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三十七章 于老太爷的成竹在胸(为粉红票475张加更) (第2/2页)
这于老太太做了什么错事儿,会让于氏宗族的人动用如此重的家法呢? 路人们听到现在,已经不再相信于老太太刚刚所说的话了:他们一姓的族长都喝斥他们,还动用了那么重的家法,看来他们家的恶人是他们自己才对。 族长为人虽然老实,但做族长这么多年也不是什么都不懂的;所以于家的人想让他顾忌到于氏一族的名声不敢开口维护于钧,由着他们在这里胡闹、诬陷于钧等人,真真是打错了主意。 老族长只一句话便让于老太太丢了大脸不说,却没有让路人对于氏一族生出不屑来:大家根本不知道发生过什么事儿。 于钧和杨守德听到这里对视一眼,对老族长大为改观:姜是老得辣,这句话是一点儿都不假啊。 老族长不再给于老太爷他们机会再纠缠,直接说了下去:“你们是现在随我回府领家法,还是想——,就在这里请众高邻做证,由我们来执行家法呢?” 于老太爷闻言脸都黑了,他怒道:“兄长——!”他没有想到原来一直对他恭恭敬敬的族长,现如今一点儿脸面也不给他留。 老族长不为所动,只是直视着他:“如果你们不想回去,那我们在这里执行家法也无不可。”然后老族长回头:“四弟,在外面执行家法,没有违了规矩吧?” 一个老人沉声答道:“没有。只要能执行家法,在哪里都是一样。” 路人们这时纷纷起哄:都要求在这里当街执行家法;人人都有好奇心,他们实在是奇怪,这于府的人倒底做了什么错事呢? 于老太爷等人都脸色大变,最终只能挤出几个字来:“我们,回府。” 车上的于金英心一直提在嗓子眼儿上,可是她却不能下车来抛头露面,只能干着急;只到听到于老太爷说回府,她的心才归了原位:现在的形,在大路上已经找不到便宜了,只能回府后再另做打算。 于老太爷和于老太太忍气吞声的向于府走去,行到于钧边时,于老太爷想到族长把自己在京中的府邸给了于钧,怒气再也忍不住,他扬手就对于钧打了过去;他把一腔的怒火都放在了这一掌上,如果打上绝对轻不了。 于钧眼睛都没有眨一下,他知道于老太爷这一掌打不到自己上;杨守德边的一个随从伸出手来,一下子擒住了于老太爷的手,捏得他呲牙咧嘴,痛出了一头的汗。 族长气得上前举起了手又落了下来:“你再敢如此,我便在这里请老祖宗,执行家法!”他是想打于老太爷,可是却又忍住了:于氏宗族的人不能不要脸面的,当街打人总是不好。 于老太爷只得道:“我也只是一时气愤而已。”族长恨恨的瞪他一眼,看向了杨守德。 杨守德看了那随从一眼,随从这才松了手劲儿。 于老太爷恨恨的夺回自己的胳膊,不再理会族长等人,带着于老太太和于鹏兄弟就进了于府,他们后跟着于金英的马车。 路人没有想到于老太爷会好生生的要打人,众人不摇了摇头:这于老太爷也不是什么好东西,那儿子没有看出什么不孝来,倒这是对父母真让人失望。 于老太爷原本在赶回来时还是极为担心的,不知道于氏宗族的人会如何处置自己这一家人;可是见到于钧等人后,他心里忽然便有了底气:他只看到了于氏宗族的人和于钧、杨守德,却没有看到地保等人;他心中不住暗笑——想动用祖宗家法?哼,看我今儿不动用家法好好的收拾一下于钧这个逆子!让他知道知道什么叫做父亲。 于老太太看到于老太爷好似成竹在的样子,便悄悄问他可是想到了好法子,用来应对于氏宗族的人:就连他们的女儿金英也对此事也无计可施;她现在更心焦此事呢。 于老太爷点头,便把自己所想告知了于老太太。 于老太太听完心下大定,恨恨的道:“夫君,你今可不能再饶了那个于钧了,不然后不定哪一天,我们就会被他弄得家破人亡。” 于老太爷着一张脸点了点头。 不过,于家二老并没有轻松很久;他们到了厅外看到柱子上的两位管家时,气得差得没有晕倒。于老太太急声唤人给两位管家松绑,可是所有的仆从们就如同没有听到一样,各忙各的没有人理会于老太太;就连站在厅门外打帘子的小童,都没有多看于家二老一眼。 于金英才感觉出了府中的不寻常,她轻轻拉了一下于老太太的衣袖,让她止声不必再骂那些奴仆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