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八章 锦衣楼(下)450票加更!!! (第2/2页)
德能承受得起。 菜市桥在封丘门内,横跨五丈河。 那里有一个牲口市场,想要买一头好脚力,倒也不算太难。 所以,玉尹倒也不太担心这些,和罗德道别后,便施施然,沿着汴河往回走。答应了封宜奴的曲谱,已经完成,整个人好像一下子轻松许多一样,心情变得愉悦。 无债一身轻! 大致就是这样一个道理。 不过接下来,还要给张真奴一支曲子,却也真个是有些麻烦。 这一来,李逸风的面子摆在那里,他实在不好推却;二来嘛……张真奴给的价钱,的确不错。而且千金一笑楼那边,在过去一段时间里,的确是帮衬玉尹不少。 虽然说只是几百斤生rou,可却是第一个这么做的酒楼。 而千金一笑楼这么帮衬,也是张真奴恳请。雪中送炭,如此人情,玉尹怎能不偿还? 突然间,玉尹笑了! 重生至今,自己似乎变了太多。 前世提起阿堵物,总是一副不屑之色,却不成想今世,却要为那五斗米而去折腰。 其实,市侩一些,未尝便是坏事。 只是上辈子,自己一直没有想明白这其中的道理…… “小乙!” 正行走间,忽听有人叫他名字。 顺声音看过去,却见在路旁一座茶肆里,李逸风从二楼的一个窗户探出头,正向他招手。 “锦衣楼?” 玉尹看清楚那茶楼名字,顿时一怔。 乍一看,还以为是锦衣卫呢…… “大郎怎地这里如此悠闲?” 玉尹走上茶楼,朝李逸风唱了个肥喏,顺便扫了一眼这茶楼的环境。 茶楼面积并不大,而且一楼并不迎客,主要是二楼这四五百平方的面积在经营。茶楼的装饰很典雅,带着些江南风韵。而且茶桌散落,用的全都是天然奇石为桌椅,看上去参差不齐,却别有几分情调。只是如此一来,使用面积便更小了。 如此一座茶楼,在这般设计的情况下,也就是几十人的格局。 看得出来,茶楼主人并不是以此来盈利,更多是一种兴趣。这可是开封府内城,在汴河之畔,寸土寸金。想来这位茶楼的主人,一定是以为豪商,而且极为富裕。 “此夷州司马静所设,他祖籍开封,后来举家去了夷州。 开这锦衣楼,说是有衣锦还乡之意,主要是一些朋友来此,并非为了赚钱开设。 来来来,我为小乙引介几位朋友。” 李逸风拉着玉尹,便走到茶桌旁边坐下。 茶桌是一个石头整天做成,没有任何人工雕琢痕迹。在茶桌周围,还有几个文士模样的男子。其中一人年纪较大,看上去约三十多岁,而其余两人,则略显年轻。 “这是吴义夫,庆元公七世孙。 方得了秉义郎,不日从泾原军,干办经略司公事。” 尼玛,你说人名会死吗? 玉尹心中不由得暗自叫苦,庆元公又是哪位? “在下吴革,多次听大郎谈及小乙,今日一见,果然一表人才。” 那吴义夫微微欠身,朝玉尹笑道。 而玉尹忙还礼,连说‘久仰久仰’。 另外两个青年,则是李逸风的同窗,都是太学生,一个名叫李若虚,一个叫做徐揆。听李逸风的介绍,似乎与这两人关系极好。玉尹与两人,又是一阵子客套。 “庆元公是谁?” 在李逸风旁边坐下,玉尹低声问道。 李逸风一怔,诧异看了一眼玉尹,“小乙竟不知庆元公吗?” “不知道。” 这庆元公,名叫吴廷祚,算得是北宋开国名臣。 其人出生于五代后梁贞明四年,是太原人。后汉末,吴廷祚为后汉枢密使,检校太保郭威身边亲兵将领。后周天顺元年,郭威即位周太祖,吴廷祚授庄宅副使,迁内军器库使、怀州知州、皇城使等职务。后郭荣,也就是周世宗柴荣继位,吴廷祚再受重用。及周世宗驾崩,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大宋王朝,吴廷祚又出任雄武军节度使,屡立战功。开宝四年,吴廷祚改任永兴军节度使,身患重病。宋太祖赵匡胤亲自探望,并使中使王继恩日夜守候,但最终不治而卒…… 玉尹还真不太清楚吴廷祚生平,听李逸风这么一介绍,才算是恍然大悟。 不想这吴革,居然还是名臣之后。 “大郎这两日,可曾见到少阳?” 李逸风愣了一下,苦笑道:“却少与他相见……这几日也不知他忙些什么,整日不见人,连课业都缺席数次。我问他,他又不肯说,整日里神神道道,颇为诡异。” 玉尹闻听,不禁眉头一蹙。 他有心把那名单的事情和李逸风说一下,让他提醒陈东。 可不成想,他尚未开口,就听吴革道:“久闻小乙琴技高超,却不想也是个有见识的……前两日自家听大郎提起,言小乙曾道:郭药师不可信,不知当真否?” “啊?” 玉尹愣了一下,全没有想到,吴革居然会问他这件事。 而李若虚和徐揆两人听吴革这么一说,两双眼睛顿时向玉尹看去,令玉尹没由来,一阵紧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