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主妇到地产商人:最美主妇_第二百九十七章 怎么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九十七章 怎么了 (第2/4页)

刮器,两片刮片在前窗玻璃上来回几次,就还给车内人一片洁净的视野。

    外面一团黑,像老天爷不小心打翻了墨汁,染黑了天地间。

    赵长城很自然的抽出手来,抹出手机来看了看时间,已经是晚上八点多钟了。

    莲城跟西州是紧挨着的两个城市,两个市之间,有很多地界是相通的。

    地界只是地图上的标注和线条,实际生活中,并没有这么明显的分隔线。也不会像国界线上那般,在两市之间立上一块石碑,昭示土地的主权。

    事实上,生活在两市边界上的居民,并没有严格意义的地域概念,若不是户口本和身份证上的常住地址说明了你是西州人还是莲城人,他们根本就分不清楚,自己是哪边人。

    莲城市,赵长城还是头一次来,这边的工业发展跟西州差不多,都是字面上写着工业基础较好,实则骨子里头很薄弱的那种。这边的农畜牧养殖甚至还比不上东州市。

    但是市委书记王健很重视基础建设,他认准了一条,要想富,先修路。所以,他在任上,几乎只干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修路。

    进入莲城境内,明显可以感觉得车子要平稳得多,路况比省城附近还要好。

    何晶雨接了一下电话,说道:“省委下去了很多领导,看来这件事情已经是纸包不住火了。”

    赵长城道:“温书记他们比我们先出发半个小时左右。此刻应该快到了。”

    何晶雨讶道:“你早就知道省委去人了?”

    赵长城道:“哦,我也是偶然得知的。”

    何晶雨显然不信,她是记者,报社现在全力关注此事,也才刚刚得到消息,赵长城凭什么早就知道省委下去人了?而且肯定温书记也在其中?

    记者的敏锐感告诉她,赵长城这个人,绝非表面看上去这般普通。

    她很善于聊天,相比起郭晓红的矜持来,她更加开朗大方,更适合记者这个职业。

    她虽然心里有疑惑,但是并没有直接询问,而是说道:“赵长城,我听晓红说,你现在在临沂县工作,今天是特意来省城看晓红的吗。”

    “嗯,也不全是。”赵长城笑道:“县里到省城来跑项目,我就假公济私,过来看看晓红了,谁知道没有遇上。”

    何晶雨道:“哦,那你昨天晚上是跟同事们住在酒店里吗。”

    赵长城道:“不是。”又补充说了一句:“我住在朋友家里。”

    何晶雨笑道:“我最近从宿舍里搬出来住了,租的房子,就在你跟晓红那间爱的小窝隔壁。我还以为你昨天晚上会回来住呢,我特意到你家敲了几次门,谁知道都没有看到你。”

    赵长城心想这个记者太会套人话了,一不小心就会落入她设计好的圈套。还好自己刚才没有说漏什么。

    李多开车又快又稳,有了记者的指路,少耽搁了时间,远远的把报社采访车甩到了身后。

    进方南县境,风势更大了,下起了瓢泼大雨。车子被迫放缓了速度,这时,报社的采访车才跟了上来。

    前面忽然出现一长排的汽车,像一条长龙般停在路中间。

    宋宇飞抬眼望了望,说道:“堵车了这个鬼地方,居然还能堵上车,真是见鬼了”

    赵长城心想,现在私车数量很少,连省城的大街小巷都很少堵车,这种小县城的郊外,怎么会堵车呢?

    李多停下车子,回头看了一眼赵长城。

    赵长城说道:“李多,你去看看怎么回事”

    李多应了一声,从驾驶座旁边拿起一把常备的雨伞,开门下车,撑着雨伞,往前面走去。

    十几分钟后,李多回来了,说道:“前方有一辆运煤车翻在了路中央,把路全给堵死了,交警正在处理。”

    他顿了顿说道:“省委的车队都堵在前面了。”

    赵长城嗯了一声,心想天下就有这么巧的事情啊连省委车队都被堵在此地,不得通过。省委车队比自己要早出发半个小时,那就意味着,这条路已经最少已经堵了半个多小时了

    李多似乎看出赵长城的疑问,说道:“方南县的所有人力物力都投入到南岭煤矿的救援中去了,政府方面正在调集莲城市的相关部门前来疏通。”

    何晶雨双眸一亮,记者来了,说道:“借我一把伞,我去采访一下。这可是一篇好报道宋宇飞,你去不去?”

    宋宇飞道:“这么大雨,采访什么啊?再说了,省委领导们都堵在前头呢,你贸然前去打扰,会被问责的。”

    何晶雨道:“你就是天生的怕死鬼加懒死鬼你不去我去。”

    赵长城正好也想去看看情况,就说道:“我陪你去。”从李多那里接过伞,和何静殊下了车,两个人紧紧挨着,躲在伞下面,往前面走去。

    何晶雨调好照好机,说道:“赵长城,我的直觉一直很灵,我觉得这起车祸不简单。”

    赵长城道:“你的意思是说,这车祸是人为的?目的就是为了拖慢省委车队?”

    何晶雨举起相机,对着前面比了比,说道:“对。这就说明,现在的南岭煤矿,一定有着不欲人知的秘密!

    雨势太大,领导们都安坐在车中,用电话进行指挥。只有莲城市的几个公安交警围在那辆倒霉的运煤车边,每个人都穿着宽大的雨衣雨靴,撑着大大的黑伞。

    黑黑的煤炭,经雨水冲洗,漫流得到处都是乌黑一片,马路上,农田里,到处是脏乱的黑水。

    汽车的灯光投射在路面上,豆大的雨点落在黑水里,溅起黑色的脏水,赵长城穿着皮鞋,一把雨伞要遮住两个人,在这么大的雨势下,根本就是顾头不顾尾,裤管很快就湿了,冰凉的水侵得肌肤生痛。

    现场十分可疑,第一,没有见到肇事司机。如果煤车是不小心侧翻的,那么司机应该喊人来帮忙才对,这么大一车煤,还有一辆价值不菲的大卡车,搁在谁身上,都不会轻易抛弃,置之不理。

    第二可疑点,是车子的翻身姿势,这辆车是横着躺在路中央的,这么长这么大的卡车,横在县级公路上,别的车子是无法通行的。如果是侧翻,不可能横得这般巧。

    而且这段路面十分平整,连坑洼都很少看到,这条县级公路,来往车子也很稀少,这辆运煤车又是常走这条线路的,它怎么会平白无故的侧翻呢?就算是一个不会开车的新手,一脚油门踩下去,最多陷入到路边的良田里,真想要达到这个侧翻的效果,除非是事先有意安排的。

    赵长城只看了几眼,就得出了这么多结论,那些公安交警不可能看不出来,省委等领导也不可能看不出来。

    做作的痕迹太明显了肯定是安排这场戏的人,得到省委领导要下来的消息时,时间已经十分紧迫,来不及做周密的部署,只能这般草率的安排。

    何晶雨举起照相机,对着现场就是一通乱拍,炽白的闪光灯晃得人眼睛发花。

    公安交警见到有人拍照,马上就有人过来了,一个胖子手里提着一把铲子,在地上拖着走,发出尖锐刺耳的声音,他大声喊道:“什么人?谁允许你拍照了,快把胶卷给我,不然我就没收你的相机了。”

    何晶雨毫无惧意,从兄口领子里扯出一条蓝色带子,带子上吊着一张记者证,她拿起记者证在那个胖交警眼前晃了晃,说道:“我是南方晚报的记者。我的采访权和拍照权,是法律和国家赋予我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