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景祐二年 (第2/2页)
又感叹道—— “包拯包希仁,真乃至孝之人也……” 包包包包包包包包包……包拯?!!!!! ---------------------------------------------- 北宋仁宋皇帝景祐二年。 这一年,守孝三年的包拯复又为官,任扬州任天长县知县。 这一年,时任苏州知州的范仲淹,即将在十月因在苏州兴修水利有功,而被召回朝为天章阁待制判国子监,随后改任权知开封府。 这一年,嵩山南麓的太室书院被赐额为“嵩阳书院”,成为传播儒家思想,培育英才的教育基地。 而这一年对苏览月的意义却是,她终于找到了一个活着的历史熟人,从而大概、模糊、约略地知道自己究竟身处何年了。 没错,这意味着——在过去的三年里,苏览月连自己所处的详细年代都不清楚! 说起来,真的不能怪李娜——苏览月啊。 以前看架空历史小说,经常是某人穿越回古代了,常常是在山里,甚至田间,遇个山野村夫,装模作样地跟人家作个揖道“敢问老人家,不知今是何年,哪位皇上在位?”于是古人回答“今乃是XX十七年,当今圣上XXXXXX皇帝。”于是现代人大喜,根据记忆马上就明白了自己的处境,今年有大水,明年某某历史名人要下马,后年皇帝要驾崩……然后谎称自己祖上为躲避战火,百十年前就避居海外等等等等,从此在古代大展拳脚,创出一片天地…… ****!李娜的经典粗口。
现在苏览月深深地明白,以上种种全是****。 你以为她没问过啊,怎么着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年代,总该先弄清自己所处的时代吧。从服装上,苏览月首先确认了这是宋朝。从地点上,确认了是北宋,她现在正身处汴京么。但是具体是哪一年呢? 为了不吓着身边的人,一直忍到一岁多开始读书的时候,才开口像苏侍郎询问,得到的答案是“明道二年”。 明道二年是个鬼年啊?苏览月很郁闷。并不是谁听个年号都能说得出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的。要是在清朝就好了,“康熙十一年”一听就知道是康熙大帝的年代,“乾隆二十年”马上想起某张姓演员扮演皇帝吹胡子瞪眼的样子,“雍正七年”呵呵雍正王察嘛。宋代就麻烦了。过了一年,苏览月还没整明白这“明道二年”呢,皇帝一高兴,又改“景祐元年”了。 这一改倒让苏览月忽然明白自己是让自己给绕进去了。整个宋代,她能叫得上来的年号就俩——“熙宁”、“靖康”,王安石变法和靖康之耻啊,而这两个年号都还没有发生,那么之前她并不熟悉的历史,年号对她根本没有意义啊。 看来得从别的方面来了解了。 打听来打听去,自己比较熟悉的名人寇准已经嗝了十几年了。杨家将早已经没落了。其他的……没什么熟人出现……包公应该是在寇准之后出现,也还不知道何年何月出现呢。 想想真的挺汗颜的,若不是拜那部胡拍八拍的《碧血青天杨家将》所赐,说不准自己还真搞不清寇准和包公哪个前哪个后呢。那部烂剧居然硬把杨家将、八贤王和包公、展昭搞到了一起,气得老哥指着电视直骂,才给她留下了印象。 打听不出个所以然来,苏览月干脆就放弃了。其实知道自己究竟身处何年又有什么意义呢?好好活着就行了。 不过现在包拯横空出世了,苏览月忽然有了点找到组织的感觉。就说嘛,我就觉得该是到了包青天的时代,谁知道咋一直找不着人呢?原来是回家尽孝去了。 心情大好的苏览月,开心地哼起了歌: 开封有个包青天 铁面无私辨忠jianian 江湖豪杰来相助 王朝和马汉在身边 钻天鼠身轻如燕 彻地鼠是条好汉 穿山老鼠铁臂神拳 番江鼠身手不凡 锦毛鼠一身是胆 这五鼠义结金兰 七侠和五义 留传在民间 留~传~~在~民~~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