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拉货来了 (第2/2页)
去上房的时候韩氏又阴阳怪气的责备姜良和柳氏,说是这么轻易让财神爷走了,还想着给姜健从酒楼里找个活干等等,姜全发和曹氏也在一旁帮腔,听的姜韵心烦不已,生硬的回了一句人家只是买我的东西,有本事你们去找他说去,转身就回了东厢房,惹得韩氏又一个劲的嚷嚷老二家的都是白眼狼。 “哼!整天啥事不干就会吃现成的,不要脸!”姜韵低声骂道。 “行了,她这人就这样,啥便宜都占啥亏都不吃,你又不是不知道,当心让爹娘听见收拾你。”姜诗低声安慰姜韵。 “这种尿性还不让人说了啊?!”姜韵翻了个白眼,往姜诗身旁凑了凑道:“她的那俩儿子也随她,刚刚我去送糕点,刚放桌子上那两兄弟就扑上来狼吞虎咽的吃开了,一点也没给咱爷爷奶奶留呢,要是换了咱们估计早挨打了。” “那有什么办法,那是亲孙,不像咱,是孙女,是赔钱货!”姜诗无奈道。 “什么赔钱货,现在咱不是帮着爹娘挣钱嘛!以后咱家日子好了,一定羡慕死她!”姜韵不赞同的看着姜诗。 “你们俩嘀嘀咕咕说什么呢,赶紧过来帮忙!”柳氏和姜良正把剩下的坛子重新码一下,见姐妹俩头对头的低声嘀咕开口叫道。 “来了来了。”二人吐吐舌头,跑过去帮韩氏和姜良的忙去了。 这个月的货发出去了,姜韵几个又做了五十坛子腐乳,眼见着就要进五月了,这个时代不像现代控制温度这么方便,天气热了腐乳就做不成了。等一家人忙活完了这五十坛腐乳,去县城卖方子的事又提上了议程,凡事赶早不赶晚,正好地里面这两天也没什么事,一家人商量了一下第二天一早就进县城。
姜家村有个赵老头,家里有辆牛车,赵老头每天早晨很早就赶着牛车去县城,每次拉一车人,一人两文钱,就跟现在村里到县城的公交车差不多,一天来回也能挣个五十文钱,赵老头孤家寡人一个,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还能和人唠唠嗑,天天乐颠颠的村里县城两头跑。这天一早,天还没亮,姜良挑着两坛腐乳带着姜韵赶到村头大柳树下,此时已经有三三两两的人聚在柳树下等着了,一见姜良父女俩过来都和善的打着招呼,只有一人瞥了两人一眼,冷哼一声。声音虽小但是姜韵可是听得一清二楚,抬眼望去,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妇女,身材胖呼,穿着银灰色夹袄,蹲在那两手揣在袖子里,正是平时和韩氏交好的姜范氏,范氏是姜良一个族兄的媳妇,俗话说的好,物以类聚,这个范氏和韩氏平时交好也是因为脾气性格相投,可见范氏也是个奇葩,只不过奇葩程度还比不上韩氏。 “怎么了大娘?”姜韵看着范氏道:“您刚才是鼻子不舒服吧,不然怎么哼的这么大声。”范氏没曾想刚才那声冷哼被姜韵给听见了,连忙讪笑道:“呵呵,韵儿也要去县城啊,刚刚鼻子是有点不舒服。”说着不好意思的缩了缩脖子,看到姜良挑着的坛子,问道:“二弟这是挑的什么?就是你们家折腾的那什么白方吗?” “对啊,想去县城里看看能不能卖。”姜良和善的笑了笑。 “哦哦,那是该去看看,听你大嫂说你们家的白方卖的怪好哩,可是挣了不老少钱呢,不知道是咋做的啊,前一阵看着你们买了不少豆腐,是豆腐做的吗?能不能告诉你嫂子我怎么做的,我也回家做做给家里添点进项。”范氏似是想起什么,站起身来往姜良跟前走了几步,作势就要掀坛子盖。 “那我大娘没给你说这是独家秘方不能外传的吗?”姜韵挡到范氏跟前不客气的说道。旁边等车的人也听见了三人的对话,纷纷说道:“就是,谁家挣钱的方子不都是护着藏着,就你不识趣,瞎打听。”“就是就是!”说的范氏脸颊泛红,灰溜溜的又缩回原地袖手蹲着去了。 众人正议论着呢,就听见啪嗒啪嗒的脚步声和吱吱嘎嘎的车轴声,接着赵老头赶着牛车来到树下招呼众人上车,见了姜良父女和蔼的笑了笑,待众人都找着空地坐下了便驾着牛车慢悠悠上路了。 不知不觉写了六万字了,第一次写文,不晓得有没有人喜欢,但是我会坚持下去的,不管好不好,算是全了自己一个梦想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