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五章 邀请 (第1/2页)
在陈群与郭嘉的这段小插曲后,现场的气氛又恢复了,不少学子纷纷发言,各抒己见,表达出自己对“道”的观点,而陈太丘亦是对众位学子的观点做出点评和补充,使众人受益匪浅。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堂课也逐渐的接近尾声,快要结束了。此时,刘誉等人中,郭嘉与戏志才,以及荀彧都抒发了自己的观点,仅剩下刘誉未曾发言。在郭嘉等人看来,刘誉才学不俗,见地非凡,自然不会给其藏拙的机会,于是纷纷怂恿刘誉,让刘誉也起来阐述一番自己的观点。 经不住众人的怂恿,刘誉只得站起身来。先是向陈太丘深深一揖,又向场中其他学子见礼后,刘誉神色一正,方才向众人缓缓道:“有诸位书院的师兄珠玉在前,在下拙见倒显得略有不堪,还望陈老先生和诸位书院师兄莫要见笑!在下以为,道即是规则,世间万物的生存与发展都离不开一定之规。人有生老病死,此乃生死之道,自然之规,不可更改。国有律令法度,此乃治国之策,御民之法,不可违逆。故此,无论是先于人而生的天地自然之道,还是人为而定的律令法度,皆属于‘道’的范畴。道包罗万象,无所不容,乃是天地间所有规则的总和。也正是因为道的作用,方才使天地自然亘古不变的运动变化,人类社会不断向前的进步发展!” 刘誉说完此话后,向场中诸人又微微一礼道:“此乃在下愚见,还望诸位不要见笑!” 听得刘誉的这番话后,众人尽皆沉默,纷纷思索着刘誉这番话的意思。刘誉此言,对虚无缥缈的“道”做了一个具体化的解释,以规则的来形容道。如郭嘉等人,虽在某种程度上对道进行了解释,但都不如刘誉所讲的全面。对刘誉的观点思考了许久后,众人亦是面色复杂的看着眼前这个年龄比自己等人还要小上许多的少年,对其报以深深的敬意。 而听完刘誉的话后,高坐堂前的陈太丘眉头亦是微微一挑,脸上的皱纹也更加明显。稍微思考之后,陈太丘眉眼舒展,对刘誉微笑道:“道即是规则,此言甚妙!”顿了顿,陈太丘又继续道:“道玄之又玄,却亘古长存,包罗万象,不为人力所更改,不为天时而变化。日月东升西落,潮涨潮退,生灵生老病死,花开花落,此乃天地之道,自然规则,不可更改。人类遵守伦理法度,礼教天下,此乃人伦之道,众生规则,亦不可违逆。便如你所言,道即是规则,隐藏于天地之间,虽无形无相,却又无处不在,支配着天地运转,众生发展!” 说完此话后,陈太丘脸上的笑意不减,看刘誉的眼眸中也流露出几分欣赏的目光。微笑着看着刘誉,陈太丘语气温和的问刘誉道:“老夫虽来书院的次数不多,但对书院的学生倒也有几分了解,老夫看你颇为面生,不知你为何方人氏?” 听得陈太丘的询问后,刘誉微微一礼,恭敬回答道:“晚辈姓刘名誉,字子思,家住淮南成德。” 听得刘誉的回答后,陈太丘微微点头,对刘誉颔首道:“成德刘氏,始于光武帝刘秀之子阜陵王刘延,这般说来,你还是皇室宗亲,王孙贵胄,倒是老夫失礼了,还望莫要怪罪!” 陈太丘虽然口中说是失礼,但到有几分打趣的意味,以陈太丘的声望,纵使当今陛下亦要礼让三分,又何况刘誉这种隔了十多代的皇室后裔。不过,刘誉毕竟乃是皇室后裔,虽然如陈太丘这等名士大儒不太过在意刘誉的身份,但其余学子在听得陈太丘说起刘誉的身份后,仍是觉得有些惊异。 听得陈太丘说起自己的身世来历,刘誉倒是有些无语,说实话,对于皇室宗亲的身份,刘誉向来便不怎么在意。对于陈太丘的打趣,刘誉只得谦虚回答道:“晚辈的确乃阜陵王刘延的后代,陈老先生为当世大儒,无论学识或品德都远超世人,实乃为我等莘莘学子的楷模,晚辈怎敢怪罪老先生?老先生此言,当真是折煞晚辈了!” 见得刘誉如此谦虚且恭敬的态度后,陈太丘轻轻一笑,对刘誉继续道:“江山代代皆有才俊出,老夫等人行将就木,离大限也不远也,以后的天下便由尔等做主了。你言行举止颇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