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94章回家 (第1/2页)
第194章回家 凌青菀和她母亲在太原府盘旋了半个月。 可是,她再也没机会去卢家,去看婶祖母。 她上次给婶祖母看病,知晓婶祖母的病情。听闻婶祖母尚未痊愈,应该是大夫不济。 “我留个方子给大哥吧。”凌青菀这样想,“也许能救婶祖母一命。” 婶祖母半身麻痹,从前只是隔三差五,最近就变成了平常。 有时候发作,她就不省人事。 像这种病,最容易被当成中风。除了,凌青菀没有见过别的医书有正确记载。 所以,当世的大夫都当成中风来治疗。哪怕再有名的名医,也不可能超越时代的医术。 而究竟为什么有那么高超又超前的医术,凌青菀不知道。 她也很少去想。 王家那位老祖宗原本也不是学医的。他是不是后世的人,重生在这个年代,所以他的医术聚古今之大成,超越一切? 凌青菀也无从考证。 “婶祖母脉浮濡缓弱,绝不是中风,而是气虚。气虚,一时不能达于周身,筋脉失养,所以常有麻痹; 而气虚无力鼓动血液流畅,心血不足,心失去了血养,所以神志昏懵,不省人事。” 这些话,凌青菀上次就在卢家说过了。 卢家没人相信她。 她也开了方子,卢家更是不会用。 但是,她这次仍是把方子写下来,准备交给她大哥。和一年前相比,卢家现在也许愿意试一试呢? “人参两钱、黄芪四钱、归身一钱、茯苓一钱、麦冬一钱、黄芩和陈七各七分。以甘草一钱为引,煎汤服用。” 和一年前的药方相比,凌青菀加重了黄芪的分量。黄芪补气,婶祖母的病肯定比一年前重多了,故而需要更多的黄芪。 凌青菀找到了卢珞,把这个药方给他:“大哥寻个合适的机会,将药方给婶祖母。让她一连喝八十天。一天一副,她的病就能慢慢痊愈。” 卢珞知晓卢九娘医术高超,所以很认真接过来她的药方。道:“我会的,婶祖母久病不愈,正愁没有新的方子。” 凌青菀点点头。 从那之后,她没有再找卢珞。 有次她和她母亲出门。在景氏的坊门外看到了卢珞的身影。他瞧见了凌青菀,立马折身离开。生怕被发现。 凌青菀顿时就伤感。 “外祖母,怎么八娘和卢家的亲事没有定下来?”有了个机会,说到了景八娘,凌青菀趁机问她外祖母。 外祖母当时笑着打岔。没有仔细说。 但是,晚夕她们祖孙三人闲话时,外祖母还是悄声告诉了凌青菀和景氏:“卢十二是个荒唐的性子。被五夫人宠坏了,并非良人。” 外祖母私下里打听过卢十二郎。最后深觉那个人着实不堪,配不上景八娘。 查到卢十二郎的私事之后,外祖母派人告诉了舅母。舅母最疼八娘,一听这话立马打消了和卢家结亲的打算。 正巧卢氏二太夫人重病,卢家无心议亲,而且卢家对景家也是**答不理的,觉得景家高攀了卢氏,所以事情不了了之。 舅母最近打算把景八娘嫁到京城去。她托了小景氏做媒,信前不久才送到京里,那时候景氏已经启程来太原府了。 景氏和凌青菀到了太原府才知道。 后来,她们母女也听说,外祖母闪了腰是因为间接景八娘。 景八娘自己姨母的女儿,和景八娘同龄,最是活泼善言,能言善语,到景家做客的时候,舅母留她们母女几个住,那孩子最会来事,惹得外祖母开怀大笑。 外祖母对那孩子还不错,引发得景八娘不悦。有次早膳的时候,那孩子给外祖母布让,景八娘却要去抢着做。 平日里,景八娘很少早上到外祖母跟前服侍的。 两个孩子不知怎的就拉扯了起来。 景八娘不饶人,拉着她表明不撒手,几乎要厮打她。 丫鬟们纷纷去拉,外祖母也跟着站了起来。 景八娘推开一个丫鬟,那丫鬟被推得跄踉,一个不慎脚滑,推搡之中跌倒,然后就撞到了准备上前劝架的外祖母。 外祖母身后的椅子,也被丫鬟们腿推搡中撞到了。 外祖母跌倒之后,正巧腰撞到了椅子上,当时就听到清晰的骨头咔擦声,顿时起不来。 舅舅大怒,要打景八娘,被舅母拦住了。 这些日子,舅母端茶递水,服侍得殷勤,不敢有半点怨言,外祖母就不打算深究了。 外祖母劝舅舅,替景八娘求情,舅舅这才原谅了景八娘和舅母。 当然,这些话并非外祖母告诉景氏母女的,而是外祖母身边得力的丫鬟说的。 “亲戚家的孩子到了家里,自然要热情些;她又是夫人的亲戚,太夫人这才和颜悦色,她老人家也是为了给夫人体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