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冰清玉洁未肯枯(下) (第2/2页)
慕柳小姐才才气……更重要的是,记之发现,自从见过柳小姐,记之便忘不掉你了。” 这一句似表白的话,怎么听都觉得有一股轻佻之味。可偏偏李铭说出来却显得那般认真,让人无从怀疑起它的真实性。柳碧妍毕竟是个十八岁的女子,听了这番话,难免脸红心跳,心绪大乱。 李铭笑了声,正色道:“柳小姐不需怀疑我的诚意,我想娶柳小姐为妻,是发自内心的。柳小姐若是觉得我出身寒酸,嫌弃我年长你太多……” 柳碧妍皱了眉头,打断李铭道:“小女不是这个意思,李大人何必妄自菲薄?” “那柳小姐又何必妄自菲薄?”李铭认真道:“李某求亲,真心实意,并无半分利益掺杂其中。柳小姐缘何不自信。认为李某想要娶你是另有所图?李某所图的。也只有小姐一人而已。” 柳碧妍死死抿了唇,看向李铭近乎有些嘶吼地道:“你不明白吗?若娶了我,蜚短流长从此不止围绕我身,你也会深陷其中!时日久了,你难免对我有怨,难免积怨日深。人心这个东西……” 李铭淡淡接道:“人心这个东西,是最不容易掌控的。可是柳小姐又如何笃定,我就会如你所想那般。日积月累对你生怨?你不试试,又怎知我不是真心,不会一生真心?” 柳碧妍怔怔地看着他,李铭和她对视,眼神温和,神情坦荡。 “就试试吧。”他说:“你宁愿孤烧老,却不肯试这一次,对你不公平,对我,亦不公平。” 柳、李两家的婚事很快敲定了。抚宁大长公主作为主婚人,笑得很是开怀。虽然这婚事并不是由她撮合成的。但她也与有荣焉,逢人便夸李铭和柳碧妍乃一对璧人。 迎亲日定在五个月后,正是秋意正浓,李铭去了家信,接了老父老母前来, 李厚仲和刘氏得知小儿子要成亲了,喜得不行,收到报喜信时乐得比得知李铭春闱顺利,成为贡生还要高兴,立即便吩咐下人收拾行装,要前往京城端坐高堂等着小儿媳妇儿给自己奉茶,还吩咐了李斐李丘,让他们在家中也准备一番,定要让小儿子和小儿媳妇儿回乡再办一次喜宴。 刘氏乐呵过后方才想起:“铭子单说这姑娘娘家姓柳,是他同僚之女,却没说个具体的,长啥样啥性子都没说呢……” 这边厢,李欣读完李铭的信,微笑挂上了嘴角。 “是什么样的姑娘?”关文端了一碟瓜放到她面前,闲闲地问道。 “嗯……是个好姑娘。”李欣折了信,笑望向关文:“我们回李家村一趟,有些事我要跟爹娘说说。”由她去说,最好。 关文含笑点了点头。 九月十六,李铭大婚,李厚仲和刘氏端坐男方高堂之上,含笑望着夫妻对拜的两人,已白了半边发的刘氏很不争气地掉了眼泪。 小儿子也成亲了,她这辈子的心愿都完成了…… 翌日,新房里没有呈上代表新娘贞洁的落红元帕。李铭牵着柳碧妍来给父母奉茶,李厚仲和刘氏喝了茶,刘氏牵了柳碧妍的手细细打量她。 婚前刘氏并没见过柳碧妍的模样,只听自己儿子说,碧妍长得平凡,但为人温婉。如今见了柳碧妍,刘氏方才觉得这样相貌的儿媳妇才是正好,不狐媚,不凌厉,瞧着便舒服,看着就安心。这才是真正过日子的媳妇儿。 “好好跟铭子过日子。”刘氏笑着说:“早日让我们抱大胖孙子!” 柳碧妍心中还有些忐忑,试问谁家父母能容忍儿媳妇新婚之夜没有落红?虽然从昨日到今早夫君劝她放宽心不下十次,她仍旧心有惴惴。现在见婆婆真的并未刁难说难听的话,她甚觉诧异。 后来,她方才听“包打听”的鸣蝉说:“老爷的jiejie,就是小姐的大姑子,从前是被人卖去妓楼了的,老爷从小就听人家说姑奶奶的闲话,偏生老爷和姑奶奶的感情很深……我听辉县那边来的下人说,老太爷和老太太本身收到老爷的信很是高兴,后来知道小姐的过往,起初有些不乐意,可后来姑奶奶一来,劝了几句,老太爷和老太太就心甘情愿地上京来了……” 柳碧妍怔怔地想了一会儿,当晚服侍李铭宽衣时轻声问:“夫君,什么时候回家乡去?” “过几日,我将手上的公事处理完,便回乡去。”李铭笑道:“圣上那里我已告了假了,今年回乡正好能赶上过年。” 柳碧妍含笑道:“夫君很想回乡见jiejie吧?” 李铭微微一顿,转过身来,执了她的手笑道:“嗯,很想见她,到时候你记得给她奉杯茶。” 柳碧妍道:“还要与jiejie说一声谢谢。” 李铭含笑望了她良久,方才轻声地说道:“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