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七十六章 要往前看 (第2/2页)
李欣微微扯了下嘴角说:“我一份心意,就不送到大伯面前去了。前段时间阿文被野猪拱了,差点也丢了命,大堂嫂你这会儿的感受,我也明白的。” 说着伸手给顾氏揩了揩脸上的泪说:“以后的生活还长着呢,你要想着大江长大了,还会让你享福。别气了,大堂兄都走了,你再气也没用,他不等着享大江的福,是他没那个福气。你看他虽然嘴角流血了,可是嘴巴闭地乖乖的,走得也还算安心,没多大痛苦。他都舍得丢了你走了,你就别再想他许多了。” 李欣说着也陪着顾氏掉了几滴泪,顾氏搂着自己儿哭得一塌糊涂。 总是要哭出来的,哭出来后,释放了情绪,一切还得往前看呐。 当晚李厚伯和刘氏留在老屋那边,李欣和两个弟弟都回了家。李二郎很高兴看到李欣回娘家,只是大伯家气氛太压抑,他也不好表现地雀跃。这会儿出来了,李二郎忙拉了李欣说:“姐。你在家见着我媳妇儿没?她肚都那么大了——” 说着李二郎就在肚上划了一个弧。 李欣见他微微有些将为人父的骄傲,也替他高兴,随口问:“弟妹现在胃口好吧?” “好着呢,一顿要吃三大碗饭。都胖了一圈儿了。”李二郎呵呵两声,便也闭了嘴:“大堂哥这一去,年节也过不成了。” “嗯。”李欣应了一声,顿了下又说:“你说弟妹她一顿吃多少来着,三大碗饭?” “是,胃口顶好的。” 李欣微微皱了眉头。 粗粗算一算,江氏的身孕也就是五六个月。正是肚像皮球一样鼓起来的时候,要说胃口好倒也正常。可是李欣看她那肚却着实有些大了。 “每天弟妹都出去走不?” “她惫懒动,都不怎么走。”李二郎摇头道:“她说怕孩不安稳,怕走得多了动胎气。” “胡说!”李欣顿时道:“三个月胎儿就在肚里坐稳了,不剧烈〖运〗动哪会动胎气。” 李二郎顿时就尴尬地红了脸。 李欣一下明白过来,又是好气又是好笑,正想训斥李二郎两句,这才发现李铭还在旁边。只能先住了嘴,思量着抽个空跟他们两口提个醒儿。 回到家天色都黑透了,在老屋那边匆匆吃过一顿。到底吃不好,所幸张氏给他们留了饭,这才又补了一顿。 天色黑,关文好半天才注意到李欣脸上的疤,问李欣是怎么回事,李欣便简单地说了一下。张氏顿时道:“meimei你也真是的,下次站远点儿。” “哪还有下次。”李欣叹了口气:“一次就够受的了。” 一时间屋里的人都沉默了起来。 幸好还有三个小娃闹腾,跟自己大哥大嫂弟弟弟妹将扬儿的来历讲了一遍,两对夫妻都一派唏嘘。一对是做了爹娘的,一对是即将要做爹娘的。自然都同情扬儿,也不说其他的,只是跟李欣保证会将扬儿当成亲生的外侄看待。 李欣便也就笑了一下,叫了扬儿来让他正正经经地喊大舅大舅娘,二舅二舅娘和小舅舅。 说来也奇怪,扬儿很是喜欢李铭。李欣和李家人说话的时候他就老往李铭身上瞄,瞄着瞄着就凑到李铭身上去了,嗅嗅李铭的衣服说:“小舅舅身上香香。” 张氏笑道:“比你娘身上味道还香吗?” 扬儿便跟着笑,埋了头在李铭腰间。 李欣知道扬儿怕是喜欢李铭身上那股书墨味——也是时候让扬儿启蒙了,等年过完了就紧着安排吧。 关文坐在李欣身边摩挲着她的手,听李铭讲他走后发生的事情,心一抽一抽地疼。 李欣安抚地拍他的手,接了李铭的话说:“跟杨家之间的事儿应该是差不多到头了,也没多少扯的,杨家愿意出钱这事儿就算了了。如今先紧着大堂兄的丧事要办。” 李欣喝了。水,问:“大哥,大伯那边是个什么章程?明儿腊月三十儿,这年关是不是不过了?” “自然要先办丧事儿了。”李大郎叹了口气:“腊月二十七去的,正月初三的头七,初五都没过。” 乡里头都有习俗,正月初五之间都不能打扫地面,甚至家里要越脏越好。灵堂也是一样,要等人出了灵堂才能打扫。据说这样可以招财。另外,初五以后才能发丧,年节期间是不可以埋人的,必须等到“破五”后,才能送死人安葬。 李家的头七在初三,停灵七天后还要等上两三日才能埋。这段时间里李家要请道士看风水看墓地,还要准备坟墓墓葬,墓葬边修茅庐之类的,琐事很多。 李大郎叹了口气:“道士明儿早上就要去老屋那边吹打了。” 乡里的丧事儿一般都请道士来做法事,富裕的贵人才会请和尚诵经超度。可以说,和尚流行于上层阶级,而道士则是服务于下层阶级的。 李欣哀叹,道士念经真的很让她头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