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美好生活_第二十七章 西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七章 西市 (第1/2页)

    京城一条稍显偏僻的小巷里,家家户户都闭着门,唯有一家的门半掩,门口有人探头探脑,过会儿钻出来一个七八岁大小的男孩儿。

    男孩看看外面悄无一人,忙对内招招手,小声道:“青儿,快,快,徐家门关着,没人看呢!”

    门扇轻轻一动,一个扎着小辫的小姑娘闪身出来,瞧着和男孩儿个头差不多,竟似比他还大些的模样,竟然是青儿。

    青儿自打到了五六岁年纪,手脚抽了条一样长,竟然险些把大了她两岁的板儿都比下去了。

    自打搬到京城里,已经有三个多月。王狗儿以往是在乡里管着附近乡村的铁器以旧换新事物,现在到了城中,坐镇在郑记铁匠铺中,每日里盘理账务,打点生意。

    自郑记做大以后,郑师傅并不多出手干活,反倒是泷着手做起来老爷。

    本来王狗儿只跟郑记说了那以旧换新的点子,并在乡里收购搬运,并不能在郑记占一席之地。奈何王狗儿脑子着实活套,竟生了一条方子,将城中的小铁匠铺子拉扯了七八个,教他们专心给郑记打下手,做那回炉修补旧铁器的活计,打里头给他们抽成,一下子让郑记生意比先前红火了不是一点。

    郑师傅虽然有些觉得王狗儿是外人,但那些小铁匠铺子都是王狗儿拉来的,只好叫他做了总管事儿的账房。喜的是王狗儿识字,算账又从来一笔笔十分清楚,人又不贪,倒是让郑师傅省心。

    王狗儿正在铁匠铺后头的小院里和郑师傅核对账目,外面就跑过来两个小孩儿,正是青儿和板儿。一见了王狗儿,青儿和板儿就是撅起了嘴巴。

    青儿看王狗儿眼神,就知道他不乐意自己和哥哥来这儿,忙先发制人的撒起娇来,拉扯着王狗儿衣角道:“爹只会把我关在家中,闷死个人了。哥哥还有学上呢,我哪儿都去不得,才央他带我来的。”

    王狗儿皱眉道:“你又打板儿了?”

    这话说得青儿一吐舌头,道:“我没打!哥哥是打心眼儿里疼我这妹子,我们兄妹友爱!”说着对板儿使个眼色,让他不要乱说话。

    板儿别看是男孩儿,又比青儿年纪大,可是偏偏打不过青儿。平时有什么好吃好玩的,兄妹两个抢起来,最后八成是板儿哭着去找大人。青儿也不是有意要和板儿抢,那些东西许多她都看不上眼,不过她只要让上几回,板儿就一点都不给她分了,独的厉害,这可让青儿受不了,宁肯先抢回来,再一点点的在板儿的哀求下给他。

    板儿忙上前道:“是啊,是妹子说要出来玩儿,娘和姥姥都去了邻居家耍子,我才……”

    王狗儿又是一皱眉,知道丽娘和刘姥姥又是去了左边的徐秀才家。

    徐秀才给一个大户人家做幕僚的,除了正妻,还娶了两房妾,底下四五个儿女,整天热闹非凡。若是丽娘她们跟徐秀才的正妻交好就罢了,偏偏是跟那家的一个妾来往的密切。

    连带着青儿从来不去那家跟同龄的一个小女孩儿玩,王狗儿都是不怪的。他既然回了京里,也有了生钱的路子,心中图谋的就不会仅仅是做个铁匠铺子的管事这么小的。

    青儿对自己这爹的心思,隐约有些猜的出来。平时里看他怎么教导丽娘,都能晓得一二。只是自家这母亲有些憨憨的,不太懂。刘姥姥明白是明白,只当他癞蛤蟆想吃天鹅rou,不往心上去的。

    青儿哄着王狗儿道:“娘是去学时新的花样子,给青儿做花衣裳花鞋子!青儿穿出去,给爹挣脸!”

    一说,王狗儿又笑了。

    这么些天,王狗儿可是往家置办了不少的好衣料。青儿和板儿在乡里穿的糙布衣裳,都给压箱底里,留给刘姥姥剪碎了纳鞋底用。

    青儿现在穿了件天青色彩绣织锦褙子,下面系了藕荷色刻丝素面花笼裙,还系了条压裙的小玉佩——那压裙子的本来是块铁刀样的东西,偏被青儿自己换成了个扁平的蝴蝶玉石,倒是不贵,却瞅着一下子美了许多。

    王狗儿见了自家姑娘这些打扮上的小心思,更是开怀。他和板儿大小时候,家道还未那么没落,父亲带了他去郊外于朋友踏青吃酒,远远看见那些女眷们,都是打扮的一个比一个精致。说起来刘姥姥和丽娘活了一把年纪,竟没自己女儿有点城里人样子。

    青儿一看王狗儿脸色缓和,忙凑了上来,把着王狗儿臂膀,道:“爹爹,我想去西市里顽,你什么时候闲暇。”

    王狗儿一听,却是犹豫。女儿打扮举止都是够了,唯有一点,却是性子野了点。力气大便罢了,来城里后还着郑记打了两个怪模样的铁疙瘩,中间细,两头圆,说是什么哑铃,每天提着练手劲,也不怕胳膊上长那一条条的筋。

    再有就是总是想往外跑,家里呆不住。不过这西市卖的都是精巧玩意儿,比乱糟糟的东市好了许多,有些大家大户的女眷,有时也是会去买些东西的。

    这边郑师傅一看王狗儿犹豫不决,青儿小嘴都撅上了天,笑呵呵道:“王兄弟,账册你只留下,我慢慢看。往年我打了十几年的铁,只没备过这个,你倒是怪细致,可叫我这大老粗难受。”

    王狗儿听了他发话,自己才告辞出来,领着青儿和王狗儿才出门,就听见后面有人喊,原来是郑家小儿子撵了出来,说是母亲要些金银线并珠子,要去西市里买。

    原来此时七巧节便要到了,郑柳氏家里有两个姑娘,三个女人都是要做精致香包的。前头家里穷困,只能有些绣活在上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