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4之逆流_第二十七章 酬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七章 酬功 (第2/2页)

夏政治传统里一个主动来归的敌国,那是要享受很高的政治侍遇的。只是这样一来,她跟自己的家族也就公然对立,再无转寰。

    “原来是小罗将军当面,妾身失敬了!”少妇起身就是一礼。

    罗虎并不回礼,语气不善的问道:“你是范永斗的媳妇,还是女儿?”

    少妇不高兴了,范永斗正是范家的老爷子,早已年近六旬,罗虎却连个老东家也不称,未免太过。

    她脸一绷,不卑不亢的回道:“妾身是范家的长房儿媳,不知将军有何赐教。”

    “你回去告诉范永斗,再让他转告王登库、靳良玉、王大宇、梁家宾、田生兰、翟堂、黄永发那几个生儿子没**的腌臜货。”罗虎压低嗓口,语气阴森恶毒,似有鬼风吹出:“赚钱没错,可也要对得起祖宗天地,别以为这些年他们跟鞑子做的那些事,天下人就当真被蒙在鼓里。若再不好自为之,爷回过手来就屠他们满门。噢!我都差点忘了,你们范家是想学吕不韦的,跟鞑子做生意不仅不赚钱,时常还赔上两个,到时,从你们家开始屠好了。“

    少妇眼前一黑,顿有天塌地陷之感。公公与晋商中其它几大商家做的那些亏心的勾当虽然隐秘,可身为当家长媳怎么可能听不到风声,只是一直装聋作哑自欺欺人罢了。

    她毫不怀疑罗虎有说到做到的能力,别说当前局面极不明朗,就是满清能如主中原,想要当真平定也得有个十年八载,范家强极了也就是大点的商户,那经得过罗虎这样的人惦记。

    “大人的训诫,小女子代范氏盍门受教了!”少妇强做镇定,再次深施一礼,拉着男孩招呼上家丁匆匆去了,竟是宁可在野地里呆着,也再不愿意坐在店中。

    看着那失魂落魄的背影,罗虎心下暗自叹息,还真是明珠暗投了。

    起于明末清初的晋商,后来渐成中国第一商帮,更坚起了儒商精神的大旗。

    可晋商中某些人发家史却极不光彩。可以这样说,初时很弱小的满清能在大明朝的泰山压顶下撑到羽翼丰满,跟晋商中的民族败类的暗中资敌是密不可分的。罗虎刚才点的那八大商户,就是这些汉jianian商人的杰出代表,历史上清朝定鼎后,由顺治亲自出面在紫禁城设宴款待八人,并赐给服饰,封为皇商。

    单是范光斗一人所得政治经济特权就有:经营河东、长芦盐业,垄断东北乌苏里、绥芬等地人参等十几项之多。范家也因此成了绵延上百年的超级财阀。

    “没劲,山西不还是你们的地盘,象这吃里扒处的黑心肝,干嘛不干脆连根拔起,光警告有啥意思。”把之前对方听得分明的小丫头嘟着嘴道。别奇怪她满嘴的现代词汇,都是跟罗虎学的。罗虎淡笑不语,他倒不是心软手慈,只是习惯了追求最大的利益,这八大家势力已成,网络遍布口内外,若能争取过来,对向满蒙渗透可有大用的。八大家的银子他当然更想要,可此时就抄底,只会便宜了镇守山西的副权将军陈永福。说不得只有等待时机了,反正介休他总是要去了,没有便宜‘八大汉jianian’的道理。

    小店里的气氛更沉闷了,人们都很拘束,避着罗虎上主,不断用眼神交流,偌大的厅堂里竟是鸦雀无声。

    “对面有船来了!”站在窗口的一个店伙蓦然惊叫了。

    一时所有目光都转向了窗外,还真是有船来,好大的官船!

    离岸边还隔老远,官船上就有人高喊:“罗将军在店里嘛。

    罗虎面露微笑,自打从陕北榆林进入顺境,他一直都很低调,连榆林守将派的护卫都拒绝了,现下又放着舒服的驿站不住,猫在这河边野店里,摆出一副归心似箭诚惶诚恐的姿态,就是为让了李自成小顺一口气,谁叫他在山海关那么张扬了。

    倒是曾经被俘一节他毫不担心。想当日闯军被明军剿得几乎是上天无路下地无门,就连标榜硬汉的李自CD不止一次跟明朝的督师总督说过‘希图投效以求自赎’之类的软话,其它降了官军之后又复叛复归的大小将领更是不计其数。若是力战被执后千里逃归都得受罚,那些人又该当如何。

    现在看来当初低调的果然奏效,否则,李自成也不会这么快就令人过河来寻。

    船刚一靠岸,一个英气勃勃的少年都尉就迫不及待冲了下来,一把抱住罗虎,显得兴奋异常。。

    来者正是李过的养子李来享,顺军小字辈里后起之秀,当初在孩儿兵里还给罗虎当过一会亲兵。

    老半天,李来享才想自己的职责,退后一步,小脸一拉:“罗虎接旨!”

    罗虎一撩衣袍,推金山倒玉柱般的跪倒,就当是入乡随俗了。

    “应天开运大顺皇帝诏曰,威武将军罗虎卓有战功,今千里归朝,忠心可对日月,赏白银五万两,升果毅将军,封榆关伯,调兵政府暂署待郎。”愈是念到后来,李来享脸上不平之色愈浓,声音也愈低。

    罗虎当然明白那是为何。李自成对他还是不放心,或者说是余怒未消,该赏的都赏了,该封的也者封了,如此酬功让你无话可说,最后那一调却是将他彻底架空,更隐隐架到到了火上。

    兵政府侍郎是什么位子,换在前明兵部侍郎那是权高位重叱咤风云的一等大僚,可在大顺朝就不行了,诸事草创中央威权未立,地方上全靠军队维持,六部政府大多都是空架子,个中又以兵政府为最。那些老八队出来的骄兵悍将,对李自成尚未有阳奉阴违的时候,何况他年方弱冠的后生晚辈,发下去的公文不被拿来擦屁股就算是人家给面子了。

    罗虎不认为这张冷板凳,就能困得住自个,可心寒齿冷却是免不了的。

    想想却又算了,反正也不冲着这个小心眼的老大打的鞑子,是为了咱们这个民族不再那几百年的弯路,就忍一忍吧。等把满清攻陕的行动给挫败,打掉通古斯人席卷天下的最后一丝可能,等天下三分(顺、清、明)的局面相对平稳,再来想办法抓些属于自己的实力,想要真真使这个日渐老大的民族焕发出勃勃生机,靠李自成是肯定不行的,至多那也就是个跳板。

    (大更到来,转折完成,开始进入战役预备。晚上还有一更,最后还是要点推荐票,点推有点不成例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