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4之逆流_第六十章 先声震江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章 先声震江南 (第2/2页)

完全靠个人的武勇作战的军队,对付前明那些怯如羔羊的内地卫所兵尚可,却绝不是真正劲旅的对手。

    很快罗虎便发现,自己对形势的估计还是太保守了。

    只一个交错下来,两路左军中坠于马下者上百,而顺军却只有少数几人负了轻伤,战损悬殊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说来也是左军倒悔,从前的顺军骑兵可没如此厉害,也是通过近日与满蒙铁骑的连番恶战,顺军才大大提高了技战术水平,尤其是那些从草原骑兵那学来的小花招,简直就是为了对付中原骑兵而量身定做的。

    左军不甘就此的罢休,一声锣响,又是一千骑加入了战场,左中右三路相互呼应,向顺军包围了过来。顺军仍是分成两股,竟对左军展开了反包围,真真是狂妄到了极点,任谁见了都得肚皮气炸。

    左军的将领学聪明了,以一路拖住左路的顺军,其它两路扑向右路的顺军。

    处境不妙的左路顺军被迫施出了杀手锏,两军离得一百五十大步,顺军纷纷从搭裢里掏出了剪断了引线的小号五雷神机。顺军的本意无非是给左军一个下马威,谁曾想,五雷神机刚一成排打响,从没受过这种近在咫尺的刺激的左军战马就炸了营,发了疯似的向犯窜,一时部伍大乱。顺军顺势一推,轻轻松松的就击溃了四倍于自己的敌人。

    主力都败了,剩下的那路左军除了逃出,哪还有其它的选择。,

    事后,罗虎对左军的表现做出了品评,不缺少亡命之徒,可军队综合素质太差,尤其是战马缺少相应的训练。其实这也难怪,早先左良玉所带的那批正规官军,几年前就扔给顺军了,现下的这批左军虽然有训练的时间,却没有训练的心情,整日里就忙着打家劫舍勒索乡里,久而久之,部队也就‘义军’化了。

    得更直白一点,如今左军的根本就是一群流贼。

    曾经的流贼成了官军(大顺军),从前的官军却成了流贼,确实的有够黑色幽默的,可这种事情在华夏难道还少嘛。

    此战之后,驻应城的左军再也没有动作,眼睁睁的目送着顺军使团水陆并进的离去,就好象之前什么也没有发生过。

    数日后,使团船过武昌。

    把这座江楚第一城映入眼帘的那一刻,罗虎除了想哭还是想哭。他不是不知道此前张献忠与左良玉围绕这座城市缠斗了一年,可怎么没有想到武昌会残破成一座只剩断垣残壁的废墟。

    南岸蛇山上的左军冲着顺军的官船开炮了,只是准头不大济事,白白炸起了好大的浪头,却没给官船造成了任何实质性的伤害。第一轮炮击过后,顺军的官船不但没有逃向江心,反倒向南岸又靠得更紧了。这种自己送上门的调侃,对色厉内茬的左军,无疑是最有力的羞辱。

    蛇山之巅。

    “父帅,李瞎子的人也欺人太甚了,咱们干脆打沉了他!”一个头角狰嵘的青年总兵忿忿嚷道。那左脸比右脸稍大的奇相,正是左良玉的养子人称少帅的左梦庚的独门招牌。

    被左梦庚称做的父帅那个须发花白的红脸汉子,当然就是雄镇武昌,勇虐民、怯于战的土贼将军左良玉了,听了养子的抱怨,左良玉只是绷着脸一言不发。

    不敢埋怨养父怯懦的左梦庚,只得把气撒在应城的守将头上:“总归是金声恒太过无用,应城明明有数万水陆军兵,大小战船几百只,他要全军压上,压也把这千余泼贼给压死了。

    “梦庚!金声恒做事比你明白。”左良玉语重心长的教训道:“李瞎子早成了大气候,近日又大胜鞑子威镇中外。对他的使团以少数精兵折辱一下倒也无妨,真要把李瞎子的使团的给一锅端了。恼羞成怒的李瞎子必发大兵来攻武昌,咱们就算勉强守往武昌也得元气大伤,一旦我军实力大损,下江的那些人物岂能再容你我父子雄镇上游。”左良玉所说的下江那些人物,却是指实际掌控南明的小朝廷的马士英、史可法与这两人所倚重的高杰、刘良佐、黄得功、刘泽清四镇兵马。至于李瞎子却是对李自成的蔑称。

    “可这样放他们过去,何督帅,袁都堂那里,该如何交侍?”左梦庚的声音低了八度,却仍在抗辨,眼神中却颇多的闪烁意味。

    何督帅是指总督湖广、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军务的何腾蛟,袁都堂则是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都是明廷在湖广的重臣,名义上左良玉还得受其节制,实际上,手中无兵的何、袁更象是左良玉的高级幕僚,只是左良玉对他们相对尊重些罢了。

    姑且不论毁誉,左良玉毕竟是一时之雄,左梦庚的那小意思那里瞒得过他:“是袁大人、何大人,还是南都的钱受之?”南都是金陵别称,受之是当时大名鼎鼎的东林领袖弘光朝的礼部尚书钱谦益的表字。

    左梦庚一时面红耳赤。

    “梦庚!我跟说了多少次了,对咱们父子而言,兵才是一切,与朝中的文臣交往切莫牵扯过深,免得被有心人利用。”与方才不同,这会的左良玉显然动了真火:“你当我不知道你与南都的东林党人在策划些什么?就你们信中说得那些事情,是做臣子的该谈论的吗?”最后那句本是正理,可由左良玉嘴里说出,却怎么都象是对他自己的讽刺,多少年了,他左大将军何时守过臣道。

    左梦庚好半天才嘣出一句:“您不是跟南都东林诸公交情甚厚,并每每为之声援!”

    左良玉用利刃似的眼神狠狠刮了自己的继承人一眼,最后还是决定不要城府了:“给东林撑场面,那是老子有用得着人家的地方。没有南都东林诸公的渠道,咱们从古墓里挖出来的古董,从富户手里抢来的首饰,怎么变成金锭银锭,又怎么从金锭银锭变成粮食军械。可他们也借此发了大财,大家彼此彼此,大面上过得去就成了,老子凭什么给他们出死力,让他们坐享其成。”

    左家父子争辨时,顺军使团早就大摇大摆的却得远了。

    战应城败三倍的左军精骑,闯武昌左良玉拥大兵不敢稍动,顺军使团一时威压江南,声名大振,沿江的明廷守臣莫不战战兢兢,明面虽还保持了距离,暗里却争先恐后的派出心腹幕僚上船来奉承巴结,美女金银流水价似的上船,顺军使团路过江西境内的宁国府时竟有人匿名送上一条可容百人子药俱全的中型战船,能送这等大礼,那‘无名氏’的身份也就呼之欲出了。

    顺军使团上下被大好形势弄得醺醺然,对罗虎的先声夺人之策更是赞不绝口,唯在罗虎内心沉重无比,南明的远比他想的还要腐朽虚弱,以自己一路所见之军之将帅之地方官,若是清军再度南下,望风而逃的都算是有良心的,更多的怕是会争着抢着去当汉jianian,好反过头的升官发财!

    ‘只能把希望寄托在扬州了!”罗虎在心里对自己道,那位史可法史阁部的政治眼光虽然短浅了些,却要远胜那些宵小千倍万倍。顺军可以力助南明抗清,可前提是南明自己也得一定的抵抗力量,一个偌大的王朝,光靠外力是扶不起来的。如果史可法也让罗虎感到失望的话,那顺朝就要考虑立刻从襄阳南下,与清军一起瓜分江南了,那样虽然对顺军很不利(江南最富庶的地区都在清军所占的山东当面),可也总比看着江南整个落入清兵手里强。

    当然,在到扬州之前,罗虎得先去金陵,那里到底他今趟的使命所在。

    永昌元年十一月二十一,顺军使团在跋涉了四千华里之后,抵达南明都城金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