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仙女_20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05. (第1/2页)

    “没读过书的农民不懂得什么叫物理学,可在实际生活中,他们就能把物理知识运用得很好,磽秃之地是一样充满智慧的,”陶梅说着,就走过去把一个背篓拿过来,“你看,这个背篓,他们为什么不把它编成十分圆呢?”

    赖珠接过手一看,背篓真的不是十分圆的而是略程扁形的,左右要比前后宽一些,并且贴身的那一面还是平的。

    “哦,我明白了,这样不但不会减少装东西,而且在背一样重东西的情况下,重心靠近背,力矩短了,就会省力。”

    “还有,你看,农民使用的农具,比如锄头,它的锄把都是差不多同人的高度一般长,还有扁担的长度也是同人的高度差不多一样长的。这样,使用起来不但方便也省力。”

    温腾飞听到陶梅这样说,真的很佩服她的细心;这些农具,他在家是可是经常使用的,可从没对它们作过这样的研究。他就忍不住对她赞扬起来:

    “哦,陶梅,你真的可以作农具专家了。我天天在使用它们,还从来没对它们作过这样的研究呢。”

    “你不要装谦虚,我知道你是满肚子都是这样的学问的,”赖珠说,“你这是为讨好陶梅,才这样说的吧。”

    “真的,真的不是装的,用是经常用,但是,真的没做过这样的研究。”

    “你俩怎么又贫嘴了。说老实话,我们这些生长在城市里的人,在某些方面真比不上长在农村里的三四岁小孩的生活能力强。赖珠,你看,刚才爬山,那两个小孩就好像山羊那样灵活。”

    这时,出去拔菜的老乡抱着一把白菜回来了,顺便又捡回了一把生草药。他说,吃过晚饭,就剁碎这些草药,炒热敷上,明天就会走路了。伯父你想得好周到呀,陶梅说。她接过那把生草药在一一辨认,只是几样能叫得上名,多数叫不上名,叫得上名的是在爷爷那学来的。<>

    “老公,你知道她是谁的孙女吗?”那女老乡一看到老公回来了,就高兴地指着陶梅问。

    “没见过,谁家的?”

    “她就是我的救命恩人陶郎中的孙女呀。”

    “怪不得,在山上第一眼看到她,就觉得那么脸善,原来是陶郎中的孙女,真是长得跟陶郎中年青时一模一样的。孩子,那一年,要不是你的爷爷摸黑来给我这老婆子看病,她早就不在人世了。”

    “这都是一个医生应该做的嘛,”陶梅说。

    “医生是医生,但医生也不是一个样的,也不是谁在夜里赶山路都是那么乐意的。讨价还价的,见死不救的,现在报纸上不是天天有这样的新闻吗。昨天,我下山去,在镇子的报摊看了一条丑闻,申镇一家医院把一个生命垂危的孕妇当猪那样晾在手术台三个多小时呢。”男老乡说。

    “当下,这些丑闻是说不完的。救死扶伤是一个医生起码的道德底线;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的话,就不是一个医生了!”陶梅一边在辨认草药一边说。

    “你爷爷在一个穷山沟里悬壶济世,在我们这个山沟里不知拯救了多少病人的生命,更不知给多少人治好了奇难杂症,真是华佗再世啊!”

    “陶梅,平时,怎么总不见你提起过爷爷这些动人的事迹,”这时,赖珠和温腾飞好感动地说。

    “这有什么好炫耀的呢!”陶梅说。

    “明天,明天我同你们一起去看你爷爷。已有好久没去看他老人家了,真是忘恩负义!”那男老乡说。

    男老乡说着就背起一个大胶桶要到山下打水去。<>本来是不用这么晚去打水的,水缸里还有水,是够他的家人用的,但今天陶梅他们来了,就不够用了。他知道城里人讲究卫生,晚上睡觉之前是要洗澡的。温腾飞看到他要打水去,就拿起一只塑料桶,也要跟着去。那老乡说,这路非常不好走,我一个人打一桶回来,就够了。而温腾飞坚持要去,说我也是山里人,也经常走夜路。老乡没办法,只好让他也去。

    陶梅放下草药后,就去洗青菜。可看到水缸里水已不多,她就用得很节省。

    她把蔬菜洗干净后,就问那女老乡怎么做。不用怎么做,就把它剁碎就行,女老乡说。

    陶梅把腊肠腊rou切好后,就把菜叶子剁碎,但把菜骨留下,准备同腊rou一起炒。

    一会儿,女老乡说,玉米糊煮好了,说着就把剁好的菜叶拌进去;接着又煮了几个新鲜玉米棒,她知道城里人喜欢吃这个。

    在玉米棒也煮好后,还是不见温腾飞俩回来。陶梅就暗中担心起他俩来——在夜里走山路,一不小心,就会发生危险的。她还跑到房子外向山下张望了好几回。

    女老乡说,你俩饿了,就先吃玉米棒吧,说着就从锅里拿出玉米棒给陶梅俩。陶梅要把它先给了那两个孩子。老乡说,你吃你的,还有,她说着就又拿起两个玉米棒给两个孙子。

    在他们都把玉米棒吃完了好一会儿,才见到打水的温腾飞俩人回来。

    “怎么要走这么长时间?”陶梅问。

    “要到山下的一个泉水口那打水的,有好几公里路,”温腾飞回答。

    “伯父,经常要走这么远去打水吗?”陶梅问。

    “在没建储水池之前,都是要走这么远的,”老乡回答。<>

    “山坡上的水池没水了吗?”陶梅问。

    “那储水池,到雨天,才有水的,大旱就没水了。”老乡回答。

    “怎么会这样?”陶梅问。

    “没有抽水设备,它也是靠天吃饭,”老乡风趣地说。

    “真的够艰苦的了,”赖珠插话说。

    “我们都习惯了,也不觉得怎么艰苦,”女老乡说。

    “辛苦你了,准备吃饭吧,”女老乡转向温腾飞说。

    “不辛苦,不就这么一次吗?你们长年累月都是这样的,都不觉得辛苦,我就这么一次,不会辛苦。”温腾飞说。

    陶梅见到他俩回来了,放了心,就动手炒起了腊rou腊肠,一会儿功夫就炒好了。

    老乡把一小块木板搁在一张小凳子上就算是饭桌了。

    吃饭时,陶梅仨对什么炒菜都舍不得吃,而让给老乡吃。他们都是赞不绝口,说你们广东的东西真是好吃,还说真不好意思,家里拿不出一点东西招待你们,反而要你们拿出东西来给我们;春节,春节如果不回家,还在爷爷那,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