”说着又笑笑,“记得娘娘小时候也能闹腾的。” “呵,”李太后懒懒直起身子,云清忙上前去扶。 “她是怕我在这儿寂寞冷清了,才带了一帮孩子过来热闹热闹,难为她的孝心了。” 云清偷瞧一眼李太后的脸色,絮絮道:“皇后对娘娘一向是有孝心的……娘娘也多放宽心些,您瞧,不是还有公主和皇子们在陪您,皇上和皇后也孝顺您……” 李太后淡淡“恩”了一声,目光随着上升的烟火悠悠飘远,云清瞧见不忍再继续说下去,将军过世半年,仍记得那日将军过世的消息从林松传来时太后脸上的表情,没有大起大落的悲喜,也是这般淡淡地点头,却看着叫人难过。 李皇后曾悄悄拉着云清道:“我见娘娘似乎不能开怀,眼中空寂,自然我知晓娘娘是意强志坚之人,不过……唉,还是劳烦姑姑多费心了。” 云清颔首应下。 李将军征战半世,后半生伤病缠身,没有战死沙场,却最终在病榻上度过余生,说起来也令人唏嘘。 将军回京后多半在林松修养,太后常去林松探望,闲暇时陪着将军小住几日也是常有的,当然,这些都是暗里来往。去年腊月太后回京过除夕,将军没能熬过冬天…… 见李太后似有倦意,云清识趣地拿来一床薄被给她盖上,躬身退出寝殿。白檀过来询问,云清只道:“无妨,娘娘只是小睡片刻,吩咐厨房准备晚膳吧。” 外面天色已昏,漪澜殿各处宫殿徐徐被点亮,远眺最后一丝光亮消失在云缝,光阴荏苒,东流之水不可复返,云清依稀想起自己刚被领入李府的时候,似乎也是这么一个天色近昏的傍晚。 她原先并不叫云清,入府以后小姐给取名字,才改叫云清,她的小姐是当今太后,不过那时她还不是太后。 “夫人挑的人,已经让府里的嬷嬷调教过了,她比姑娘大两岁,还没有名字,请姑娘赐名。”奶妈轻轻推了她一下,踉跄两步到前面,小心抬头看了一眼。 暮春时节燥热了几日,天边云霞彩照,傍晚比白日多了些许凉意。 这就是嬷嬷说过她今后要伺候的小姐了,个子比自己矮一点,一头乌黑的头发整齐用串珠绸带绑着,淡橘色的衫子月蓝浅裙,坐在梳妆台前回头朝她一笑。 稚嫩的小脸上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仿佛会说话一般。 她紧张扯着衣角,这就是大户人家的小姐啊,这一个多月被嬷嬷调教规矩,都听李家下人说他们家哪位姑娘如何如何少爷如何如何,但是被领入内院见到姑娘,这还是头一回,一时忘了嬷嬷教的礼仪,直到奶妈投来嫌弃的眼色,才结结巴巴道:“姑……娘,姑娘好。” 南霜略微笑笑,仿佛并未因此有责怪之意。她暗自松了口气。奶妈又道:“姑娘给她取个名字吧。” 南霜想了想,道:“今日天空澄澈,云淡风轻,是个好天气,就叫她云清吧。” 姑娘说什么自然都是好的,奶妈连连说是,南霜挥了挥手让奶妈出去,看屋里没人,一下跳起来到云清面前。 “你是娘挑进来的,今年几岁了?” 与方才的文静截然不同,南霜并不怕生,扶云清起来进到内室,好奇地上下打量她。 云清一愣,如实答道:“回姑娘的话,奴婢今年十三了,夫人说看着奴婢还算稳重就让奴婢过来伺候……” “哎呀好啦好啦,以后只有我们两个人的时候说话不用这么拘束,你陪我去找哥哥去。” 南霜自个儿披上一件披风,云清不明所以急急忙忙跟出去。 李氏戎马出身,李府西角开辟出一大快空地供子弟习武切磋的武场,城外庄园还蓄养马匹拓出练马场,李氏子弟自幼需习武,有的甚至从小就跟着父兄在军营长大。 李北陌刚与族中几个兄弟比试了枪法,赢了几场,府中请来教武的师父十分赞赏。 “北陌甚有将军风范,将来一定是国之大材。” 他欠身道:“杨师傅过奖,是兄长们见我年纪小多让我。” 握紧枪杆的手心却渗出汗来,方才全力以赴,现下赢了他心中少不得几分欣喜,只是尚在族人和师父面前还需自持。 远远瞧见一抹橘黄的身影向他奔来,后面跟着紧赶不及的侍女。 “哥哥!” 李北陌展臂稳稳接住那不由分说冲过来的娇小身躯,跟随的侍女喘着气慌声道:“姑娘小心些。” 杨师傅似乎见惯了这样的情景,笑着摇摇头去指导其他弟子。 “瞧你这样子,跑这样快就不怕摔着么,瞧把你的丫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