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24. (第1/2页)
而当赖珠一家进来时,他们就感到有一股与以前不同的气氛:饭厅的饭桌上有一个大蛋糕,桌面还插着一束很大的很美的鲜花。而也感到奇怪——今天不是他们家哪一个的生日呀——他们家那个的生日他们都是记得一清二楚的呀——怎么摆蛋糕? 温沛枫是先于她一家来到的。赖珠的mama钱丽在医院里是见过他的,知道是陶梅的对象,所以在进门时,看到他和陶梅一家站在门口欢迎她一家时,没问他是谁。而赖珠的爸爸赖国雍没见过,一看到这么一个潇洒的小伙子,就猜到那一定是陶梅的男朋友了。因为在家里他听到赖珠说过陶梅已有对象了。但还是忍不住问,这帅青年是不是陶梅的对象呀?一下子搞得温沛枫和陶梅都脸红了。 “哦,不错,爸爸,你也太直接了,”赖珠说,“阿彀哥,他是我的爸爸,mama就不用介绍了,你是见过的。” “伯父,伯母好!”温沛枫显得有一点拘谨而又彬彬有礼地向赖珠的爸爸mama问好。 “大家都好!”钱丽大大咧咧的说。见人听声,就知道她的性格同赖珠的一个样。 “陶梅,怎么今天有蛋糕和鲜花,我记得你一家今天没谁是生日呀?”赖珠问。 陶梅没去回答她的问话,只是示意地向温沛枫望了一眼。赖珠就心领神会,就知道是要宣布她俩定婚了。 大家就坐上菜后,陶德宏就说,我们两家今天一起吃一顿饭呢,是为我的未来女婿回家创业送行的,也是想趁这个机会宣布陶梅和和温沛枫定婚的…… “啪、啪、啪……”陶德宏地话还没说完,赖珠一下子就鼓起了响掌。接着大家都鼓起了掌。 本来,这顿饭是打算到酒家吃的,但陶梅说,到那可能会给好多亲朋好友知道,不邀请不好,就只好在家办。<> 陶德宏一宣布完毕,陶梅和温沛枫就手把手拿起小刀切起了蛋糕,然后,把蛋糕分到每个人面前的盘子里。大家高高兴兴吃起蛋糕,又高高兴兴的举起红酒给他俩祝福! 饭后,赖国雍问: “温同学,听说你要回家创业了,你能不能把一些具体计划说一说呢?” 他的这个问题也是陶德宏和贺岚想问的,但她俩不知怎样开口好;他俩很赞成未来女婿的选择,而对他的具体计划也是很想知道的。 “伯伯,我的打算是回家乡去,争取到创业贷款后,就着手办一个小农场,是生态的那一种,打算不用农药不用化肥,主要是种植精品蔬菜,因为我们那的蔬菜精品不多,而且受季节影响很大,市场很缺乏。” “那我家也来一点投资?”赖国雍说。 在座的,谁也想不到他会说出这个话,都感到意外。 “爸爸我支持您,”赖珠高兴地说。 “伯伯,您说的是真的,”赖珠一合上嘴,陶梅就问。 “是真的,怎么不是真的。多年来,我的这一位贤内助省吃俭用,过的还是吃糠咽菜的日子,手上也有一点积蓄,反正退休后还有退休金,生活不用担心。”赖国雍说。 “什么吃糠咽菜,你不要说得那么难听。我只不过就是节俭一点,不该买的就不买罢了。这还不是在您的影响下才这样做的。”钱丽说。 “爸爸,您不要反悔呀,”赖珠说。 “你这个傻丫头,爸爸说话做事,什么时候反悔过,”赖国雍说。<> “老头子,你不是心血来潮吧,”钱丽接过女儿的话说。 “不,不是,我做事也是从来不会心血来潮的,不是凭一时兴趣,”赖国雍严肃地说,“你也知道,我是从一个农村小孩混到现在这个样子的,虽然不是很风光,但说实在的也是得到社会承认的一个人。可我永远不会忘记养育了我的农村。农村里的苦,我不会忘记,农村里的人我也不会忘记,国家的困难我也要惦记。到了这一把年纪了,我也想给社会再做一点什么。依我看,在有生之年,再给国家西部的农村建设出一点绵薄之力,也是对国家对社会的回报。” 啊,他的这些话也是陶德宏和贺岚想说的。 “伯伯,您不担心您的投资打水漂吗?”陶梅问。 “什么打水漂,我不担心;就是打了水漂,也是给年轻人一次经验。当初,我的父母亲省吃俭用,从小就供我读书,就从来没考虑过我成不成才,从来不担心自己的投资是不是打水漂。”赖国雍说。 “哦,国雍老兄,你平时,不太爱说话,今天怎么啦,道理一套套的。”这时,陶德宏说。 “那是因为以前我没遇到我爱说的话题,”赖国雍说。 “依我看,你不要去投资。退休后,我们就一起到西部去办一个疹所,这也是对西部建设的贡献。”这时陶德宏说。 爸爸的这个话一出,陶梅在心里不知有多高兴了;她在心里酝酿已久的计划不用费工夫眼看就能解决了。 “哦,老弟,你的这个主意不错,到时,我们就一起去。但那是另一回事,这是一回事。你不是怕我沾你老弟的光吧。” 赖国雍好像是开玩笑,其实是在坚持自己的想法。<>他的这个想法,是因为赖珠在家里曾经把陶梅的对象温沛枫要回去创业的事一五一十对他讲了,并流露出了也要同陶梅一起到西部去的想法后,就已把这事在心里酝酿很久了。还有,他之所以这么坚决,那是他从赖珠那知道了陶德宏为这个未来女婿的家人花了不少,猜到他还会为未来女婿的创业花钱的。他这也是要给这位是多年的知心朋友的一个帮助。 “伯伯,我回到家,资金问题我再想办法,不要麻烦您啦,”温沛枫说。 “怎么解决,不就是那几个创业贷款吗?那能解决多少问题,连给你的农场搭一个大棚也不够。况且,创业贷款是说拿就能拿得到的吗?”赖国雍说。 “爸爸,你怎么知道种菜要搭大棚的?”赖珠问。 “我是从农村来的,对农活怎么干,我还不清楚,特别是在温什么,哦,温沛枫,他家那样的地方,没有大棚,冬天是种不了蔬菜的。”赖国雍说。 在座的谁都没想到他对农业还那么关心,那么了解。 “爸爸,你真的可以当农学家了,”赖珠说。 “不错,赖珠说得不错,伯伯,您真的应当改行了,”陶梅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