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九章 撞甲 (第1/2页)
大稷山脉。 山脚下,凉甲城的玄铁重门缓缓闭合,如同巨兽睡前阖拢下颌,只是在巨门咬死之前,有位披着青色铠甲的年轻儒将率马而出。 他面容清俊,眉目间带着一股子令人心旷神怡的书卷气息,倒是全身没有丝毫修为的痕迹。 江轻衣腰间悬挂兵符,余光瞥见背后凉甲城大门锁死。 这个人生第一次披甲出阵的儒生,此刻面色不是那么平静。 有那么一丝丝复杂的意味,带着些许犹豫,些许惘然。 可当马匹来至大稷山脉山脚之时,马背上的那人陡然挺直脊背,那些繁杂的情绪全都一扫而空。 此刻黑夜降临。 漆黑的山脉里,凉如月色的光芒犹如一泓清水,在甲铠上反射传递,游走不绝。 黑夜之中涌出了一抹黑。 黑色甲胄如月牙一般在青甲儒将背后扩散,整顿。 江轻衣兵符上大放异彩。 大稷山脉死寂无声。 他的目光落在前方。 身后两千黑甲的目光也随之落在前方。 兵符上的光芒越盛,就代表着那两人越接近自己。 江轻衣深深吸一口气,然后再将那口气轻轻吐出。 如此吐纳三次。 心潮澎湃变为天塌不惊。 他跟在袁四指身后学习一年多,兵法韬略,率阵变阵,无论是学习能力还是领悟能力,对用人教人极为挑剔的袁四指都没有挑出自己的一点毛病。 江轻衣想过自己率阵出战时候的模样。 可江轻衣没有想过,第一次率阵,袁四指便给了自己西关最为精锐的十六字营。 他更没有想过,十六字营的黑甲,居然能够达到如此高的素质程度。 两千人没有一个人发出声音。 偌大山脉,在黑夜之中,除了鸟兽横行时候的声音,便真正的落针可闻。 也正因为安静,所以江轻衣可以听见山脉那边的声音。 先是如同飓风过境,山脉那边古木摇晃。 再是骤然停止。 于是有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安静。 就好像是奔跑的巨人突然停下了脚步,换成了原地站立,开始沉思。 江轻衣知道那两个人已经发现了大稷山脉恭候多时的两千黑甲。 但他们已经无路可走。 回头,便是袁四指的西关大瓮。 无路可走,又当如何? 江轻衣缓缓举起右手,在半空之中握拳。 他盯着远方山脉起伏的线条。 那里是黑夜。 黑夜里有人走出。 不是蓄意已久的出场,那般众目睽睽之下施施然的走出。 也不是一步一顿,杀气毕露的登场。 步伐平静而淡然。 黑袍和布衣从地平线那边走了出来。 两个人并肩而行,其间隔着一刀一剑的距离。 易潇平举剑,萧布衣平举刀。 剑尖与刀尖抵在一起,如同二人肩膀抵在一起。 十万里的北魏路,就这么走过了一大半。 月色如潮。 黑甲如潮。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这两个人身上。 ...... ...... 淇江自西向东,越上游越湍急。 尤其是靠近西关的上游江首,俱是大江大浪,罕有驾舟人敢驱舟冒险,若是被一不小心拍中舟身,便顷刻间浪吞小舟,断然没有幸存的道理。 大江滔天。 剑舟横行。 驱舟的船夫已经是胆战心惊,骇然无力,不敢摇桨。 剑舟在大江之中随波摇曳,如同无根浮萍。 那个女子依旧站在舟头,风吹雨打不动,身躯玲珑娇小,面色平静漠然。 船夫带着哭腔说道:“居士大人,今儿天公不作美,我们现在想回去都难了,再不掉头,就真的要死在这里了。” 被唤作居士的女子置若罔闻。 她漠然说道:“还有多久能上岸。” 手脚已然被吓得无力摇桨的船夫心底开始升起了懊悔,悔恨自己贪图这个女子不菲的渡费,居然来渡这淇江最险恶之地。 这条路线,是去西关最快的一条。 走水路,登岸之后一路北行,几乎没有阻拦,算上车马劳顿最多只需要三天即可抵达西关峡口吞衣峡。 船夫不知道这个女子为何要选择在这种天气出行,从齐梁直奔北魏西关。 齐梁北江上游的渡口,如今只有自己一家,在十二月里艰难以剑舟渡人,赚一些辛苦的血汗钱。 当时自己瞥见了这女子腰间挎着大榕寺的居士令牌,再加上她出的十倍渡船价格,犹豫再三,终于答应了她渡江的要求。 船夫此刻陡觉船身猛然摇晃,天旋地转,抬起头来,一道揭天巨浪拍打而下,铺天盖地,只道此生已尽。 肝胆俱裂。 睚呲欲裂的船夫看见高高翘起的船头,那站立不动的女子面对铺天盖地的巨浪,只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