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四章 谋事在人 (第2/2页)
,其实这会周军主力在东,关中空虚,不如我们……” “不可,东边一仗能打多久?谁胜谁负无法预料,岂可轻易冒险。萧关险要,短期难以攻克,攻下了自然是好,八百里秦川沃土唾手可得,四塞之地易守难攻,倒是没什么可担心的。但若是柴荣先一步获胜,回师西进,我们该怎么办?真的撕破了脸庞,我们能招架吗?” “少主,那这身衣裳……” “先等等,纵然没有机会,也不能就这么走了,总得给柴官家制造点麻烦才好,哼哼!”短须男子远远看了一眼南方那座险要的关口,旋即有凝视东方,喃喃道:“潞州……汴京……” 河东大地,北汉军猛攻数日,依然未能撼动坚固的潞州城。北汉皇帝刘崇已经急不可耐,一应谋士武将纷纷被诏入中军大帐,契丹统帅杨衮也在被邀之列。 “已经在潞州城下耗了几天了,损兵折将,寸步未进,诸位可有对策?”刘崇急切问道。 沉默片刻之后,有人说道:“我军加大攻击力度,潞州小城坚持不了多久。”这样没营养的话,被刘崇直接略过。 “我军也包围潞州,佯作攻击,引周军来救,我军可在途中设伏,围点打援。”这个主意有些进步。 …… “官家,臣以为,首先都弄清周军的情况,援军来了多少?何人统帅?有传闻说周朝小皇帝柴荣御驾亲征,不知可否属实?” 刘崇哈哈一笑,道:“瞅的就是这个机会,郭威刚死,柴荣小娃儿屁股还没坐稳,他敢出汴京?敢身临前线?”和柴荣预料的一样,刘崇打心眼里看不起他。当然通常低估对手,都是要付出惨痛代价的。 “皇祖,孙儿请求,可否让重贵说几句?孙儿觉得他的想法挺不错的。”说话的是刘崇的爱孙刘继元。 “哦?准了爱孙所请!” “谢谢皇祖!重贵……快……”刘继元和身边亲随小将打个眼色。 “小将杨重贵参见皇上!”一个稳重大方的年轻人在御案前跪下。 “杨重贵?麟州……?”太过忙碌,刘崇也许不太确定。 “家父麟州刺史杨信。” 原来是麟州的大公子,在众人恍然的目光中,刘崇想起杨重贵到来之时,安排了年纪相仿的爱孙刘继元前去接待,看来他和爱孙相处很融洽,很好!杨信虽未派兵,只派儿子前来,至少说明他没有拒绝北汉的合作邀请,这已经很好。 “你有什么想法?说说看,来人,赐座!”刘崇高声说道。 “小将认为我大军可直接绕开潞州,直扑汴京。”杨重贵说道。 “杨公子,汴京远在中原腹地,必然有大军拱卫,途中也会遇到拦截,恐怕……”立即有人发对。 “周军以步兵为主,机动作战不便,而我军有契丹杨大人的过完铁骑,可以长驱直入,是周军所无法比拟的。当然直接南下并非要真的去汴京,只是做出一副姿态,逼柴荣加快行军,不管阻截或是回援,长途奔袭,士兵必然疲惫。” 不用再说,众人已经明白,北汉以逸待劳只待决战,周军疲惫之师又有何惧呢?杨衮赞赏地看了一眼这位麟州公子,刘崇则是越看越喜欢,心中又想起一事,笑道:“好孩子,年纪轻轻,不简单啦!我看你与继元很处的来,你们便兄弟相称如何?” 包括杨重贵在内,众人都明白刘崇是想收个养孙。这如意算盘确实打的好,不仅得个可造之材,还是拖麟州下水,一举两得。 杨重贵迟疑片刻,身边的刘继元喜滋滋地不断催促,他没想到刘崇会这么直接,这时候能不答应吗?只得点头拜下。 刘崇哈哈大笑:“朕为你赐名继业,从今天起就是朕的爱孙了,哈哈!”不管刘崇其他决断是否正确,这个养孙绝对收对了,可能是他此生最英明的决定。这个年轻人将是北汉国日后的顶梁柱,最后的救命稻草——杨业。或许,杨家将的传奇应该从这一天正式开始的吧! 说来也巧,汴京、西北、河东都是几个年轻人,都在为天下大势而谋划。至于谁能成功?或许只能用那句老话来回答: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