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仙女_20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206. (第2/2页)

 “赖珠,几年不见,都长大了,是大姑娘了,”爷爷一边给她检查着受伤的脚一边说,“伤得不轻,怎么就能走路了?”

    “多亏这两位老乡,把我背回家,又连夜给我上了草药;昨晚还是痛得厉害,不能走路;今早就觉得不太痛了,能走路了。<>”赖珠指着老乡说。

    “小覃,想不到你还有这一手,”爷爷说。

    “还不是偷偷向大哥学的,”覃老乡说。

    “好啊,有时间就多一点到我这,我尽我所能教你;在我们这样的山区,多一个人懂得医学知识,是一件好事啊。”爷爷说。

    这时,简阿彀他们才知道男老乡姓覃。

    “真的不好意思,我们都高兴得连恩人姓什么都忘记问了。”陶梅说。

    “什么恩人,你的爷爷才是我们的恩人,”覃老乡说。

    “不要把几十年的鸡毛蒜皮的事整天挂在嘴边,”爷爷说。

    “什么鸡毛蒜皮的事,我这个老婆子,要不是有您老人家,还能活到今天吗?”覃老乡的老婆这时插嘴说。

    “陶梅,去做饭去,今天,我要好好同小覃还有你们喝上一盅!”

    “爷爷,奶奶,伯母还带来了一只大母鸡,”陶梅说。

    “哎,真的对你一家人没法子,年年都来送鸡又送rou的,”爷爷说,“那就杀掉它,一起吃。”

    爷爷知道把鸡留下不杀掉,老乡肯定不肯再带回去的。

    “我不会杀,爷爷,奶奶,”陶梅说。

    “我来,我来杀,”那女老乡说着,就同陶梅一起到火房去。

    奶奶和她俩人就一起张罗做午饭。在煮玉米棒的时候,陶梅留意到玉米粒很不饱满;大旱,今年老百姓又得受苦了,她不知不觉就在心里发出了怜悯来。

    在他们在说话的时间里,简阿彀就把爷爷的陋室浏览了一番,只见不宽不畅的一间房子里的墙上挂满了一幅又一幅的锦旗,有的写着“华佗再世,手到病除”,有的写着“医德高尚,誉满杏林”,有的写着“杏林春暖,救命恩人

    ”……他不禁对爷爷满怀敬佩!

    “骨头没事,我再给你扎几针,就不痛了,”爷爷给赖珠检查完之后说。说着,爷爷就拿出经过彻底消毒的一盒银针,有长的有短的,有粗的有细的。

    “爷爷,扎这个,痛吗?”赖珠一看到爷爷拿起银针就怕了。

    爷爷不回答她,捏了捏小腿上的xue位,一下子就把银针扎进皮rou去了,慢慢地转悠着。赖珠连看都不敢看,把头别到一边去,只是觉的好像有一股微弱的电流传遍了全身,酸麻的。

    老乡的那两个孙子在一旁张着眼睛,好奇地看着爷爷慢慢地转悠着手里的银针,觉的神奇极了——平常有一点荆棘刺破皮rou就痛得不得了,怎么爷爷手上这么长的针扎进rou里那么深,也不痛。

    简阿彀这时,也走近来,坐到一张小凳上,专心致志地盯住爷爷的一举一动,就好像是一位学徒,不放过爷爷的每一个动作。他看到爷爷扎针的动作是那样的准确,八十多岁的老人了,而拿针的手一抖都不抖。

    一会儿,爷爷说,扎好了,不要紧张了。

    赖珠掉过头一看,只见那几枚银针在随着她的脉搏的跳动在颤动,一点也不觉得痛。她怎么也不理解,一枚那么长的银针扎进rou里那么深,不痛也不出血,而平时在家里,杀鱼时,给一点鱼刺扎进手里,就痛得钻心,还会流血不止。

    “爷爷,你的针上是不是带上了麻药,怎么一点也不痛?”赖珠问。

    “傻姑娘,用了麻药,扎进去,还有作用吗?”爷爷说。

    “那为什么一点都不痛?”

    “扎准xue位就不会痛。”

    “爷爷,这扎针医术,是谁发明的呢?”这时,简阿彀问。

    “应该是伏羲吧,据东汉皇甫所著的中记载:伏羲‘尝百草而制九针’。南宋的罗泌在中也有伏羲‘尝草制砭’的说法。”

    “可那时还是石器时代呀,没有铁没有银呀,”简阿彀说。

    “青年人,这可给你问对了。那时是用石制针的,石针的最早年代可追溯到石器时代。当时,人们在某些部位不适的时候,常用手去按摩、拍打或用尖锐的石器按压患处,以缓解症状,所以最早的针即是砭石。中就有关于石针的最早记载:‘有石如玉,可以为针’。中也有用‘石钱’刺破痈肿的记载。后来,随着炼铁技术的出现,才有了铁针银针的。”

    “听说,针灸的医术已走出国门了。”

    “不错,现在连美国人也认可了!听说,我国正在对针灸申遗;我相信申遗是一定会成功的;如果不给通过,那就是联合国的官员不识货。”

    正在他俩在谈古论今的时候,走进了一位手捧着一边肿脸的穿着补丁衣服的妇女,说牙痛了好几天了,吃不下东西了,一遇冷水就更是痛得不行。爷爷叫她坐下后,马上给她作了一下检查,说你这是龋牙就是虫牙所造成的,我给你止痛后,一定要到医院去把这牙病治好才能彻底不痛。说着,就给她作了针灸。只一会儿工夫,那妇女就说,不痛了,真神奇,好像可以吃东西了。

    “小简,你到火房去叫陶梅给你几颗蒜头拿过来。”

    简阿彀不明白这时爷爷要蒜头干吗?可他肯定爷爷有妙用,就不问,很快就从陶梅那拿回了蒜头。

    “你就把蒜头放到那颗痛牙处嚼,看看能不能止痛?”爷爷说。

    那老乡就照着他说的嚼起来蒜头来,一嚼完就高兴的说,好了,一点都不痛了。

    “以后,牙痛急了,你就这样嚼蒜头。我还给你抓两副草药,不过吃了草药,一定记住上医院去。”

    


    


    Ps:书友们,我是都市风高,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