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小麦加油_122兄妹同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22兄妹同心 (第1/2页)

    122兄妹同心

    可不是么?信用社旁边的潜家老屋已经杳无踪迹。,。取而代之的。是已经砌了一人高的砖墙。烈日骄阳下,师傅们甩开胳膊,分工协作,正热火朝天地忙碌着。

    潜小麦下了巴士,不可置信地看着眼前的一幕,眼睛急急在人群中搜索自家人的身影。心里疑‘惑’不已,不是说好暑假才开工的吗?

    师傅们马不停蹄故自忙着手头的活儿。巴士停下来的时候,只有正在递砖块的杨勇顿了一下,眼光扫过来,见是大‘女’儿放暑假回来了,行李包鼓鼓的。招呼一声,急忙脱下手套过来提行李。

    “爸爸,爸爸,开工多少天了?怎么已经完成这么多了呢?”

    “师傅们是姑父的工程队,还是村里的包工队?”……

    见父亲过来,潜小麦急忙迎上去,脱口而出就是噼哩啪啦一大串问题。

    杨勇洒然一笑,汗湿的脸上满满都是喜悦,接过行李,正想回答之际。手臂却被潜小麦忽地紧紧抓住了:“爸爸,爸爸。我的收藏品呢?就是楼上贮存室里那些小东西,有没有帮我收拾起来?”可千万千万不能扔了哈。

    看着大‘女’儿惊慌失措、急不可耐的样子,杨勇笑得更欢了,伸出另一只手和蔼地拍了拍‘女’儿的头:“你的宝贝,能不给你收起来吗?没想到,这些年你七七八八、东塞西藏,竟存了这么多玩意儿,让你妈好一顿收拾。”

    得到了确切的答复,潜小麦也跟着伸手拍了拍呯呯直跳的小心肝,夸张地吁了口气。

    杨勇见了好笑不已:“那天我跟你妈可高兴坏了,你自己收藏了这么多东西。我看,咱家以后连嫁妆都可以省了,随便给你添上几个面桶脚桶,就足足有十八抬喽。”

    潜小麦……瀑布汗……

    杨勇带着‘女’儿向潜家左手屋走去,现在整个右手屋都暂时搬到了这边。

    潜家左手屋的地基面积,与右手屋是一模一样的。前几年,潜松‘玉’潜松友兄弟一分为二,各自盖起了三层的砖瓦房。现在,潜松‘玉’家的堂屋装饰一新,临街开起了竹制品工艺店。潜松友夫‘妇’则带着儿子长年驻守龙泉,家里只留守着老母亲与‘女’儿,是以堂屋一直空着。现在,正被各种大小不等的铝合金‘门’窗挤了个严严实实。‘门’前屋后的空地上,也满满堆着小山般的钢材水泥。

    “爸爸,怎么一次‘性’就买齐了全部材料?这样可以打多少折呢?”

    杨勇听到‘女’儿的问题,嘴角不由持续上扬,打内心里油然生出一种愉悦的自豪感。说:“铝合金‘门’窗。都是你四叔一个人送的。钢材水泥,则是你爷爷‘奶’‘奶’伯伯叔叔姑姑们集体凑钱送的。”

    嚯嚯,这么大手笔。潜小麦惊诧不已。父亲与罗店的叔叔姑姑们关系亲密,她是知道的。但一次‘性’出手这么大方,几乎包揽了盖房子最贵的三样材料,这大大出了她的意料。

    其实,出乎意外的何止潜小麦一个人。

    杨勇潜丽琴是。

    潜家爷爷‘奶’‘奶’是。

    潜家的一干亲戚是。

    南江村的村民也是。

    似乎****之间,随着范英俊建筑工程队轰轰烈烈的开到,设施工程有条不紊的展开,以及各项材料源源不断的运到,南江村的人们仿佛才猛然想起,平时老实寡言的杨勇,他其实并非孤单一人。他的背后,还坚定不移地站着南江村人并不熟识的杨氏一‘门’。

    杨勇替‘女’儿把行李拿到潜小芬的房间,‘交’待了两句,便匆匆回了施工现场。

    潜小麦放下书包,也不多作停留,三两步走进厨房。母亲潜丽琴和大舅妈黄雪萍正在灶头汗流满面地团团忙碌着,煤气灶、蜂窝煤、土灶齐齐开火,三四口锅滋滋发响,已然飘出阵阵菜香。表姐潜小芬也不顾七月里炎热的天气。坐在灶后帮忙拣菜烧火。

    三人见潜小麦进来,都如释重负地笑了。

    潜小麦二话不说穿上围裙,走过去按潜丽琴的指示,快速帮忙煎煮烹炸起来。边说边做,一番口头‘交’流下来,才知道最近家里是忙翻了天。

    原来,上个月潜小麦回学校的第二天,杨勇就按计划去了华阳,和杨家爷爷‘奶’‘奶’关起‘门’做了很长时间的‘交’谈。没有人知道三人具体谈了些什么,杨家小辈们只记得那天‘奶’‘奶’的眼睛一直都是红通通的。

    杨家爷爷失望之余,倒也觉得杨勇建百货店式新房的构想是可行的,于是一起打车去了小‘女’婿范英俊家。翁婿几个对照着建筑日程表一阵商量,当下拍板立马开工,并争取一个月内完工,好调出人手参加八月份新的项目。因为范英俊手里还同时进行着两个项目,能挤出的人手非常有限,于是干脆向同行多借了几位技术熟稔的师傅,决定加班加点加工资,争取早日结束工程。

    于是,夏至日这一天,整理一空的潜家右手屋,在铲土机轰隆隆的工作下,瞬间夷为平地。

    为了不耽误妹夫的工程,杨勇回家后,立马在南江雇了一批身强力壮的小工。开工后,两方人马互相协作,速度便翻了一番。

    潜家这种高效率的盖房举措,在南江村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每天公路上一溜烟儿跑得飞快的材料运载机,轰隆隆高效率大容量的泥沙搅拌机。夕阳西下晚间仍在挑灯夜战的施工队,等等等等,均引得南江村人频频侧目。

    晚上闲来无事,人们纷纷聚集桥头乘凉,近对着潜家飞快的砌砖速度,无不啧啧惊诧。

    据说,前两年南江首富孙红梅家盖别墅,所用的泥沙石子也只是雇小工从溪边一点一点往家里挑,师傅也单单只请了三五个,前后工程急赶猛赶也进行了大半年。人们想不通,一直低调的潜家突然这般高调盖房,凭的是什么?听说施工队是从华阳城里请来的,听说新房是经过专人设计的,听说单是楼层的高度就是普通民房的1.5倍,听说所有的贵重材料都是杨氏一‘门’亲戚馈赠的……

    一时之间,南江村人对潜家的一砖一瓦,都有了前所未有的好奇……

    但潜家人却顾不得这些,每人每天都忙得脚不沾地,连驻足应酬各类恭喜言辞的时间都显得份外奢侈。

    粗粗打包搬到左手屋后,杨勇每天早出晚归,事无巨靡,全面接手了盖房事宜;潜丽琴负责一天三餐,外加点心宵夜。每次足足都要备上三十个人的份量,光是做饭一项,就忙得她恨不得再生出个三头六臂;就连教书开店多年,并不擅农活的潜家爷爷,这阵子也赶着羊到上山巡视起了天麻庄稼;潜家‘奶’‘奶’有心下来厨房帮忙,但遭到了所有人的一致阻拦,老人家即使闲闲呆在房里,也会挖空心思帮着剥上一点蚕豆。

    这种人手短缺的情况,随着前两天潜小茉、潜小海考完试,稍稍得到了缓解。如今,办事更为老练沉着的大‘女’儿潜小麦归来。不能不说是一个急时雨。

    就在潜家所有人为新房高兴地奔‘波’忙碌着,为材料的获赠与工程的受助欣喜不已时,除了杨勇,没有人知道,杨氏一‘门’在送出这些东西时的酸涩心理。

    那一天,在范英俊家商量停当各项事宜,杨勇赶着末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