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七章 他叫李从嘉? (第2/2页)
下。如此战略要地作为北方将领怎能不来呢? 而这谪仙楼更是大有来历,与武昌黄鹤楼,洞庭岳阳楼,洪都滕王阁并称江南三楼一阁。相传是唐朝大诗人李白醉酒于此,水中捉月而亡,谪仙楼便是对诗仙的纪念。 林旭凭栏远望,见青山依旧,江水浩浩荡荡,李白等曾经留迹于此的名人都已作古,几句熟悉的诗词脱口而出: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成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观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如今所处的时代何尝不是这样呢? “好!” “好!” 连着两声叫好惊醒了陶醉中的林旭,回过头来,见两人站在身后。一个四十来岁,成熟沉稳,一个十六七岁的年纪,面如冠玉,模样极为俊俏,是个温文尔雅的小书生,两人相貌有几分相似,几乎是父子关系。 见二人正打量自己,客气道:“偶人心情激动,忍不住吟出声了,有扰两位清听了。” 那小书生微笑道:“叔父,若非我拉着你出来,哪能听到这么好的绝世佳作,你可得谢我啊!”原来他二人是叔侄关系。 中年男子哈哈笑道:“当真许久不闻此等佳作了,好好!敢问这词可是公子所作?当真是少年英才啊?” 林旭微微一脸红,本想说是自己听来的,却嫌解释麻烦,只要暂时侵犯“后人”版权了。于是谦逊道:“在下拙作,二位谬赞了。” “一壶浊酒喜相逢,说得好,既然有缘请公子喝杯水酒如何?”中年男子温言说道。 三人分宾主在落座,林旭这才注意到两人身畔跟着几位仆人,但明眼人看的出,其实是二人的保镖。加之二人身上流露出的富贵气,可以断定二人出身不一般。中年男子同样打量了陈锋,同样的道理,林旭也不掩饰,说道:“出门经商,每个人在身边不安全。” “公子是商人?”小书生有些难以置信,或许是好奇一个商人如何会写出这等好词来。 林旭一抱拳,说道:“在下莫天佑,荆州人士,敝祖以经商起家,但有家训,子孙要世代读书习字。” “莫公子好,在下姓李,排行第六,这是家叔。” “李老爷,李公子,莫某有礼了。”虽然讨厌这些俗套,但是要扮个书香门第的公子还就得这样。 “公子此番是来做生意?北上还是渡江南下?”小李公子好奇问道。 林旭答道:“那倒不是,此次出门游历,途径江淮,仰慕滁州文化圣地已久,不日将会前往。” “如此说来,但是同路……兄台的才学真好。”说着竟显得很是失落,似乎受到很大打击。 “不错,莫公子才学出众,可有弃商入仕的打算?”小李书生听叔父这么说,微微露出一丝不悦。 “人各有志,天佑此人惟愿寄情于山水,乐的逍遥自在。”林旭“口是心非”地说着,心道;我是想,可是有机会吗?听林旭这么说,小李书生眼中大放异彩,似乎非常赞赏、渴望。 李老爷点点头,道:“说的也是,纵情于山水也未尝不好。只是好男儿应有大志……” 正在这时,一个仆人匆匆上楼,俯身在李老爷耳边低语几句。“加二,恐怕我们得走了……”又向林旭道:“实在抱歉,家中有急事,先行一步。” 小李公子有些失落道:“好吧!莫公子,我们应该是同路,三日后滁州观风阁有盛会,莫兄若是有空,来转转吧!” 说完便消失在楼梯口,邻近有新到的游人听到观风阁三字,立时有人道:“三日后观风阁,你们去不去?” “去啊!六皇子和晋王殿下都会到场,如此盛会岂可错过。” “晋王殿下一手好诗文,六皇子就更不必说了,才高八斗,江南无人可及。” “没错,江淮初定,晋王殿下北上犒军,六皇子仰慕滁州文风已久,便也跟着来了。” “诸位诸位,一定要好好准备,我还听说晋王殿下此番前来,还有遴选人才之意,可别错过了。” “就是,就是!晋王殿下乃官家胞弟,若能得到赏识,飞黄腾达指日可待。” …… 南唐皇室姓李,一对叔侄北上滁州观风阁,皇子刚好排行第六,好熟悉的感觉。林旭与陈锋对望一眼,想起刚刚离去的小李公子,心道:“他叫李从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