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一章 备战(二) (第1/2页)
我从书库中各大修真门派历史的记载里点点滴滴把关于“仙苗”的内容摘出来。 ——“仙苗”是有超卓灵根的孩子的称呼,修真者从世俗中找到他们,带回古洞仙山进行栽培,传承门派中的道法。 修真的目的是证道长生,迄今无人长生,所以必须把已经积累的学问一代代相传。 修真文明和前代的文明一样,在不断的进步,武道时代的五百年中金丹境存在过一千名,元婴不过百人,而迄今五百年的修真时代,单出现过金丹境就有万人之多。 并非古时人之资质弱于近代,只是当年的道法并不完善,许多天资横溢之辈在试错中贡献掉自己的性命。前代无数修真者的积累才让当代有志求道者绕过很多弯路。 大体而言,仙苗的出现一般是随机的事情,从概率上讲每一万人就有一人灵根卓越,至少能修炼到金丹境的资质。 不过仙苗的散布还是有几条大致上的规律: 一、人口稠密的地方比人口稀少地方的能出更多的仙苗, 二、灵气充裕的地方比灵气稀薄的地方能出更多的仙苗, 三、修真者血脉的世家能比普通人家稍微多一点出仙苗的几率。 修真者在世俗中行走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寻觅仙苗,他们在红尘中的出没比通常世俗中人认为的更加频繁。只是凡夫rou眼凡胎,更兼修真者刻意低调地伪装,两类人总是擦肩而过。 当修真者背负飞剑公开出现在世俗中人面前时,通常意味着妖魔已经开始在当地肆虐或者有什么天材地宝出世。 ——这比我原来想象的仙苗数量多出太多,即使帝都的绝世名伶也是万里挑一的。 不过还是有一点格外重要的区别: 万里挑一的仙苗最后未必能成为有所小成的修真者。 灵根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没有一位修真者能看出孩子未来心的成长 修真者如果要有所小成——达到金丹境——还要经历更加艰难的修行。 从懵懂无知的孩子到心智成熟之前,仙苗即使凭借才智学会几种罕有的法术,练出徒手驱虎的武技,他们也未必能锻炼出求道的执着,也就是所谓的“道心”。 太多有卓越灵根的孩子还没突破到金丹境前就败给了自己的心障,在一条巨大的鸿沟前止步。 而我的情况和那些仙苗有些不同。 ——仙苗其实不会有天生的法术, 只是他们的灵根的成长速率超越了常人。 P.S.需要注意,每个人的气并不是浑然一致的东西,不同人气的特征都不一样,就像手相、面相、骨相人人有别。造成气千变万化的根本原因在于——看似浑然的气其实是五个不同音调的气混合成的,每个调性的气配比不同。 这就是金、木、水、火、土五气。 而金、木、水、火、土五大灵根是五气的胚胎。 灵根壮则修炼者成长快,灵根弱则修炼者成长慢。 并非仙苗的人也有修炼到极深境界的个例,谁都不能否认有奇迹这回事——可惜修真门派不是广慈院,修真者显然倾向把时间、精力和资源花在灵根更优秀的仙苗上。 ——而我貌似比仙苗更加优秀…… 这几日是我有生读书以来难得勤奋地耕耘,我终于从某本道书中兴奋地找到了一条记载: 不修行的人是没有来世的,rou身化为尘土,元气归于天地。但修炼小成的修真者可以修出一个来世!金丹境和元婴境的修真者神魂有希望投胎转生一次,还能保有前生的几个基本法术,这是修炼有成得来的福分。 只是,元婴境才能想起前生的记忆,金丹境一律有着胎中之谜。 ——这说得难道不就是我的情况吗?! 那我简直是仙苗不足以概括的人, 我怎么也算个不大不小的灵童了!前生可是个金丹呐! “咯咯咯。” 我忍不住笑了起来, 简直是得意之至。 道书上讲修真四大派的道法各有专攻:剑宗长于飞剑,昆仑精于法宝,星宗的法术天下无双,龙虎宗的符法无与伦比。 ——说不定我很可能是星宗的人? 不过也不好说,毕竟雷火风三咒是随便哪个小门小派都会的基本法术,未必需要大门派的真传。硬要猜我和星宗有关系,也有点牵强。 ——但是,但是我若前世真是金丹修真者,说不定当年也混了个三流门派的掌门吧? “咯咯咯。咯咯咯。” 本来我想谦虚低调,但实在克制不住,越想越是玄乎,我脸上大概熠熠生辉吧。 “为什么事得意?” 慕容芷奇怪地问,她被我的异常反应惊扰。 “没有什么事,今天天气实在是太好了。” 我偷偷把背后的书塞入书架上,藏得天衣无缝。 “呃?原来你的目标是这本。你还在想仙苗的事情。” 慕容芷瞅了下书架。 “你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