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女三劫_NO.11 官场诡道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NO.11 官场诡道 (第3/3页)

是和兰若家有何瓜葛?你究竟是来为他做说客,还是真心为本官前程诚恳进言?”

    殷沧海笑了:“是,偶经此地,得遇旧识,才想出手帮个忙。自是为两全其美,谁也不吃亏,否则的话,这些是非与我何干?你就算从此一去不返,说一句实话,赔进去的是你,我照样替故交拿回至宝,又有何难?”

    苏普郁神情不定,思忖良久才问他:“难道此次赴京述职,真的不该去?”

    殷沧海想了想:“如果我没记错,各地封疆大吏,好像还有一位太守是异族出身……”

    “不错,赣州太守白崇山,祖上是南诏大理人氏。”

    他笑了:“所以说啊,躲过这一次,也算是隔岸观火。不妨就看看,赣州太守还有没有可能再重返任上,继续做他的封疆大吏。”

    苏普郁被难住了,眉头紧锁沉默了很久很久,才开口说:“可是,若托故不肯赴京述职,岂非更要引来圣上猜疑?若去了,或许还没事,若没去,反要坐定罪名。”

    殷沧海立刻明白了,微微一笑:“如果我没猜错,凉州督护使恐怕是刚刚换任吧?新帅乍到,难免令人战兢,是这样么?”

    苏普郁不吭声了,他说的一点都没错,按照大燕建制,掌控一州,封疆大吏是太守,镇州保卫是督护,督护大帅掌握一方军事大权。换言之,太守是文衙门,督护是武衙门,虽名义上平起平坐,轻重分量却怎可能同日而语?

    苏普郁沉默良久,皱眉沉吟:“兄台所言不错,凉州新换任的督护使大帅丁毅,几个月前才刚刚到任,正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人家正在热火朝天想大干一番的时候,整顿军纪、官纪,六亲不认,铁面无私,短短数月已得了个丁铁头的绰号,如果此番述职,在下托故不去,只怕……第一个就难过‘丁铁头’的关。”

    殷沧海不以为然,他没听说过丁毅的名字,但其中道理不难想象:时局动荡,驻守边疆重地,所派者一则必是天子心腹,二则也必是有几把刷子的硬茬,否则又怎能镇住局面?

    沉思片刻,他为苏普郁指明一条路:“虎牢关总兵安子禄!嘉峪关总兵莫常青!三关生叛乱,为帝王者首先应对,便是要把持稳固其余关口,换言之,新换防的镇关大将,必是天子心腹。你务必看清楚,凉州地处边隘,境内含及众多关口要冲,玉门、嘉峪、虎牢外三关,更是防范异族作乱的重中之重。据我所知,嘉峪关和虎牢关总兵也都是新近换防,衡量以往的功勋名望,安子禄、莫常青都是声威显赫的名将,非区区一个丁毅所能相比。因此说,要搞定督护使,拿下镇关大将是最稳妥之策,若安子禄、莫常青都愿与你站在一处,还需担心丁毅这种角色么?”

    苏普郁心头一震:“安子禄?莫常青?!”

    是,这两个镇关总兵也是新近换防,他一方面惊讶于来客对时局的了解,一方面更被这番说辞震慑心灵。是啊,东线北线生叛乱,如今换防的镇边大将必是天子心腹,驻守凉州辖内关隘,换言之,是能将他的一举一动尽收眼底。如果这些人为他上点眼药,恐怕送上一千尊玉像也没用!而反之,如果他们肯为自己作保,说两句好话,则比一千尊玉像更有价值!拉拢镇关边将,也就等于拉到天子亲信为同盟,这才是真正的护官符呀。

    苏普郁越想越心动,却面有为难:“不错,安总兵和莫总兵的大名,在下也早有耳闻,只是从未和他们打过交道,又怎能将他们争取过来,为下官作保进言?就以督护使丁毅为例,自到任以来,下官几番登门造访,厚赠重礼以表亲近之意,名贵宝物不知有几多。可谁知……人家非但不领情,反而打起了官腔,一副大义凛然、公事公办的冷脸。这该如何是好呀?”

    殷沧海慷慨解惑:“与文官相比,武将是粗人。作风直接,不喜欢拐弯抹角。所以什么宝物名器对他们根本没意义,边将在乎的,都是最实在的东西。”

    苏普郁愣了:“最实在的?那是什么?银钱?女人?”

    他哈哈一阵笑,连连摆手:“别!千万别!你若用这些去拉关系,只能适得其反。为了真正在乎的,他们不立刻把你拿下才是笑话。”

    苏普郁听糊涂了:“真正在乎的?是什么?”

    “战功!战绩!武将最在乎的,当然是功绩!”

    殷沧海一字一句提醒他:“丁毅丁铁头,他在你眼里成了铁板一块,症结就在于你找错了门路。站在丁毅的立场想一想,初来乍到,无瓜无葛,你为何这样不惜血本拉关系?居心何在?拉帮结派岂非正有结党生乱之嫌?他授命换任到此,防的就是边疆生变,因此说,这样一来,你非但不能为自己买平安,更要适得其反,让他从此盯上你!处处留心,你不管做什么,丁毅都难免要琢磨一番。有这样一双眼睛时刻盯着,日子又怎会好过?”

    苏普郁瞠目结舌,仔细想一想,对呀!这几个月如履薄冰,日子难过,岂非就是这么回事?武将在乎的是功绩,换言之,一旦被怀疑用心,拉帮结派叵测逆臣,拿下才是功啊!

    苏普郁一颗心翻江倒海,急声追问:“那以兄台高见,下官究竟应该怎么做,才能解眼前困局?”

    他说:“武将仕途,升迁皆以战功说话。因此必须让他们需要你、看重你,才是达成同盟解困局的要领所在。不妨想想看,无论安子禄、莫常青还是丁毅,初来乍到,他们最需要的是什么?向导!凉州有多少府、多少县?有多少人口又涵盖多少民族?风土人情,天时地貌,盗匪绿林、**白道,多少错综复杂的关系,又岂是一介外来者能轻易抓到要领?什么都不了解,就等于两眼一摸黑,想建功立业又该从何下手?所以说,如果你肯拿出诚意,抛开官场打太极的那一套把戏,就诚心与其合作,成为一方情报向导,协助他们监控西疆各族,谨防有人入关投奔反叛,更防在此地出现联动之乱。对有异动者,时时提供最准确的信息,为武将的功业引路。在这一点上,我相信,他们也一定非常愿意得到你这样一个同盟。这才是站成一队最坚实的基础,明白了吗?”

    苏普郁瞪大眼睛,这……似乎……真的很有道理。也就是说,自己的价值亦非旁人所能取代?!

    殷沧海悠然补充:“还有一点,武将也未必都是同袍一心的,真到有机会建功立业时,彼此为争功,往往都能同袍反目,更闹出多少乱子来。这也同样可以是你的机会所在,正所谓助楚则楚兴,助汉则楚亡,关键时刻情报卖给谁,帮谁不帮谁,主动权都在你,大可以把自己放在最有利的位置上,坐收渔利,是这个道理么?”

    对对,没错……苏普郁一双眼睛越听越亮。

    殷沧海最后告诉他:“拉拢可靠同盟帮你度过眼前关口,到下一次述职来临前,三年时间你用实际作为充分证明忠心和清白,让天子打消异族血统的疑虑,才不会阻断今后的晋升之路。而就眼前敏感时局,恕我直言,老老实实偏安一隅,让朝廷遗忘你的存在,恐怕……才是真正的明智之举。”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