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四章 男儿有泪不轻弹 (第1/2页)
“坏人,你怎么了,你可不要吓我!”徐采薇见李潇愣在哪里,赶忙拉住他的胳膊,摇晃着说道。 徐县令夫妇见女儿如此关心李潇,心中也明白了八九分。李潇文武双全,谁家的女子见了都会产生爱慕之心。只是,一道圣旨下来,等于改变了李潇的命运,他能接受得了吗? 圣旨上面写道:老鸦山一战,乃义兴挑起两国争端,伤及两国之谊,为正大唐国威,徐溥罢官留用,何大壮清籍出册,李潇永禁科考。 李潇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凄然笑道:“没什么,又不是杀头要命,这点打击还击不夸我的。孔子有言,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李潇也劝徐大人振作起来,不要伤了身体。”说着,把圣旨递给崔县丞,让其存放起来。 徐大人老眼朦胧,咳嗽了一会,自愧说道:“老夫还是连累了你,却不想你竟有这样的胸怀,看来我又想多了。” 这道圣旨,可谓是天大的变故。莫说是徐溥,就连李潇做梦都没想到朝廷会有这么一招。再怎么说,老鸦山一役,缘由是吴越事先挑起,义兴则是自保抵抗,朝廷不嘉奖也就罢了,却还下圣旨责罚,从情理上根本说不过去。 徐县令咳嗽道:“老朽这般年纪了,丢官罢职也就认了,可是,何捕头与你……” 何捕头噗通给徐县令跪了下来,泣道:“大人哪里话来,我何大壮跟随大人这么多年,无怨无悔,何谈什么连累二字?若是大人不嫌,日后,小的依旧跟随左右,侍奉您老人家。” 徐氏赶忙扶起何捕头,眼圈一红,眼泪又落了下来。 李潇走到徐溥前面,跪倒在地,给徐溥磕了三个响头说道:“自从遇见大人,李潇这是第一次给您磕头,说起来好像恍如昨日。朝廷禁了我的科举之路,却没有禁止我的经商之路,人各有命,又岂能在一条路上走入死胡同呢?我在这里向大人保证,不出三年,李家的茶叶、茶壶必将远销大唐各处,甚至周边各国。当不成秀才,我就学一学昔年的范蠡先生,做一名伟大的商人!” 徐溥惊讶的看着李潇,禁不住老泪纵横,颤巍巍的把李潇扶起来。 有李潇劝解,徐溥自然能够解除心中的死结,竟然坐了起来。李潇赶紧给徐采薇使了眼色,命人端来参汤,喂徐溥喝了下去。有李潇在,这位倍受打击的老爷子竟然朦朦胧胧的睡了过去。 见他呼吸均匀,并不大碍,众人这才轻轻地出了内堂,留守徐夫人看守。 其实,李潇的心中也万般难受,只是,在徐溥面前,自己强忍着罢了。徐溥被罢了官,县令由崔县丞暂代,衙门公务繁杂,他带领众人处理去了。 徐采薇怔怔的看着李潇,心下不忍,低声道:“李潇,你不会责怪爹爹吧?” 李潇凄然的笑了笑:“我责怪大人何来?再说,这些注意也是我一个人出的,责怪旁人无益。”说着,竟然动了真情,长叹一声说道:“朝廷如实黑白、是非部分,王国之日不远。” “噤声!”徐采薇赶紧用一直玉手捂住了李潇的嘴巴,嗔道:“你不要命了,这种忤逆的话也敢说得出口,若是让人听到,那还了得!” 李潇凄然道:“采薇,我能不能哭一嗓子?” 徐采薇见到李潇眼圈有些发红,再也忍不住,猛地扑到李潇的怀中,泪珠如同断线的珍珠,哇哇哭道:“坏人,你不准哭,你若倒下了,我们一家人怎么办,爹爹已经倒下了,你若再倒下,以后可怎么办!” 徐采薇在李潇怀中哭得抽抽搭搭的,上气不接下气,李潇一时感动,抚摸着她的秀发,劝解道:“我不哭,我要坚强!采薇也不哭,听话是好孩子!” 徐采薇轻轻地掐了李潇一下,气喘吁吁地道:“你这人,都这般境地还要取笑人家!” “这叫苦中作乐!”李潇凄凄笑道。 两个人相互依偎了一会,天色渐晚。李潇吩咐徐采薇好生照料父亲,并且要亲自熬药,侍奉双亲。然后出了门,原路返回。 一轮弯月映在空中,如同太湖中的小船,在繁星的映衬之下,散发出柔和的光芒。月光照耀在碎石路面上,让那些久远的石子也都散发出了点点晶莹。 微风铺面,早已没有夏日枯燥的热气,荡漾心扉,静如止水。突遭变故之后,竟让李潇前所未有的平静。不成功则成仁,一件事情做不成,就要想一想另一件事情,任何事情,都有后路。有时候,绝望中才能发现生机。 朝廷下发的圣旨中说的明白,自己再也没有参加科考的机会了。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