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江山_第一三三章 外交形势转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三三章 外交形势转变 (第2/2页)

因为英国的施压,一直都没有承认太平天国。

    而洪天对于所谓的承认政权合法性丝毫不在意的,他都已经快要统一中华了,根本就不在乎你们承不承认太平天国。

    你们不承认又如何?太平天国依旧存在,而自己的百万大军也将让太平天国长久的强有力的存在下去。

    直到香港和新加坡的消息传来,各国才纷纷攘攘的宣布承认太平天国,要求求见洪天,要求正式和太平天国建立外交关系。

    当然,他们更加急迫的是希望太平天国能承诺他们和满清签订的条约,这些思想在洪天攻打上海后他们就已经开始出现,而在太平天国越发鼎盛之时,这种心情自然就越发急迫了。

    如果太平天国不承认他们和满清签订的条约,对他们而言将会是极大的麻烦,多年来在满清身上的经营将会付之一炬,所以他们一直试图让太平天国承认这些条款。

    不过,洪天在他们连太平天国都不肯承认的情况下,自然不可能答应这些要求,如果不是美国的商人给太平天国提供了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和部分技术,连美国人他都照样不会理会。

    而在香港和新加坡的消息传遍天下后,各国大使终于开始惊慌了。

    对于太平天国一直没有回复,他们其实是十分恼怒的,但是他们自身国内的实力和形势不容许他们做出报复性行动,特别是看到英国已经出头后,他们更没有出兵制裁太平天国的意思,他们将压服太平天国的希望,寄托在英国人身上。

    世界第一强国出手,各国都以为太平天国将会手到擒来,很快就会在吃尽苦头后屈服的。

    结果,出乎意料的英国侵华远征军覆灭,连香港和新加坡的英国太平洋舰队都覆灭了,香港和新加波、马来半岛上的马六甲等英国领土,都落入了太平军的手中。

    各国都意识到,太平天国似乎不是那么容易压服的,英国在这次惨败后,虽然各国都认为英国可以在后面的战事中挽回面子,但是并没有任何国家认为英国能压服太平天国。

    因为英国的这次惨败,将其羸弱的陆军,进一步削弱,在远东恐怕是难以凑足足够的陆军来抗衡太平天国的百万大军了。

    也就是英国能取得海上的胜利,但是在陆上始终是无法对付太平天国的,这是各国大使达成的共识,特别是各国大使在天京看到太平军那英姿勃发的模样后,更是如此认为了。

    这不得不说洪天的示威行动相当的成功。

    不过,洪天对于各国竞相要求建交并不热情的,他们的要求相当之无礼,满清的卖国条约他一个都不肯签订。

    当然,形势比人强,洪天最终还是做出了妥协,和美国人的合作类似,他有条件的承认各国原本在华的利益,当然这必须是各国都必须给太平天国足够的技术和资金支持为前提的。

    一时间,洪天和各国的合作风起云涌。

    而这一切,和英国是没有关系的,英国是太平天国唯一的交战国,不要说和英国合作了,连挂着英国国旗的商船,都会遭到太平天国沿岸炮台的炮击,这段时期的英国对华贸易受到沉重的打击。

    而布鲁斯对此心急如焚,一边不断的向伦敦方面汇报,一边不断请求面见洪天,只是之前一直被洪天拒绝,而此时洪天终于答应了。

    会客室中,洪天和布鲁斯对面而坐,太平天国是不兴跪拜礼的,而洪天也从来不要求下属在和他会面时站着,虽然被一些卫道士抨击,但是在洪天掌握的报纸中,却是大肆宣扬洪天体恤百官和百姓,获得很好的反响。

    而布鲁斯是客人,自然更不要跪着,或者侍立了。

    “布鲁斯先生,本侯一早就听闻过你的大名,今日得见真是荣幸之至。”洪天的开场白,充满了中国特色,表达得相当友好了,以他太平天国陛下的身份,这显然是给足了布鲁斯的面子。

    不过布鲁斯的想法完全相反,虽然久居中国,以及一直和中国人打交道,对中国文化颇为精通,知道中国人的这些礼仪习性,但是此时洪天的话语在他耳中显得是那样的刺耳,都将自己拒之门外数十、上百次了,这个时候说什么荣幸,不是在讽刺自己吗?

    所以布鲁斯原本就因为战事不利,而显得不快的心情,更加糟糕了,连面色都显得难看之极,当然他要克制自己的愤怒,尽量心平气和的道:“在下也十分荣幸,可以觐见陛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