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血大明_卷五、勇义铸碧血 第二百三十七章、白莲大计(6K大章,求推荐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卷五、勇义铸碧血 第二百三十七章、白莲大计(6K大章,求推荐票!) (第3/3页)

明双目神光一闪,“

    朝廷的台,就必须联闯盟清。”

    “联闯盟清?”

    “没错,联闯盟清。”吕秋明脸上神彩似乎飞扬起来,“就是联合闯王李自成,与满清结盟。

    利用他们地兵力优势对朝廷进行压制。本教则在朝廷内部大搞破坏,内外行事。必让朝廷顾此失彼。到此时,朝廷必垮。”

    “可是。”一向不作声的地长老反问道,“难道不怕李闯与满清像朱元璋那般,取得胜利后,再行过桥抽板之事?”

    “是呀。想当初,我等派白莲护教骑兵前去与李闯联合对抗吴三桂,却没想到闹得不开交。不但失去了两位长老,也损失了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护教骑兵。”另外一名人长老也说道。

    “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地利益。”吕秋明一点也不担心道,“与李闯闹翻那是刘长老处理不好,若是其还在世上,本尊必治他一个玩忽职守罪。如今,李闯的地盘不断的收缩,如果没有外力来助,必定被朝廷所灭,如同张献忠那杀神。”

    “可是尊者为何不在张献忠危急之时出手相助,以行拉拢或是结盟之事?”

    “哼。张献忠那杀神,以杀为乐,且不守信诺。若是相助于他,只怕提前暴露本教大计。那是得不偿失之事。”吕秋明分析道,“李闯此人极为注重名声,否则也不会在山海关将被攻陷之际与吴三桂一同夹击满清。若是与其结盟,倒是无虑。”

    “尊者分析的有礼。可,我老地倒是担心李闯与满清会认为我教势弱而不与本教结盟?”地长老担心的道,“毕竟本教还潜伏于民间,不敢高调行事。正所谓看不到兔子不撒鹰。他们都是战场老手,必定不会轻易将注押在本教身上。”

    “地老考虑的极是。”吕秋明站起身来。坐着他不觉得高,站起来却是极为高大,比之天长老那竹竿似地身材也不逊色,来回踱步道,“诸位可知上个月,曾有满清、高丽,李闯和倭寇等国前去南京和亲之事?”

    “当然记得。可崇祯却并不答应任何一方。那些使者最好怏怏而回。”

    “对了一半。”吕秋明脸上又闪现一丝笑容,却是比哭还难看道,“那些非是怏怏而回,而是全都成了崇祯的人。回去也不过是作为一内应而已。”

    “啊!?”四位长老个个震惊不已。

    “竟然有此事?”长相最像师爷地君长老叹道,“如果真是如此,那崇祯当真是不可小视。此人实在是可怕!”

    “嗯。崇祯此人相当厉害!”吕秋明点点头赞同道,“如果不是机遇巧合,本尊也不会得知此重要秘密。正是有着这个秘密,便是本教与李闯与满清结盟谈判的筹码。”说到这时吕秋明地自信更加强大,“只要本教再把福王这张不大不小的王牌打出来,便不由得他们不与本教结盟。”

    “尊者英明。”天长老白马屁道,“只是不知尊者派何前去与李闯和满清谈判?”

    “嗯?此事事关重大。此次绝不能再由小一辈地人去,否则,他们会以为本教无人。”吕秋明沉吟一下道,“这样吧。满清那边就由本尊亲自前去。天老、地老,就劳烦你们二人前去与李闯谈判。切记,万事以和为贵,绝不能再起冲突。否则,教规不容!”

    “我等晓得。”

    “尊者,不知老天是否能带上天儿?也好让他多长见识。”天长老问道。

    “无妨。”吕秋明点头应道,“你们皆可多带两名亲传弟子前往。多带金银,以防不时之需。过得初七,我等便前往两地。教中事务就由人老与君老主持。”

    “我等必会整理好教中事务。尊者放心。”

    “人老与君老,本尊当然放心。”吕秋明嘴角轻轻抽动,以示微笑道,“若是林呆儿有何不妥,可先下手为强。”说话之时,厅中如同一阵寒流袭过,明亮的桌面上似乎也结了一层霜。

    可是四位长老似乎对这样的事司空见惯,一点也不奇怪刚刚因为有功而受赏的人又将面对生死之事。

    被称之为白莲邪教,并非无因。

    -------------

    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也是最热闹的一个古老节日。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

    爆竹声声辞旧岁红梅朵朵迎新春。

    天终于放光,守岁熬了一晚的人们也不顾劳累,欢天喜地的点起开门爆绣,以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随后便是人人脸带笑容,见便拱手道贺。小儿都是穿着新衣,不顾严寒在雪地里跑来走去,时不时放一个爆绣。

    安然街市,南昌市最大最全最热闹的街市。一些人不堪讲究也没条件讲究的穷苦人家,早早的出来摆买守岁时弄出来的可爱玩意,以招小儿来买。

    一名买烧饼之人对旁边一位买糖葫芦的人道:“贺老三,听说没?”

    “啥?”

    “福王府要在明天施粥派米发棉被。”

    “切,才知道。那可是无生老母托梦给福王,让他给我们这些穷苦人家过个好年的。”

    “嘻嘻,原来你早知道了。”

    “当然。我家那无生老母最为尊敬,我可是第一个将朝廷所发的棉被奉献给无生老母,知道的消息也快一点。”

    “那明天,可得早点去排队才行,晚去了可没着落。”

    “你安啦。无生老母,又岂会分派不均。贾老头,不是我说你。你对无生老母当真是不够虔诚啊。你须得……

    这样的对话发生在南昌市各个大街小巷,甚至传向周边城镇。

    一只雪白的鸽子也带着这一消息飞向南京。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