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五章 情词 (第1/2页)
大宋治平二年十二月二十,距离元旦新年还有十天,沈欢与王璇的亲事终于定下来了。这两人的身份都不简单,因此也引起了一些有心人的注意。 而沈欢一家,也确定了这一年的欢喜氛围。比如沈母就感到欣慰,虽然没有见过那个姑娘家,但她总算是能见到儿子成家立业,也该欣慰了。至于沈家另一个成员小莲儿,意思更明确了:她快要大嫂了!为此小莲儿缠着沈欢几天问东问西,令其好不难受! 亲事定下来,快到年关,又该准备过年事物了。这一切,对于财富渐渐增多的沈家来说,也只有欢欣的气氛,不像往年在乡下,过个年都不舒心。可见沈欢坚持的“经济决定一切”的理论尚算正确。 临近年关,沈欢又开始了他一年一次的对联大派送。这一次的主要目标有三人,一开始的司马光他给了一副好像与春节无关的对子:“衣食住行,柴米油盐,人生必须之品;忠孝仁义,信廉礼惠,立世关键之本。” 这对子司马光说不上喜欢不喜欢,不过沈欢每年的对子都大出新意,倒也欣然收下。其实沈欢对联从所送对象与所送内容上,都大有深意,是他经过深思熟虑才想出来的。像这一联,下联所说内容,正是司马光人品魅力之所。而上一联呢,俗是俗了点,不过却是司马光有时候缺少的了解。他总是觉得司马光是传统文人,深受先贤“君子远庖厨”的影响,有时脱离了实际,只会空谈理论,而成为五体不勤的虚弱文人!另外,柴米油盐,正是经济之物,此联也不无提醒对方。他一生都在与经济打交道,而经济之道,与治国之道大有相连,不能忽视了这个关系天下民生的头等大事! 当然。至于司马光想不想到此点,就不为沈欢所知了。他所写对联,也不无好玩之意,别人能否从中品位出什么来,就得看时机了。不过他认为以司马光的眼力,也许能体味到一点东西,怎么说这个时代之人还是认为对子是“诗中之诗”,也许拿在手上,也会好好品位一番的。 对联送给司马光之后,得到了一声赞叹。接着就是第二个主要的人物了——太子赵顼。“君临天下。惟智勇达信兼具者方能为之;问鼎中原。非礼义廉爱皆备公不可试也。”这是沈欢送给太子地对联。很贴切,也很鼓舞人心。如今赵顼正当年少,是意气风发的年纪,受过当年皇家教育的他。也有做个明主的资格,也有那个雄心。当然,沈欢对联中地深意除了鼓舞人外,还隐隐有着告戒的意思:想要问鼎中原——这里中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中原,而是九州之意,宋朝自太祖以下,每个皇帝都有收复幽云之意,这个鼎鼎大名的宋神宗更是一个喜好战功之人,在位上就发动了几次对外战争。也因为如此,沈欢才让他“礼义兼爱”。这家伙在历史上可是出了名的牛脾气,对待反对大臣,礼是礼了,爱却未必——统统贬走! 沈欢最担忧的也就是这一点,这些时日与赵顼共事,对方的能力,他看在眼里。确实是一个有为的君主。这点先让沈欢高兴振奋,毕竟深处这个时代。能遇上一位明主总比昏庸无为的人要令人兴奋得多。但是,这位未来的皇帝,做事很冲动,也很急,总想一步到位,这也是沈欢于他身上看出来地缺陷。一想到这里,沈欢是有点悲哀地,心里自问:“难道真的脱不出历史的窠臼?” 想来想去,将来的命运令沈欢很担忧,不官是不是于事无补,现在就先给对方打给预防针吧。 “这个沈子贤,真是深知我意也!”赵顼哈哈笑道,面前地桌上摆着的正是沈欢送来的对联,此时已经是年二十八了,随着时日渐进,他的东宫也开始张灯结彩,一派喜庆的热闹。 “宝安,你过来看看!”赵顼看到meimei宝安公主在一旁闷闷不乐,不由招呼过来。meimei的失意,他了解得很,无非是感到失去了沈欢而已。自前些日京城盛传沈欢与王安石女儿正式定下亲事之后,宝安公主脸上就没有过笑容了。 看到meimei一脸愁容,赵顼暗叹一声,又道:“宝安,过来看看呀!你不是最喜欢沈子贤的文笔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