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仕途_第一百四十三章 封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三章 封赐 (第2/2页)

姓怕有人找麻烦,在新皇登基地时候,依然挂着一些治丧的白布,以示对老官家的纪念。看到这里,沈欢倒是笑了,笑得有点冷,三四天过去了,除了少数人,有谁还会留恋在老官家的时代里呢?众多大臣们不会,一朝天子一朝臣,也许他们此刻正在思考怎么讨得新官家的欢欣呢;而新官家会思念已经死去的父亲吗,也许会,也许不会,沈欢一时也捉不准赵顼的性格了。也许,此刻赵顼的心里,在悲伤中也饱含着对未来地渴望吧。

    宋英宗真地去了,而新官家赵顼上来了。不管如何,朝廷之事还需主持运转。赵顼已快二十,不是小皇帝,又没有大的病患,因此朝臣们也没有像之前一样请太后垂帘听政,当然,辅助地大臣还是一帮子老臣,这是先帝去世前的安排,赵顼也奈何不了。

    当然,正如老官家交代赵顼说的那样,新皇登基,首先要做的便是收买人心稳定朝局。这一点,赵顼不用人教都会,而且也算是以前的惯例吧,他开始赏赐群臣了:在人事没有巨大变动之下,不少官员或多多少得到了升迁或者赏赐。像韩琦,依然是中书门下平章事,作为宰相,主持政务,他已经是魏国公,大国国公,在文人治国的宋朝,已经算是最高等级的位子——宋朝封王一般是死后追封,这还轮不到韩琦来享受,也就是说,在官职上已经难以赏赐韩琦了,只能给了个资政点大学士的头衔,再厚赏一些皇家贵重物品;而欧阳修与司马光两人,在韩琦还在做执政的当儿,他们也没有多大的机会升官,因此赏赐与韩琦差不多;另外是一些其他官员,是赵顼也需要稳定的对象,毕竟这些人数十年所求,也无非是高官名耀而已。

    另外,在封赐自己最为看重也最为交好的沈欢的时候,赵顼开始为难了。宋英宗临去前与他说的话,多多少少还是影响了他的判断,正如宋英宗所说,在使用沈欢的时候,要小心,千万不要让对方没了好下场。所谓屁股决定脑袋,之前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现在做上皇帝了,赵顼才明白自己父皇以前的为难。虽然他还没有限制猜忌沈欢的念头,可是一想到沈欢的年纪,还有现在的官职,赵顼也不想到头来让沈欢成为众人嫉妒排挤的对象!

    “娘娘,您说我……哦,朕该怎么做呢?”赵顼苦恼地向曹太后问道,所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关键时刻,为难的他还是入得慈寿宫向曹太后求教。

    曹太后虽然没有垂帘听政,在宫外也不活跃,可是她作为历经三朝的人物,虽是女流,也令人不敢小觑,至少从小就对她很敬重的赵顼就不敢轻视对待,一有难题,还会入宫询问,特别是这几日,几乎凡事都会过来请教。

    曹太后也欣喜新官家对她的尊重,不过面上还是淡然地说道:“官家,你如今是皇帝了,有些事,还需你亲自决断才是,若有疑难,该问的是宰执。你问哀家一个老婆子,岂不坏了规矩!”

    赵顼道:“朕管不了多少规矩,娘娘是朕的祖母,教导孙儿有什么不对呢?”

    “好吧!”曹太后苦笑说道,“哀家也不想看到官家为难的样子,就与你说一说吧。你现在困惑不知道该如何赏赐那个叫沈欢的官员?”

    “是的,娘娘,朕真的很困惑,厚赏他吧,以他的年纪资历,又怕对他不利;不赏吧,以他的能力,也说不过去!”

    曹太后道:“官家,赏赐有很多种方式的,也不一定非要升官!”

    “他不差钱!”赵顼也泛起了苦笑。

    曹太后又道:“那他总会为子孙后代考虑吧?”

    “子孙后代?”赵顼愣了一下,“娘娘,你的意思是封爵?”

    曹太后道:“也只有封爵才能令他与别人都无话可说了,对沈欢来说,封爵总该是一件光宗耀祖之事,只要一步步过来,爵位高了,可以令子孙世袭;对其他官员来说,爵位再好,也不过是虚的,也不至于令别人为难这个沈欢吧。官家,你认为呢?”

    赵顼下意识地挠了一下头,道:“娘娘,朕还需要考虑考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