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姐难为_第四百一十三章 喜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一十三章 喜讯 (第2/2页)

妇’。你们这些小的,嘴上就是没个把‘门’儿的。不到三个月,是不好大张旗鼓说的,这个都不懂。”董老却是摆摆手,不让钱明远太过张扬了。

    这个时候,的确是有这样一种说法,‘女’人怀孕,没过三个月的话,胎像不稳,是不好说出来的。不过韩家的孩子都岁数小,这些事情上面,自然是想的不周到。

    “也对,也对,董老说得对,那就等一阵子。等着过年时,再捎信儿给你娘。”钱明远连忙附和道。

    一顿饭,大家吃的都很开心。锦绣可能是心情好的缘故,吃完了饭,也没有难受或是恶心什么的。

    沈鸿骏早就让人安排好了董老和钱明远的住处,不过时候尚早,于是男人们就去了前院的书房,沈鸿骏还要向董老请教一些事情呢。董老年纪大,经验多,很多事情上,都能给沈鸿骏出些好主意。所以沈鸿骏就扯着董老,大家谈论了半晚上。

    第二天,钱明远就回山场子了。山场子都在深山老林里,东夷人是挨不上边儿的,所以还算很安全。临走之前,沈鸿骏倒是跟钱明远说了,如果山上有什么事情,可以去县城找沈忠。

    前几天,县衙已经派人下去收税了,顺道给了每个山场子一份可以入城的凭信。毕竟如今各村的村民都进城了,山场子里面吃喝等必需品,也得进城去采买。没有凭信,山场子的人是进不去城的。钱明远也是拿着这凭信,才能和董老一起来到州城的。

    钱明远对于沈鸿骏很是感‘激’,有沈鸿骏这话,万一山场子里面有什么紧急的事情,也能方便应对。钱明远赶着马车,从州城一路朝着长白县走去。路上几乎没有几个行人了,毕竟各个村子都已然搬走。再加上江对面这么一闹腾,原本那些来往的行商之人,也都因为害怕,而不敢出来了。

    从州城到县城,路途可是不短,也幸亏路上行人较少,走的还算快些。钱明远从早晨卯时初离开州城,直到酉时末,才勉强赶在城‘门’关闭前进了县城。进城之后,钱明远想要去找个客栈休息一晚,却发现大多数的客栈,如今已然不做生意了。如今几乎就没有外地人,客栈基本上没什么生意,后来县衙直接将各个客栈也都征用了,如今全都住了百姓。

    钱明远没办法,只好去了吴‘春’生家的米粮铺子。山场子用粮,都是从吴‘春’生这里买的,董老上山之后,就跟各处的山场子都打了招呼了。钱明远更是一早就知道,韩家大姑在县城里有一家米粮铺子。反正买谁家的粮食都一样,况且吴家的粮食品质好,价钱还略微低一些,这些山场子也乐得捧场的。

    这个时候,米粮铺子这头,也该是要下板歇业的时候了。可是今天晚上,却是灯火通明的。钱明远很是纳闷儿,就赶紧将马车拴在一旁,迈步进了铺子里头。

    一进来,就发现铺子里面人不少。一个婆子,站在铺子当中,一手叉腰,另一手指着吴‘春’生和韩月娥,正大声的吵嚷着什么。那婆子身边,还站了一个年轻的媳‘妇’,一个‘女’孩。身后还有两个年轻的男子。

    “这是哪家的规矩还没分家呢,她一个当媳‘妇’的,就把公婆全都撇到一旁,自己跑回娘家享福来了赶紧让她收拾收拾跟我们走,她想跑出来躲清闲,哪有那么容易”那婆子高声嚷道。

    原来,这吵嚷的婆子,正是顾家的袁氏。顾家在镇上住着的,可是如今镇上的人也都搬到了县城里来,顾家自然是也跟着搬了过来。

    顾家的二儿子就在县城里一户人家当账房的,顾家人来到这边,刚开始自然是想着投奔儿子。可是顾家老二在县城里,也只有一个不大的小院子,就三间房,也住不开顾家这么多的人啊。

    再者这些年,顾家二媳‘妇’都是单独过日子的。如今一见婆家这么多人过来住,又是吃又是喝的,他们家哪里负担的起于是还没等到晚上呢,顾家的二媳‘妇’就不高兴了。跟丈夫商量,让顾家人另外找地方住去。

    可是顾家刚开始磨磨唧唧的不肯搬,他们在镇上还有铺子呢,若是搬到县城,这铺子就没法继续经营下去了。直到镇上的人几乎‘走’光了,顾家这才没办法搬来的。而这个时候,县城里已然住满了人,根本就没有地方让他们住了。

    顾家二媳‘妇’是个有心计的,不肯直接撵公婆走,就说起来吴家的事情。说吴家在镇上有好几处的铺面,如今米粮铺子更是兴旺的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