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二十六章 建奴朝贡 (第3/3页)
外又在情理之。 不过朱栩的话也是有了很大保留的,他还是无法决定,是否将政务交给信王,现在的大明禁不起折腾,信王的一个错误需要朱栩花费数倍甚至数十倍去挽回,补救。 良久,朱栩又深吐了口气,道“慢慢来,先给皇兄转移一些政务吧。”朱栩现在也是小心谨慎,朱由检这么诚恳的来认罪,他不能不有所表示。 沈/阳。 黄太吉是真的命大,宁完我的一刀本来是致命的,还有剧毒,可他还是活下来了。 靠在锦被墙,微笑着看着身前的四人。 济尔哈朗,德格类,多尔衮,硕托。 济尔哈朗,德格类是黄太吉的铁杆死忠,硕托是墙头草,多尔衮的位置显得异常尴尬。 他站在黄太吉床前不远处,面无表情。不论是黄太吉昏迷前还是昏迷后,他的所作所为都无可挑剔,不担心黄太吉挑刺。 济尔哈朗与德格类都是一脸轻松,黄太吉醒来,预示着金国不会陷入内乱,稳定下来了。 硕托也跟着一脸欣喜,脸还带着一抹得色。 黄太吉下身还不能动,双手放在身前的锦被,微笑从容的道:“阿敏的事,本汗不会追究,多尔衮,你对我大金接下来的情势,有何见解?” 多尔衮尽管做的滴水不漏,可不代表黄太吉心里不起疑,或者他也根本没有相信过多尔衮。 多尔衮面色如常,语气不卑不亢的道:“与南人议和,休养生息……再图日后。” 这句话,济尔哈朗,德格类两人的心里也都赞同,他们的兵力一损再损,以前征兵是十六岁以,后来十四岁,现在已经是无兵可征了。而且伴随着的,还有奴仆大量失去,粮食,家畜等等也严重短缺,这让金国根本失去了发动大规模战争的能力。 黄太吉也微微点头,右手大拇指轻轻的摩挲着被子,双眼闪动着,忽然又道:“那你觉得,明朝朝廷会同意谈判,议和?” 多尔衮眉宇微皱,旋即道:“明人好战,他们应该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黄太吉点头,赞许道:“我们这么多兄弟,唯有你冷静,聪明,那你觉得,明朝怎么才能不会继续讨伐我大金,让我大金安心的休养生息。” 多尔衮眉头再皱,这次是真的在思考。这是他们金国几十年来最虚弱的时候,也是明朝最强,同时也是最好的机会,他想不到明朝有什么理由会放过。 黄太吉见多尔衮久久不言,又笑道:“你还是太年轻,有些地方看不到。固然现在是我大金最虚弱,明朝气势最强,可我们金人是马背立国,这偌大的辽东,来去无人可阻,不说明人过不了大凌河,即便他们再占沈/阳,数百里的孤城在外,迟早还是我大金的……” 多尔衮心里暗惊,这些他确实没有想到,只要他们的骑兵还在,辽东没有敌手! 他深深的看了眼黄太吉,知晓他还是大意,小看了黄太吉。 黄太吉说完这些,济尔哈朗,德格类都神色不变,显然心里早有数。当年明朝十五万大军全军覆没还历历在目,明朝要是没有绝对的把握,绝不会轻易北! 黄太吉看着多尔衮的神色,微闪的眼神,嘴角微翘,又不动声色的道:“话又说回来,要是明朝被他们的连翻胜利冲昏头脑,一意孤行讨伐我们,又该当如何?” 多尔衮心神警惕万分,看着黄太吉,道:“还请大汗明示。” 黄太吉见多尔衮不肯再多说,也不介意,手指捻着被子,慢慢悠悠的道:“明人自大,好面子,只要给足好处,腰弯的够低,能让明朝止步于大凌河。” 多尔衮神色不变,心里转念。他们金国的家当都是从明朝抢来的,除了金银,还有些古董字画,也没有什么值得明人看得眼。 黄太吉见多尔衮还是不肯多言,眉头皱了皱,又笑道“这样吧,我命你作为特使,你跟明朝谈,决不能让明朝北,咱们金国禁不起战事,需要休养生息,补足元气……” 多尔衮不等黄太吉说完脸色大变,双眼圆睁的看向黄太吉。 他们金人派去的使者,只要有点身份的,哪里有回来的?代善,萨哈廉,满达海等等现在可都还在明朝,生死不知! 黄太吉,这是逼他去送死! 黄太吉看着多尔衮震惊,恐怖的表情,微笑道:“不用担心,你的两旗我已经让德格类暂领了,你回来之后,还是你的!” 多尔衮双眼狰狞欲裂,牙齿咬的咯咯响。 黄太吉的意思很明白,兵权被收缴,他现在不去也得去! 济尔哈朗与德格类神色淡淡,多尔衮心思难测,留在后金也是不妥,送去与明朝谈判,是最合适不过。 多尔衮眼角不停的跳动,心里恨的发狂,脸角狠狠抽搐着,右手颤抖,忍不住的想要拔刀,现在直接砍死黄太吉! 可他知道不能,也不会成功! 强压着心里的滔天恨意,脸的表情慢慢收敛,多尔衮的身形缓缓向前躬去,语气平淡透着冰冷无情,道:“遵命!” 黄太吉微笑,一切都在他的掌握。 他的金国面临的威胁,现在不止是南面山海.关的明军,还有西面的蒙/古各部,东面的毛龙,以现在金国的脆弱,真是禁不起长时间的损耗。 他需要不被打扰,静静舔舐伤口,休养生息。 崇祯三年,六月初三,建奴使者,忠勇王幼弟多尔衮,穿过山海.关,赴大明京师,‘朝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