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二八章 和好  (第2/2页)
    凤翎笑向秦守文,“三哥,看来四儿记性不好,不如你替他答?好好儿的念给爹爹听听,也好叫爹爹知道,爷爷疼你不是没有原因的。也叫我这村姑学习学习,啥是宋弘传,免得将来被人家的什么小姐夫人的耻笑。”    秦守文挺挺脊梁,朗声道,“君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说完,秦守文向秦天河行礼,“爹爹,听四儿诵时,孩儿并不太明白,求请爹爹赐教。”    凤翎接道,“还有晏子言,人以少姣事人者,以他年老丑,可以相托也。臣妻虽老且丑。然向已受其托矣,安忍背之。何解。哥,一并请教了罢?”    秦守文点头。又向秦天河行礼,“求爹爹一并赐教。”    堂屋里鸦雀无声。    众人虽听不懂秦守文的之乎者也,但那句糟糠之妻不下堂,却是戏文里常唱的,臣妻老丑,意也好懂,这是在责怪秦天河背信弃义,富而易妻。    秦天河的脸色黯沉,心里却是五味杂陈。最大的感叹。他的孩子不再是他离开时的那些懵懂孩童。    这么直白的指责,他该如何解释?    甘氏抬起眼来,向凤翎道,“凤丫,去瞧瞧你嫂子,可有什么要帮忙的,差不多也该吃饭了。”    一句话解了秦天河的围。    众人开始讨论起晚餐的菜色。    凤翎应下,过了一会儿就和翠英一起来堂屋摆饭。    众人热热闹闹的吃完晚饭不提。    秦天江,秦天海又去安排了院里候着一堆下人。    秦家的屋子本来就不够用。哪里安排的下许多人?好在这时天凉,能在院里歇的就在院里歇,丫头婆子们就安排到邻里的屋子借住。    跟秦家隔了几个院子的秦四叔家条件好些,有间多余的屋子。就安排给了玉嬷嬷和四个大丫头。    玉嬷嬷不想走,在院里一直等了许久,秦天江秦天海都各自回屋。再看到秦显文,守文回屋。秦天河却还在和李氏喝茶说闲话,隔着窗纸隐隐绰绰的瞧见甘氏柔弱的身影。玉嬷嬷心里很不是滋味,隐隐的还有种不详的预感。    事情的发展,似乎并不像陆氏信中所说。    想了想,还是带着丫头青鸢往秦天河跟着凑,小声问道,“请问大人,今晚歇在哪间屋呢?我让青鸢给大人铺床,夜里让她伺候可好?”    秦天河没有答话,李氏倒先挥了挥手,“去去,这在自个儿家里呢,还少得着外人伺候?咱没丫头那么多年也过了。你们也累了,早些歇着去吧。”    玉嬷嬷哪能不知李氏的意思,急道,“大人,太太的意思,奴婢特意带了青鸢来的,就是想着大人毕竟离家这么些年,还是有家里人伺候,也熟手熟脚。”    甘氏看了一眼跟在玉嬷嬷身后的娇俏小丫环,站起身来,“娘,夜了,我先带凤丫去把您屋里拾掇拾掇,晚上咱们挤挤。”    “咳,胡说!”李氏站起身来,瞪她一眼,向秦天河道,“这是你家的嬷嬷,我说的是不听了,你自己个儿看着办吧。”    说着,李氏向凤翎伸出右手,“凤丫,扶奶一把,咱们回屋,拾掇拾掇也该睡了。奶年纪大了,经不得夜。”    凤翎看一眼甘氏,甘氏冲她霎霎眼,让她安心。    经过甘氏的身边,李氏停下步子,拍拍甘氏的手背,道,“叶儿哪,想想你爹……一家人在一起,不容易啊!”    甘氏目送着李氏和凤翎离去,回身向秦天河施了礼,“大人,妾身先告退。”    不等秦天河回答,甘氏转身离去,并没有瞧一眼玉嬷嬷和含羞的青鸢,出门回了自己的屋。    秦天河略一犹豫,便抬脚想要要跟上,玉嬷嬷忙拦住他,见屋里己四下无人,不由壮了胆子,道,“大人,记得您答应太太的话,您不会……”    “好大的胆子!”秦天河怒目而视,低喝,“用得着你来教训我么?”    说罢,秦天河甩手而去,俨然就是冲着甘氏屋子的方向。    玉嬷嬷哀怨的叹了一声气,直恨陆氏太大意,怎么就不让个姨娘跟着呢?是不放心自己家的姨娘,还是太轻视乡下的这个女人?    秦天河自己也没有想到,十三年后,甘叶儿于他,还会有这种莫名的吸引力。    一进屋,闻到那种熟悉的气味,看见在昏暗的灯光下忙碌的瘦弱身影,被他遗忘记在角落的往日种种竟一齐涌上心头。    贫贱夫妻,却也美好。    甘氏转身面无表情的向他行礼,“大人,床铺好了,大人安睡。”    离去的时候,她与他擦身而过,沁入鼻间的是那种淡淡的皂角香味。    久违的味道。    “叶儿。”秦天河声音沙哑的唤了她一声,握住她的手,将她轻揽入怀中。    吻上她唇瓣的这一刻,秦天河仿若又回到十三年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