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五章 韩信一出手就夺取了关中,让跟齐国作战的项羽十分头痛! (第1/2页)
历史很繁,我来把它简化;历史很乱,我来把它梳理;历史很枯燥,我来让它有趣起来! 公元前206年,原来齐国的贵族,不满意项羽封的这个齐王,就煽动属下赶走了齐王,自立为齐王,还联合赵王,造了项羽的反。项羽哪能忍这个啊,很快就起兵前去平叛,可这叛乱还没平下来,又传来一个坏消息,刘邦已经出了汉中,占据了关中。 这又是怎么回事哪,咱们还要从刘邦入汉中说起,当初刘邦被排挤到汉中做汉王,他是一百个不乐意啊。你想想,做汉王他都不乐意,他属下能高兴吗?就在去往汉中的路上,不少将领士兵都开了小差,刘邦倒也看得开,反正就那么三万人,跑也跑不了多少。可是有一天有人来禀报,汉王啊,大事不好了,萧何也跑了! 刘邦一下子就慌了,这萧何可是和自己最初的战友,很多大主意都是萧何帮助拿的,他这一走,不等于断我一条胳膊吗!刘邦赶忙派人去追,可还是没有萧何的下落,第二天,刘邦正在无精打采的吃饭,萧何回来了。 刘邦先是大喜,而后怒气冲天,指着萧何的鼻子大骂,你这个王八蛋,我一向对你不薄,你跑到哪里去了? 萧何也不生气,笑嘻嘻的说到,大王不要生气,我啊,是给您追一个人去了。 刘邦一愣,这些天跑的人还少吗,也没见你追过谁,你说,是谁值得你这么干? 萧何还是笑嘻嘻,大王,其他跑的人,随便到哪里都能找到,昨天跑的这个人,可是万一挑一的人才,他的名字叫韩信。 这里咱们介绍一下这个韩信,韩信不是什么名门望族出身,也是百姓人家的孩子,他和刘邦有一点比较像,就是为人处世大大咧咧不拘小节,也和刘邦一样的不愿意下地干活,不同的是,他没有刘邦那样一个愿意供他白吃白喝的老爹。 韩信从小是老娘养大,家里是有一口没一口的,他也有自己的办法,经常去乡里邻居那里蹭饭,蹭饭就蹭饭吧,还总是一副吊浪荡的样子,弄得很多人都很讨厌他。后来他老娘去世了,他也没钱办丧事,他就找了一块空旷之地把老娘埋了。 没有家庭牵绊的韩信,外出蹭饭的频率更高了,当时韩信家乡附近有个亭长,他觉得韩信长的一表人才,以后说不定会有所作为,就邀请韩信去他家里吃饭。这韩信好不容易找到免费饭馆,也不客气,就经常去亭长家里吃饭。这三次五次还行,时间一长,亭长的老婆就不高兴了,可碍于老公的面子,又不好直接往外撵。 有那么一次,韩信掐着时间敢去亭长家吃饭,刚进屋,人家已经吃完了。起初啊,韩信还以为自己这生物钟失调了,可是接连几次,他都赶上人家吃完饭要刷碗。韩信这才明白,自己是不受待见了,他一怒之下,就再也不去亭长家吃饭了。 虽说一气之下摔门而出比较有骨气,可肚子还是饿的,韩信就回到家里,找出了童年的玩具鱼钩去钓鱼。也巧,有几位老大娘在河边漂洗丝绵,可能是洗衣服任务比较重,她们都带着午餐。其中有一位老大娘比较好心,她看着韩信那边钓鱼边手颤的姿势,又听到韩信那咕咕作响的腹语,就把自己的午餐拿出一些分给韩信吃。 从此以后,韩信天天去河边钓鱼,老大娘天天都给他东西吃,一直过了几十天,眼看大娘们的漂洗工作要做完了,可能明天就见不到大娘了,韩信和大娘也有点混熟了,他感激的说到,大娘,您别看我今天这么落魄,有朝一日,我定会重重报答您。 没想到大娘不乐意了,她把脸子一拉,你堂堂大丈夫不能养活自己,我是看你可怜才给你饭吃,难道是希望你报答我吗? 被大娘抢白了一通,韩信觉得十分羞愧,低着头往村里走。这俗话说,屋漏偏风连阴雨,刚走到村口,韩信被村里一个年轻的屠夫拦住了,哈哈哈哈,你小子虽然长得人高马大,还喜欢带着宝剑,可我看啊,你就是个胆小鬼。 韩信本来心情就不好,就没好气的看了屠户一眼。结果这屠户来劲了,你要是有种啊,就拿剑刺我一下,要是怕死啊,就从我裤裆下面爬下去,说完又是哈哈大笑。韩信气的,手直发抖血往上撞,就想拔剑弄死他。可想想亭长老婆那轻蔑的眼神,还有大娘那可怜自己的语气,哎,人啊,不能只为了吃饭而活着,我还没有证明过自己,我的命比你的命更重要。 想到这里,韩信低下身躯,趴在地上,慢慢的从屠夫的胯下爬了过去。屠夫继续哈哈大笑,满街的人都发出唏嘘的声音,只有韩信,他觉得自己,比任何时候都高大。 不久以后,陈胜吴广起义就爆发了,项梁也带军渡河北上,韩信果断的抓住了时机,投奔了项梁的军队,当上了军人,吃上了军粮。 韩信的军旅生涯是很平淡的,虽然经历了不少战役,可他一直表现平平,后来项梁战死,他所在的部队又归项羽调遣,项羽看他一表人才,又是叔叔的老属下,就让他在身边做个郎中。韩信那个激那个动啊,终于可以接触高层了,他把自己的一腔热情都用在了项羽身上,经常的给项羽出谋划策,提出合理化意见。 可没想到,项羽根本不听他的,说来也是啊,本来就是把你当个花瓶,你见过那个主人喜欢听花瓶意见的?韩信也是有点灰心了,后来在项羽分封天下诸侯之后,他权衡利弊,决定背弃项羽,跟着刘邦一起走了。 也许是韩信的时运未到,他还是没有入刘邦的法眼,因为暂时无仗可打,韩信只弄到了个管理仓库的小官。后来也不知道为什么,反正韩信犯事了,估计还是一个不小的事情,因为他们是一个犯罪团伙,还都被判了死刑。 韩信就和同伙一起被压上法场,准备执行,看着同伙们不断的身首异处,韩信不禁的腿肚子发抖,脑后嗖嗖冒凉气。眼看刽子手就冲自己来了,韩信抬头仰望苍天,刚要喊几句豪言壮语出来,就在这时,他看到了滕公夏侯婴。 韩信知道,这夏侯婴是刘邦的亲信之人,位高权重,反正也是要死了,就干脆搏一搏吧,他扯开嗓子就喊了一句,大王不是要取天下吗,为什么还要杀勇士? 夏侯婴冷不丁从死刑场听到这么一句话,吃了一惊,赶紧制止了刽子手,他看韩信相貌不俗,刚才又出语惊人,就自作主张,放了韩信。碰到了人才,夏侯婴自然就把韩信推荐给了刘邦,可刘邦对韩信一点都不感冒,吹牛谁不会啊?就像当年我身无分文,也会喊自己出一万钱去吃酒席一样,只是碍于夏侯婴的面子,就让韩信做了一个管理粮饷的官。 刘邦没把韩信放在眼里,夏侯婴可是把他记在心中了,他就跑去告诉萧何,军中啊,有这么一个有胆有识的英雄,您以后多留意点。从此以后,萧何没事就往韩信屋里跑,和韩信谈天谈地谈文论武,几次交往之后,萧何大吃一惊,这个韩信真如夏侯婴所说,是个人才,大王将来想出关争天下,这绝对是个好帮手。 萧何知道刘邦的脾气,他看不上的人,你也难说服他,就想找个合适的机会,再向刘邦举荐韩信。这萧何等得起,没想到韩信等不起了,那个萧何总是说他欣赏我,可欣赏到现在,也不向汉王举荐我。上次是一不留神犯了死罪,再这么憋闷下去,免不得手痒再惹出点什么麻烦,到时候就没人救我喽。反正现在每天都会有人跑,我啊,还是趁早开溜吧。 那天萧何又去韩信屋里谈心,结果看到了一片狼藉的行李,萧何心里暗叫不好,也没来得及和属下打招呼,骑着马就追了出去。 好在韩信跑的不够远,萧何拼着老命追上了他,萧何一再给韩信打包票,兄弟,你不要着急,这次我一定让你做将军。什么?信不过我!兄弟,这样吧,这次要是你当不上将军,老哥陪你一起走。 就这样,萧何把韩信劝回了军营,而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