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二章 恐怖的太祖成法 (第1/2页)
旧院归燕桥南畔,一座三进二院的苏式庭园前。 看着门上粉红灯笼亮着,阮大铖颇为庆幸地长舒了口气:“还好,还好!” 秦淮旧俗,粉红灯笼为招客专用,若是灯笼已熄,那便是有人已捷足先登了。 罗虎的心思却全在庭园的名称上,媚香楼!如果说,之前他对阮大铖别有用心还仅是一种猜测,现下却已十二分的笃定。 阮府管家上前扣动门环,将拜帖塞了进去。 少时,朱门大开,一个花信少妇扭着细腰迎了出来,火辣的身材,端庄的面孔,强烈的反差中蕴藏着极强的媚惑。 少妇冲着阮大铖敛身轻福:“阮老大人万福。” “大娘多礼了。”阮大铖对罗虎介绍道“媚香楼的当家李大娘,早年也曾红遍十里秦淮。” 那边李大娘一眼就认出了龚鼎孳:“龚先生,久违了。尊驾有了横波大家,还来走马章台,何其贪心也。”听口气,两人过去可不是一般的熟络。 穿过前院,众人被让上了一幢精致的小楼,先是焚香净手,又品评了一会墙上的字画,才听得楼梯处环佩叮当,罗虎心弦一紧。李香君虽然身执贱业,可于几百年后的名声之响,怕还在某些碌碌无为的帝王之上。 不愧为闻名遐迩的‘香扇坠’,人未致暗香先到,见了真人更是惊艳。小巧纤细的身段,绝色倾城的样貌,还都罢了,最独特还是气质风韵。 在罗虎看来,这个年代因为礼教的束缚尽多木头美人,少了个性光辉的灵动。后世女子又矫枉过正,视张扬为不羁,以怪异为新潮,失了秀雅恰淡。而李香君却恰恰是把灵动与秀雅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她站在那里,就已经是一幅流动的美丽画卷。 名妓终是名妓,盈盈入座的李香君,只几句话,几个动作,就让客人个个如沐春风。 龚鼎孳笑道:“这位罗公子,可是新曲大家,今日就是专门来与香君切蹉的,保管能让你耳目一新。” 李香君美目一亮。 毕竟不是早先的纸上淡兵,考虑到时人的欣赏口味,罗虎没敢用太过超前的曲调。而是选了邵氏的电影《三笑》中那些脱胎于‘白局’(南京本地戏种,原本要再过二百年的样子才能成型)的唱白。其时,《三笑》演绎所唐伯虎点秋香的风liu韵事流传甚广,倒也不虑众人不懂那段背景。 李香君还真是‘金嗓子’,悟性也好,只听了一遍更能将‘白局’淳朴的韵味,生动诙谐的唱腔,表现得淋漓尽致,别说听众们如痴如醉,便是李香君自己也有些欲罢不能,直唱了大半个时辰,方才勉强打住。 “这调子腔韵,就送与香君姑娘好了。今日之前无人听过,今日之后也只许姑娘一人来唱,如何?”罗虎很是慷慨的道。 李香君喜极,深施一礼,盈盈下拜。却将罗虎认做了半个师傅。阮大铖与龚鼎孳也在边上凑趣,恭喜罗虎收了个天姿极高的徒弟。 此时,楼下传来一阵喧闹,却是罗虎他们留在外面的仆役护卫,与什么人吵了起来。 李香君的贴身侍婢,又惊又喜地嚷道:“外面是侯公子的声音!我就说了,侯公子是有情有义的人,去玉仙舫只是却不朋友的情面,绝不是又看上了别的女人。可小姐就是不信,还说什么要重做冯妇!” “灵儿,休要多嘴。”李香君轻嗔薄怒,内心却极是欢喜。 罗虎与龚鼎孳相对苦笑,想不到,今个竟做了人家小俩口的赌气工具。 阮大铖面色阴睛不定,却是生怕罗虎会成人之美,痛痛快快地让席而去。 对侯李之间的这场小风波,他是很早就知道了。便是侯朝宗分匆匆赶回来,也是他暗中使人通风报信。 做这么多事的阮大铖的意图其实很简单,就是想法设方让罗虎与侯朝宗起冲突。侯朝宗是复社的骨干,罗虎与他结怨便等于与复社结怨。罗虎背后有强大的顺朝,复社靠山是东林党与整个江南的仕人,他们若能掐上,对于饱受东林攻击的马士英一党,那可是莫大的福音。就阮大铖个人,也希望能借罗虎之手,好好整治一番,曾屡次煽起针对他的风潮的侯朝宗。 面对李香君万分期盼的眼神,罗虎狠了狠心,对身旁的罗翼吩咐道:“翼子,你下去,请侯公子改日再来!” 罗翼应声而去,楼下转瞬便没了声息。 没事的,我这伴当,煞气重了点,赶恶客那是最拿手不过了。”罗虎半是炫耀半是解释地道。 李香君恼得大了,却又无可奈何,妓家最重先来后到,强行逐客更是行内大忌,只是先前才对罗虎的那点好感,却直接成了负数。人也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