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正文_第297章 兄弟之间的谋划⑶ (第2/2页)
以保全所剩不多的本金;而这些人之所以落在现在的地步,可以说,就是被前几年股市的大涨所迷惑了,错误地选择了乘胜追击,盲目的自信屏蔽了对现实的分析,膨胀的金钱欲望吞噬了这些人对见好就收亘古不变的黄金原则的重视,最终的结果自然惨不忍睹 见好就收所强调的不在世事难料,而是你、我、他,而这些人群当中都会在某一次成功的“甜蜜”冲击后,马上就会追求更多的收获,当理智光泽被盲目的火焰牢牢覆盖后,只会导致失败的苦果带走你曾经所有的收获,功亏一篑的;人类是理性的高等动物,不像野外的动物,不懂得见好就收,也只有人类才会有这样的理性认识,穷寇莫追,以免狗急跳墙,兔子急了也会咬人的 假如只是一味地顾着乘胜追击,自己反而可能受伤害,得不偿失;假如只顾得乘胜追击,人类与动物有什么区别呢?所以说,见好就收,对于人类来说,比乘胜追击更好 犹太人古老的谚语——如果上帝让你死亡,先会让疯狂 说白了,就是不知足,古人都知道知足者常乐,见好就收,得到了好处,就应该知道知足、感恩 纵观这世上的一些人,官场上欲壑难填,商场上尔虞我诈,情场上心猿意马,股场上等,不知见好就收之人,最后就是人仰马翻,酿成终生的苦酒,这可真应了中国的古话,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这就是自我酿造的苦果;如果一人找到一份好工作,一直干到老,也会有很好的收入,而这时老板很重提拔为副总裁,那是非常的成功,最后完美的退休了,这不就是见好就收的最好体现吗?如果换成另外有着某些追求之时,会这样吗?显然这世上很少有人能做尽善尽美的一事,所有的人都会觉得自己获取到好职位,眼界就会放在更高的职位了 没完没了的乘胜追击,早晚会有一天被大风浪所淹没,适可而止,见好就收,不可过分追求,更不可过于执着;世人都知道物极必反,但未必会注意把握时机见好就收;这世上永远就是常青树都会有生死循环,就是现在的比尔盖茨都要退休了,这不正是见好就收的人生哲理 功高震主者身危,名满天下者不赏;弓满则折,月满则缺;但凡功高名利之地,退一步便安稳,只管向前就会非常的危险,知足常乐,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因为这些人知道爬得越高,摔得越狠 这世上有多少人因为攀至人生的顶峰,而后跌落山谷而陷入精神深渊而不能自拔,这样的人在现实社会当中也是非常见的,整个人的人生,只要做到自己满意就可以,不必做到最好,自己幸福也就足够了;不管做什么事情,做过头了,就会往相反的方向发展,就会物极必反了,而时常所说的适可而止、见好就收,就是一种处理问题的一种最为合理的方式,要达到的自己的目的,又不至于做的太过头、有分寸才可行 既然已经成功了,为什么就不能见好就收呢,难道非得碰到头破血流把来之不易的成功果实付之东流才是最后的目的吗?俗话说,“美酒饮到微醉处,好花看到半开时得意时莫忘回头,着手处当留余步”不就是“知足常乐,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的意思吗? 这世上任何人都不可能一生一世总是春风得意,而人世最为风光、最为美妙的往往是最为短暂的而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也就是这样的道理,而见好就收便是最大的赢家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籍华人蔡志勇因为创立“曼克顿互惠基金”赚到的金钱,从而获得“金融魔术师”的称号,但他在这个基金炙手可热之时,他便转手把基金卖给别人,第二年这个基金的股价便开始急剧下跌;试想,如果他没有见好就收,反而是趁胜追击,恐怕现在已经是血本无归了;见好就收就是处理这样问题的最为合理的方式,而这一方面中国的古代早就有论断,汉朝的张良、战国时期范蠡等人的成功身退,见好就收,常让后人感叹称赞不已,而李斯为了秦国建功立勋却身首异处,这不正说明爬得越高,摔得越狠吗,凡是聪明的人都知道赢则两利,就要见好就收,贪得无厌,渴望赢尽宇宙,到头来,什么都不会得到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