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九章 过山车 (第1/2页)
又到了一周的周三,各大唱片公司以及歌手们歌迷们万分瞩目的时刻再次来临。 王念慈再次来到前台领取杂志,不过徐莹的表情有点不大兴奋,确切的说有点无精打采的。 “王助理,咱们公司专辑是不是有什么问题了呢,” “为什么这么讲呢。” 王念慈心知肚明徐莹想问的是什么,因为公司封锁了专辑断货供应不足的消息,很多职员并不知道相见恨晚这个专辑断货到了什么程度。 “我们,我们的专辑怎么落到了第三名,被梦涵的专辑反超了,” 徐莹咬了咬嘴唇,很是不爽的表情。 “唉,你不知道,”王念慈把事情大略一说,“这下你明白了吧,只是暂时的挫折。” “哦,怪不得许东主任辞职了,原来作出了这样的坏事啊。” 徐莹惊讶的张着小嘴不可置信着,公司内部的倾轧对她来说远了点。 “小点声,”另一个前台拉了拉她,徐莹有时候还是单纯点,不是太会看场合,这是工作时间哦。 徐莹吐了吐小舌头,很是可爱的模样。 王念慈笑着拿起杂志返回郑总的办公室。 此时郑海澜打开了电脑浏览看着风云杂志的网页。 “郑总,杂志还有报纸都拿来了。” 王念慈放在了郑海澜的桌子上。 “可惜了,这个专辑的势头被打断了,外面肯定又有了风言风语,哼哼,我都能想见这里面有多少的人在等着我们闹笑话呢。” 郑海澜拍了拍桌上的杂志。 郑家的内斗最后损毁的是郑家的根基,想想都让郑海澜心痛。 郑海澜打开了报纸杂志翻看, 音乐风云杂志的榜单上 第一名明杰的专辑六十八万三千张 第二名梦涵的专辑二十五万六千张 第三名明初寒的相见恨晚二十三万八千五百四十六张 。。。。。。 郑海澜心里郁闷,这次的落后是天涯自己给了自己一刀,即使断货三天,即使最后三天也只是北方一些地区能够及时供货,而南方除了粤省之外几乎全部断货,这张专辑也达到了二十三万的销量。 如果没有这次的内讧,专辑畅通的发行各地,这月的销量突破五十万不成问题,真是让人欲哭无泪的结局。 郑海澜接着翻阅了其他的报纸,杂志, 果然有些报纸杂志开始对明初寒的专辑讥讽起来。 其中娱乐星报的刘然写的评论就很有针对性 -------------------------------------------------- 典型的后劲不足,难道是昙花一现 标题里面充满了暗喻,直指明初寒 明初寒这位天涯新锐歌手在上周销量大涨之后,没有按照正常的销量轨迹,这周的专辑销量竟然退步了,这是很少见的现象,最起码在单周销量在三十万张以上的专辑中很少见,以往出现的这样的专辑最后都是断崖般下跌。 因此我认为明初寒这张专辑也不会摆脱这样的命运,也会出现一个大的跳水行情。 那么出现这样的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呢,我认为还是专辑的风格惹的祸,是,这张专辑充满了新的流行音乐元素,曲风也比较多变。 正因为如此这张大胆之极的专辑取得了一些歌迷的狂热追捧,如今很多的音像店里不播放这张专辑就有点low了, 但是也因为这张专辑的风向太过前卫大胆,也就造成了如今的后劲不足,受众有限,那些向往这些曲风的歌迷基本已经买到了专辑,而人数更多歌迷对这张专辑颇有些望而却步。 因此我可以这么说,以往有人提及的这是一个带有娱乐风向标性质的专辑的结论言之过早了。 我看这更像是所谓新风尚的滑铁卢,而不是什么风向标 当然了,这是我的一家之言,具体还得看后续的发展。 这个唐尼的走狗,圈子里很多人都知道,他是唐尼的御用喉舌之一,两人默契的配合多年了,可算是唐尼打击异己的工具。 但是圈外的人不知道这些,而娱乐星报的读者们也不知道,会有相当的人受到这货文章的影响,从而产生这张专辑难道真的出了问题吗的疑问,对专辑的口碑和后续走势很不利。 郑海澜打开风云杂志的主编评论页,封易成的文章排在首位。 --------------------------------- 作为新锐歌手的明初寒恐怕要经历一番滑铁卢般的噩梦洗礼。 从几万的销量跃升到几十万销量,想来天涯公司和明初寒本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