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NO.23 南阳豆腐脑 (第1/2页)
投亲上门,顾大娘抱过妇人怀里的孩子一摸,全身烫得像火盆。 “这孩子病得不轻啊,水生,快去找个大夫来。” 水生立刻脚下生风去找阿琪哥。兰若琪来了,一番诊治开出药方劝慰说:“不妨事,就是体质太过虚弱,仔细调养,应无大碍。” “多谢公子爷,太谢谢您了。” 顾德福不住口的道谢,心里又感激又佩服。看这公子气度不凡,居然对他们身上的肮脏不嫌不弃,小柱子满头满身的虱子直往人家手上爬,这位公子竟也不见皱眉。世态炎凉,想他们千山万水走这一路,何曾见过有哪位富贵公子会这样对待一个穷要饭?赏两个钱或有可能,要沾身?那岂非是癞蛤蟆趴脚面,故意恶心人? 兰若琪走后,顾大娘就忙开了,一锅接一锅的烧热水,让水生帮衬着,照顾一家四口挨个洗澡换衣。换下来的破衣服直接扔进火塘烧掉,沾过的桌椅板凳要用煤油擦,被褥也要碱水泡。随后又熬了一大锅稀粥,让快饿晕的家伙一人喝两碗。 水生给娘打下手,看得有些心里犯嘀咕,躲在厨房小声问:“娘,你是不是……不想他们来呀?” 顾大娘立刻明白了,用木棍杵一杵泡在碱水里的被褥指教傻小子:“连这个都不懂?虱子跳蚤必须连根除,清不干净以后会越闹越凶的,这可不是嫌弃他们。” 水生挠挠头:“那……俺看他们都饿得太狠了,就喝两碗粥……能饱吗?” 顾大娘又是一笑:“说你是傻小子吧,以为娘是心疼粮食?岂不知人饿得太狠了,最忌猛多吃,一下子狼吞虎咽肠胃受不了,弄不好是要活活撑死闹出人命的!” 啊?还有这种事? 水生一阵脸红,顾大娘说:“你见过沙漠里快渴死的人吗?真想救人就不能让他大口大口喝,而是要沾着嘴唇抿几口,一点一点的,想多要都不能给。这也是一样的道理,先喝稀的,再吃干的,循序渐进让身体肠胃有个适应的过程,才能真的调养过来。” 水生憨憨傻笑:“明白了,这大概就是阿琪哥常说的好心办坏事,娘懂得真多,要换成俺,没准一下子就把人治死了。” ****** 见了亲人到了家,有麒麟公子妙手丹方,没过几日,小柱子就从高烧大病中好起来。顾大娘每日熬粥蒸蛋羹,稀软流食养肠胃,到第六天上才做了满桌大餐招待落魄一家人。 用枸杞当归炖了老母鸡,给女人孩子补身体,热腾腾的牛rou面吃起来别提多过瘾。 太香了!投奔来的一家子个个吃得没工夫说话,一顿饭少数干掉了七八斤面条,五六斤牛rou。 “三叔,三婶,真没想到你们在关外的日子过得这么好。如今是什么年月?还能吃上牛rou面,老母鸡?放在关内连做梦都不敢想啊。” 听着顾德福感叹,顾老伯说不出心里有多酸,天灾无情,好好的中原宝地究竟被毁成了什么样?自古关外苍凉,如果不是被逼得没办法,谁愿意出关来讨生活?自己早年也是逢灾被迫远走,想不到今日这里竟成避难所。想一想怎能让人不难受? ****** 投亲四口人在顾家暂时安顿下来,红夜听说少不了登门,一看这情景,便从家里拿来不少吃穿用度之物帮衬阿妈,并在私下里塞过不少银票。 “玉儿,这是干什么?快收起来。” 顾大娘坚决不要,有些担心的提醒闺女:“男人赚钱养家不容易,就算夫妻再好,做女人也该自己心里有个寸度,谁的银子也不是白来的,大手大脚往娘家搬东西最让人忌讳,听阿妈的,快拿回去,别让人说嘴。” 红夜听得笑:“阿妈,就你多心,这也是沧海的意思啊。现在玉行生意艰难,一下子接济这许多人,时间长了难免要吃紧,快拿着吧,赚银子本来就是为了过日子,难不成还要留着买棺材?” 她一再坚持,顾大娘拗不过才勉为其难的收了。 初次见面,明眸朱唇的美少女让顾德福一家看得惊叹,德福媳妇拉着红夜,一时间都不知道是不是在做梦。大妹子长,大妹子短,不住口的感叹,就算在南方水乡,也没见过这么漂亮水灵的姑娘啊。 “谁说不是,三叔三婶,您二老真是好福气,这一儿一女站出来,真不知要羡慕死多少人呢。”顾德福说得情真意切,当听说这一儿一女的来历,谁敢说不是老天爷送来的? 闲话唠家常,一来二往亲近起来,德福媳妇就忍不住问:“大妹子,怎么好些日子都没见过咱家姑爷?他……都不往三叔这边来吗?” 红夜叹了口气:“想来也没时间呀,没完没了出去走镖,这一次少说到月底才能回来呢。想一想真烦人,自从开始走关内就停不下来了,那些主顾都堵到家门口,整天软磨硬泡的,让人推也推不掉。结果一趟接一趟,弄得沧海连歇口气的功夫都没了。” 德福媳妇起了好奇心:“大妹子,咱家姑爷出去走一趟镖,能赚多少银子?” 刚好顾大娘进屋听见这话,不由得一皱眉:“德福媳妇,别人家过日子的事,乱打听什么?倒是你家福官儿,出去找营生找的怎么样了?” 德福媳妇立刻笑不出了。想一想都愁人呐,世代庄户人,他们在老家都是种地的,除了伺候土地爷,其他本事一概没有,而西凉是商贸重镇,出去从头到尾找个遍,除了做生意的,还是做生意的。不管去哪家,干哪行,生意行里雷打不动的规矩,都要先当学徒。三年出徒,期间管吃管住没工钱。顾德福三十六七的年纪,当学徒本就已经太老没人愿意要了,而就算有人愿意要他,三年学徒没工钱,若是他自己光杆一个还好办,拖家带口,老婆孩子又该怎么活?所以说,自从来到西凉缓过这口气,两三个月的时间,出去转了一天又一天,顾德福却到现在还没能找到个出路。 为这事,德福媳妇没少恳求顾大娘:“三婶,您看我三叔人缘好,认识的人多,能不能让他老人家帮忙想想办法?就凭福官儿自己,人生地不熟的,您让他到哪去找营生啊?” 说起来,顾老伯混迹西凉的好人缘,如果由他出面给找个营生,并非难事。但在这件事上,顾老伯却自有想法,毕竟是远方本家,论起来不算亲近,更何况他离开家乡四十年,这个福官儿一直以来仅是停留在书信中提及过的本家侄儿,在此之前根本连见都没见过,人品性情,太多事情不了解,若贸然为他举荐,万一出了纰漏,一则对不住用工之人,二则岂非连自己多少年的老脸也要从此扫地? 思来想去,顾老伯最终给出建议:“福官儿,我给你指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