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九州_第二章 梦回南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 梦回南唐 (第2/2页)

  “爹,你们也趁热吃吧。”李潇看到一家人牵挂自己,想必也没有吃饭,慢慢地说道。

    李冉手脚勤快,一会功夫就把晚饭端了上来,四五个干菜团子,一碗咸菜,三碗清淡的米汤水。冉儿搅动了半天,也未见一个米粒。

    一家人却吃的满口喷香,咀嚼的干菜团子啪啪直响,好像咀嚼腊rou一样。一碗米汤水胜过任何美味佳肴,三个人一小口一小口的慢慢喝了下去,仿佛品尝琼浆玉液一般,脸上涌动上了一种满足的神色。

    “好久没有喝过米汤了。”李冉意犹未尽的说道。

    李潇的眼圈红红的,背过头去擦了擦眼角,铮铮地说道:“爹、娘,潇儿病好了之后,一定要赚很多钱,让你们过上好日子!”

    李潇现在的年纪是十四岁,虽然不是骨瘦嶙峋,却也好像一节干瘪的瘦竹竿,摇摇欲坠。好在五官端正,十分俊俏,倒也耐看。

    李彤生听到这话,多日愁眉不展的面容上终于涌动出了一丝笑色。“再过几个月就要开考了,身体好了之后,你要刻苦用功,早日取得功名,为李家光宗耀祖。”

    李氏也噗哧笑了,欣慰的说道:“有你这番话,为娘就心满意足了。你不要胡思乱想,当务之急还是尽快养好了身体最好。”

    李潇心中却坚定无比。前世为人,没有让父母享受,今世为人,一定要让家人过上富足的生活。

    吃罢饭,李彤生对着李氏说道:“下了这场春雨,满山的碧螺春就要发芽采摘了。到时候,咱家的七分茶田可要好生看管,一家人指着这个活着呢。过些时日,我就开炉炒茶,争取卖一个好价钱,也好改善一家家中的窘迫之境。”

    李氏叹了口气。

    李潇明白,现在的义兴城就是前世的宜兴,是大名鼎鼎的茶乡和紫砂茶壶之乡。只不过,这时候的茶叶炒制工艺简单,口味甘苦。紫砂壶,还没有大力开发,只有少数民间艺人自己烧制一两把把玩。样式更是粗陋不堪,难成茶壶之精品。

    “今年的生意若是顺利,我们家再购买一亩茶林。这几年,碧螺春开始在各国中走俏,前景很好。”李彤生微微说道。家庭的重担已经使他迅速衰老,脊背也有些佝偻了。

    李潇在李冉的搀扶下移了移身体,看着父母几缕残白的头发,心中一热。

    “爹,前几天孩儿观看前人典籍记载,说碧螺春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满身披毫、银白隐翠、清香淡雅、鲜醇甘厚、回味绵长,其汤色碧绿清澈,叶底嫩绿明亮。有一嫩三鲜之称。老百姓也把碧螺春描述为铜丝条,螺旋形,浑身毛,花香果味,鲜爽生津。”

    李彤生惊讶的看了看李潇,激动的说道:“我儿好记性,这些典故记载为父怎么没有看过?”

    原来,李潇重生之前,十分的笨拙,读书老挨打、干活老挨骂,是那种浑浑噩噩的毛小子。病醒之后,说出这么一番话来,李彤生自然惊讶。

    不过,更让李彤生惊讶的还在后面。

    “爹,这碧螺春的炒制之法太过简单,炒出来的茶叶面黄无味,味苦不甘。孩儿从一本杂书上看到一种炒茶之法,只要按照这个法子炒出来的茶叶,一定会形美、色艳、香高、味醇,清香袭人,味甘润腹。”李潇紧接着说道。

    这个时候,李潇回忆起了前世的那位导游meimei,她曾不厌其烦的讲解了碧螺春炒制的方法,令李潇记忆尤深。

    李彤生瞪大了眼睛,紧跑两步,拉住李潇的双手,仔细打量。李氏赶紧嗔道:“你激动什么,潇儿刚好,别再被你吓着。”

    李彤生也觉得自己的行为有些不妥,笑了笑,两眼湿润。“潇儿长大了,可以为家中分忧解难了。为父炒了几年茶叶,还不如潇儿知道的多,惭愧,惭愧!”

    李潇汗颜,呵呵笑道:“爹,我也从书上看到的,只不过记下了,随便说说而已。炒茶的时候,还需要实验几回才能成功。”

    “哦,行,到时候,咱们父子一块炒茶,正确卖个好价钱。”李彤生叹了一口长气。“现在赋税沉重,百姓苦不堪言。前些时日,朝廷下了旨意,鹅生双子、柳絮开花都要纳税。想必今年的茶税会比往年多得多,里扒皮、外扒皮,到我们手里的银钱,也所剩无几。”

    这一年,北宋已经灭掉南汉,李煜皇帝上表给赵匡胤,改唐国主为江南国主,自己也把政权降格,他下的书不称诏,改称为教,整个国家风雨飘摇、民不聊生。

    想起以后的道路,李潇也不仅长叹了一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