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NO.13 寒山论道(下) (第2/2页)
便她真去了又怎样?即便真的认罪伏了法,真有一天被押上断头台,即便自己能有幸站在刑场亲眼目睹,一颗心是否便能从此告慰? 麒麟玉像贴在心口,自内而外隐隐散发温润之光,少年眼泪滴落,正中菩提眉心,看着安详含笑菩提面容,仿如又见阿姐,摸着他的头在耳边劝慰:水生,看开些…… 往事历历幕幕都在这一刻全回到了眼前,想起曾经倍感兴奋的押镖远行,以哥的神武,路遇悍匪却为何不杀? ……还记不记得和你说过,玉儿特别忌血腥? ……从前我也不太能理解。让玉儿受不了的血腥气究竟从哪来,这几年才渐渐有点明白了。常言说,上天有好生之德。或许这便是天道的好恶所指,是在告诉你:无论出于什么理由,杀人,都是一种罪孽。 ……报应从何来?也许恶人终有一天要还报,只不过你我,没有资格担当这个审判者…… ……就以碰到的这伙悍匪为例吧,上百号人,你认识他们都是谁呢?他们的人生都各自有过什么样的经历?为何造反?为何抢劫?他会不会是有迫不得已的理由才这样做?不是就有那句老话吗,叫做官逼民反。他们是否遭遇过人世不公?是不是也像你一样,有家人至亲被无端杀害才要奋起复仇?是不是因为穷困潦倒,无家可归没饭吃,被逼得没了办法才走上这条路?好多好多隐藏在背后的生命历程,你敢说自己清楚吗? ……当你有太多事情不了解,也就没资格充当生死判官。扪心自问,如果就这么一刀杀了,你有什么理由就敢说自己是在替天行道? …… 少年怀抱玉像,在蒲团上痛苦得缩成一团,止不住恸哭。他该怎么办?宽恕?这个字眼太虚邈了,至少在今天他不可能接受!纵然是能再有一个家,纵然身边人给与再多温暖,他都不可能忘却骨rou血亲!不可能忘记他们死得有多惨又有多冤!!不满周岁的小弟,甚至还没来及好好看看这个世界就入了黄土,这不公平!对惨死的至亲太不公平! 幽暗密室,少年水生哽咽恸哭,他忘不了啊!忘不了也就放不下!血海深仇!又岂是一句投案就能轻轻松松一笔勾销?! “姐,俺看不开啊!你能不能告诉俺,究竟怎么做才能算是对的?” ******* 天亮了,顾大娘走进地室时,玉像已重新摆回案台,看一看,少年肩头可怕的伤口都已消失不见了。只是啊,身体的伤痛可以医治,心里的伤呢?水生呆坐于蒲团好像已变成一尊被掏空的躯壳,茫茫然两眼无神呆望玉像,始终难断的眼泪沾湿大片衣襟。 “水生……” 顾大娘搂过少年满眼心疼,非常能够体谅他心中的苦楚,却不知该如何安慰。 茫然转头,憨厚少年一双眼睛布满血丝:“娘,俺该怎么办?俺就是忘不了……也不知道该怎样才能看得开。一家四条命!俺真的忘不了啊!” “傻孩子,血rou至亲,谁说过要你忘了他们?只要有你在,他们也就永远都活在你的心里呀。劝你看开些,只是不希望你因为一心复仇再钻了牛角尖。” 顾大娘提醒他:“阿妈也是自小练武的人,所以对玉儿当初劝你,大概是能想明白的。习武最重要的是练内功,内功又是什么?说穿了便是周身运行之气,练气即练心!若怀着满腔仇恨去习武,一切目的只为复仇,那是很容易走火入魔的呀。所以,你若真想练出一身好本事,有朝一日也能像沧海那么厉害,首先第一条便是要学会放下。” 水生更加茫然,眼泪如泉涌:“放下?俺该怎么放下?那个鬼……俺什么时候想起来都没办法不恨呐。” 顾大娘暗自叹息,喃喃回应:“是呀,如果放下有那么容易,大概世间也就不会有这么多的烦恼和痛苦了。” ******* 寒山大觉寺 一个鬼黯然退去,却有更多的鬼围困不走。究竟该怎么办?教化人心?期望以天道点醒恶徒,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不……太虚散人思及于此不免苦笑摇头。世外修仙修的就是一颗心,他也因此太清楚,人心即本性,从来不是靠几句口舌就能教化。当一个人为自己作出选择,也就是认定了心中之道,又岂是另一个人可以轻易去改变的?教化人心……他从来没有这份资格,更没有这个能力! 就这样,大觉寺的乱局始终在继续着,诱人玉像引贪婪,天下四方各门各派,江湖草莽、悍匪绿林、**白道,乌鸦鸦挤满寒山。每日文斗武斗不断,双方僵持已超过百日,满山护法众无人不是身心俱疲。 “大士,这样下去终究不是办法呀。” 此刻在方丈禅室里,护法同盟各家首脑齐聚一堂。大觉寺净空禅师、结古扎林寺仓央活佛、少林寺、显通寺、清凉寺、武当道观……各路方丈、道长不下十余人,无人不是眉头紧锁,深以为忧。 少林寺方丈慧明禅师,尚未开口已难掩叹息:“敝寺历史上也曾多有大难危局,正如兵法所言:人马未动、粮草先行。如今情势早已形如战场。这么多人齐聚寒山,仅是每日衣食住行就是个非常头疼的大难题。到如今大觉寺囤粮物资皆已告罄,虽有奉龙镖局和兰若公子等城中大户仗义援资,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啊。” 龙四爷欣然接口:“没错,这就和打仗的道理是一样的,不仅是粮草,更要有军心士气顶着那么一股劲。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一但拖成持久消耗战,就算还有力气,怕是也先要被磨平那股精气神了。” 仓央活佛看向太虚散人:“还请仙师指点,以大士的看法,又当如何?” 仙人站在窗口,始终看着窗外夜空。今夜不见星光,连月亮也看不到,不知是笼罩多厚的乌云。沉默良久他才仿佛自言自语的开口:“明天……就是五月初五了吧?” 众人想了想,可不是嘛,明天就到端阳节了,乱局乱心,居然都忘了这个。 太虚散人喃喃低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据说端午由来,便是因一位不肯苟同世事的求道者而起。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其一生经历正应了忠言逆耳,良药苦口又苦心。一心耿直为救国,偏偏遭人构陷多蒙猜忌,被君王所弃屡遭放逐。到国破家亡时,悲叹有心报国、无力回天,遂抱石投江而死。” 世外仙人一声叹息:“论气节风骨,该算是令人敬佩吧,可是投江而死,以身殉道,又何尝不是悲叹大道将倾之哀?无力回天才走向末路,由是观之,五月初五端阳节,并不是一个能让人高兴起来的好日子啊。” 净空禅师微微一笑:“可是啊,即便是悲叹无力回天,以身殉道,百姓却从来没有忘记他。闻讯纷纷划船急救捞,担心水中鱼虾啃噬,毁其遗骨,便用江米团投江,但求逝者能安息,这才有了从此后端午吃粽子的习俗。代代相传到今天,可见大道自在人心,从来没有真的被倾覆。” 世外仙人露出一抹略显牵强的笑容,仰望不见星辰的黑压夜空,喃喃道:“或许吧,但愿如此。只不过……五月初五,明日不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