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章 张仪借助秦国强大的后台,凭一张嘴拆散六国 (第1/2页)
第二天一早,张仪就被赦免出狱了,楚国用使者的待遇招待他,这要是换了一般人,早就撒丫子跑了,可张仪不是一般人,他偏偏还要再搞一搞楚国。 张仪和楚怀王又坐在一起了,楚怀王一脸的尴尬,可张仪没事人一样,面带微笑从容镇定,好像前几天蹲监狱是别人一样。 张仪先打破了僵局,大王,我知道用用土地换我不是您的本意,现在我有一个主意,可以让您不用向秦国割让土地。 楚怀王先是一愣,而后满怀期待的看着张仪说下文。 其实秦国是真的想和楚国和好的,要不然这样,我回去之后,建议秦王派太子来楚国学习,楚国也可以派太子去秦国交流经验,这样两家就可以踏实的做朋友了。 本来楚怀王已经不敢杀张仪了,又害怕白白丢了土地,正为这个事情上火,听张仪这么一讲,就同意了张仪的意见。这时候大臣屈原提出了不同意见,之前大王就被张仪诳了一次,现在好不容易把他弄到我们的地盘来,我还以为大王会把他煮了泄愤,没想到您不但放了他,还要再次受他的蛊惑,千万不能这样啊。 楚怀王觉得屈原太冲动了,就反驳到,答应了张仪,就能保住我们的土地,何乐而不为?再说,我已经答应他了,不好反悔了。 就这样,楚国脱离了反秦联盟,替秦国收了楚国,张仪觉得自己没必要在楚国待下去了,就返回了秦国。可他没有直接回秦国,而是先顺道去了一趟韩国。 见到了韩王,张仪也不客气,上来就是威胁,大王,秦国距离韩国可不远啊,要是韩国不归顺秦国,秦王一怒之下,发兵攻打韩国,几日之内,就能把韩国分割成几块。 韩王没说话,也确实没什么好说的,还是听张仪说吧。 韩国早一天归顺秦国,就少一天担心被攻击,其实秦国从来就没把韩国当过敌人看,秦国最大的敌人是楚国,而削弱楚国的关键就在你韩国。这不是说你韩国多强大,是因为韩国就在秦楚之间,如果韩国能表明立场,攻打楚国,向秦国称臣,一则可以扩大自己的领土,二则可以得到秦国的信任和支持,何乐而不为啊! 韩王还能说什么,只能是满口应允。 顺路解决了韩国,张仪这才回到秦国,秦惠文王一看,张仪不但活着回来了,还带来了楚国很韩国的依附意向。高兴,就是一个高兴,就赐给张仪五座城邑,封他为武信君,有了这次经历,秦王看到了张仪的巨大实力,于是他趁热打铁,派张仪出使刚刚和自己反目的齐国。 张仪东进齐国,见到了齐湣王,齐国毕竟还是有实力的,无论是谁都不能否认这一点,张仪也不例外。 大王,当今天下,论强大,没有谁能比得上齐国,可依我看来,大王的臣子,水平却不怎么高啊。 这个转折有点突兀,齐王一时没跟上,哦,你继续说。 听说齐国很大大臣都主张联合诸侯,对抗秦国,这实在是他们目光短浅的标志啊! 齐王现在有点明白了,原来你是这个意思,使者既然知道我齐国强大,为何觉得我们不该对抗秦国啊?说完之后,齐王用怪怪的表情,看着张仪。 张仪看把齐王引过来了,那我就不兜圈子了,齐国强大不假,可如今,秦楚两国已经结成了兄弟联盟,而且韩国和魏国,分别向秦国献出部分土地,表示臣服。还有,赵国也在渑池朝拜秦王,准备割让土地来侍奉秦国。 听到这里,齐王眼神里不由得流露出了一丝的慌乱。这些张仪都看在眼里,他假装没看到,继续说。 如果大王不肯向秦国臣服,那么秦国会叫韩魏两国攻打齐国的南方,赵国也会跟随,兵发齐国,到那个时候,就算大王想给秦王请安,恐怕都没有机会了。 齐王这会彻底不淡定了,赶紧说到,齐国偏僻落后,大家见识都比较短,实在是没有想到过那么多,今天幸得先生指点,我愿意和秦国交好。 其实方才张仪吹了个小牛,虽然韩魏国已经臣服了秦国,可秦国和赵国的关系还在朦胧之中,张仪就赶紧离开齐国,去赵国,为自己之前的吹过的牛皮去奋斗了。 这个时候的赵国之主,是大名鼎鼎的赵武灵王,张仪本来是为了圆谎而来,可见到赵武灵王之后,这家伙气场足实在太足,张仪感觉自己不占什么优势,他就决定再撒一个谎。 大王啊,如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