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田闲居_第039章 竹骨绢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039章 竹骨绢扇 (第2/2页)

行,又找来文氏商量,三个人商量了个稳妥的法子:先做几个出来,拿去锦绣坊问一下,如果可行的话再买了布料回来做。

    留兰不明白为何要问锦绣坊,问过了文清才知道,锦绣坊长找人做了荷包,再买了香料装进去做成成品的香囊对外卖,而且镇上的绣坊属锦绣坊最大,双方又有合作基础,找他们更方便些。

    留兰倒是忘了这茬,香囊做好了总不能满大街的叫卖,这样一来连销路问题都解决了。还是众人拾柴火焰高啊,这要是她年龄不受限,哪怕是文清现在的年纪,也用不着拐弯抹角的费这些劲。

    文清绣技虽超出了村里多数闺女媳妇,但她毕竟年纪小,白氏对她要求也严格,平日里做的最多的也就是绣帕、荷包之类的小件儿,虽然换的钱少些,但能帮着她练习各式的针法,把基础打实了,也能磨性子。

    刺绣是精细活,最忌心浮气躁。单纯以做绣活为生计的,只讲求数量,不追求质量,只能算熟能生巧,在技艺上却得不到大的提升。

    文清性子沉稳,也谨遵白氏的教导,不论手头上的事多么杂乱,只要一坐下来拿起绣绷,立马静的像菩萨打坐,小小年纪着实不容易。

    留兰对此很是佩服,自认为再修炼四年,到文清现在的年纪,也达不到这个水平,她倒也是喜静不喜动,但其实是懒得动弹,脑子里却是一刻都不肯停下的,很难专注于一件事。

    以文清扎实的基本功和熟练程度,很快做好了五个荷包,白氏得了文氏的允许,也下手做了两个,她的技艺自然比文清又高很多,连留兰这个外行都能看出来,立时又增添了信心,觉着成功的把握又大了一些。

    荷包里装了风干的栀子花,留兰还特意装了两个干薄荷叶的,她还想装两个茉莉花的,可惜屋后茉莉因为去年冬天被她烧了,今年生芽晚了,开花也晚了,刚打了花苞,没能做成。

    文氏带着香囊去了镇上,她这趟不只要去锦绣坊问香囊的事,还要扯些夏布准备做夏衣,顺带着再添置些别的家用,喊了梁怀谷同行帮忙拿东西。

    文氏出马,一个顶她十个都不止,留兰有自知之明,虽然想知道文氏此行结果如何的心情非常迫切,也没打算跟着去添乱。

    耐着性子等到未时,终于把文氏盼回来了,见她面带喜色,留兰便知道这是八成是成了,再看后边进门的梁怀谷肩上又是一棵花树,更落实了她的想法,开心的裂开了嘴。

    文氏到了锦绣坊门口,刚巧碰见易七爷易安之上了马车要回青州城,看到她停下来说话,听她说了来意,看过了香囊,斟酌了片刻,又下车与她仔细的商议了,说定了日后他们做的香囊都可以送到锦绣坊,算是代卖,以一个二十文计价,多卖出来的部分归锦绣坊,也就是说,己方二十文保底,锦绣坊卖三十文还是五十文都与他们无关。

    文氏心里也算了一笔账,平时文清绣一个荷包能赚五文钱,但布料是锦绣坊出的;荷包里装上没本钱的干花,一个能卖二十文,即便是减去布料的本钱,至少净赚十文。而一个普通的香囊经锦绣坊转一圈,借着它的名气,身价翻倍也不无可能,锦绣坊不用花本钱便能获得可观的利润,双方均有利可图,可见易安之与她谈的只是生意,而非人情,也没再计较价钱,痛快的答应了。

    至于布料,也没到别家买,锦绣坊正巧有一匹绢布,市面上买要小二两银子,因为生了霉点子,折半价八百文给了她,还不用给现钱,到时候从送去的香囊里扣就得了。文氏瞅着霉点子虽多,但做香囊之类的小件儿也浪费不了多少,也接下了。

    留兰看着那匹绢布有些瞠目结舌。一来惊讶于这么些天小罗还没找到买家,也不知道有没有被贾管事送回家去,问过了文氏说是还在锦绣坊,才放心了。二来她说给小罗的法子竟然被采纳了,而且基于双方之间的长期合作关系,连首付款都没交,还给了折上折优惠:按小罗说的折价之后又打了八折。

    这样算下来,不加手工费,统共八百文的本钱,四十个香囊就能回本,而易安之既然敢签下这项生意,也是笃定锦绣坊能从中获利,如果连四十个都卖不出去,岂不是砸了锦绣坊的招牌。

    ****************

    继续【推荐】】、【收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