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56通视频 (第1/2页)
156通视频 第二天一大早,潜氏母‘女’便坐头班车回了南江。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当窗理云鬓,对镜贴黄‘花’。 自从进了家‘门’,潜小麦就在房间里磨磨蹭蹭消耗了老半天。 总的来说,所有物件的摆放都跟她正月离家时差不多。地板砖擦得干干净净的,窗棂梳妆台也是纤尘不染,就连防盗窗上搁着的桅子‘花’盆栽也被照顾得很好,如‘玉’似瓷的‘花’朵正烂漫地绽放,连带着整个房间都充盈了一股忽浓忽淡的‘花’香。 / 潜小麦深深吸了几口桅子‘花’沁人心脾的幽芳,心情顿时变得无比美好。身轻似燕下得楼来,父母两人都在超市里忙活。 这几年,潜家的变化并不大。杨勇和潜丽琴仍旧经营着超市,只不过把一楼的店面收了回来。重新做了装潢设计后,超市规模整整扩大了一倍,也请了若干个员工。 此外,杨勇的天麻种植业规模也扩大了好几倍。潜小茉升上初二那一年,南江村有人移居城里,家里就趁机给她低价购入了几座大山。目前,都由杨勇雇人种上了天麻。 不同于潜家小户人家的情况,南江村的变化则要大得多。 这几年,随着高速公路的开通,作为金田县境内三个出入口之一。南江村的地理位置日益变得重要起来。大批的农田被征,盖起了一座座制造业加工厂。随着邻乡大型水电站的开发,经有关部‘门’协调批准,大批的移民也正式在南江村安置下来。 今天恰逢赶集,潜小麦站在潜家超市大‘门’口,看着熙熙攘攘往来的路人,已经足足有了一刻钟,愣是没有看到一个熟人。 老一辈人中,潜家爷爷、杨家阿婆、水贤公、蓝妹婆等人都已经相继往生; 年轻一辈的同龄人中,潜小芬、李梅君、方英等人都已经远嫁他乡;潜小标、潜小军、潜小艺等人则都在异地打拼求学,除了一年一度的‘春’节,大家平时都很难聚在一起。 此时,一个身穿公主裙的三四岁小‘女’孩跑进超市,看到‘门’口陌生的潜小麦,慢慢收住了小脚丫,睁着一双好奇的眼睛问:“你是哪里人啊?我怎么没见过你?” 潜小麦微哂,这就是“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方来”吗? “我是南江本地人啊。你又是谁呢?” “我也是南江人,我叫如‘玉’。”小‘女’孩细声细气地答道。 两人正有一搭没一搭好笑地对话着,潜丽琴听见了声响,转身朝这边看过来,忙堆着笑打起了招呼:“如‘玉’来了啊,今天穿得好漂亮哦。” 一句话哄得小‘女’孩心‘花’怒放,撇下潜小麦,转身朝潜丽琴跑去,嘴里叫着“姨婆”。 见‘女’儿好生奇怪,潜丽琴便轻声解释道:“这是你表哥建豪的‘女’儿。他们一家三口上半年从温州回来了,现在在秋泾桥边的鞋厂做制作主任。” 潜小麦了然地点了点头,问:“二姨他们没回来吗?” “没有……” 说话间,一对穿着蓝‘色’工作服的年轻夫‘妇’踏进了超市,‘女’的手里还拿着顶浅粉‘色’的遮阳帽,正与如‘玉’身上的裙子同‘色’系,相必就是苏建豪夫‘妇’了。 苏建豪看到依稀相识的潜小麦,也是一惊:“这是小麦吧?都长成大姑娘了,走在大街上我都不敢认了咯。” 潜小麦也很客气:“好久不见,表哥。你们都好几年没回南江了吧?这次回来是常住吗?” “是啊,好久不见,我倒是一年能回来好几次,只不过我们都错过了。咱们最后一次见面……应该还是我结婚的时候吧?如今,如‘玉’都这么大了。” “我见老家也有了鞋厂,各方面一权衡,感觉还是回家上班比较合算,于是上半年就回来了。” 说罢,苏建豪便替潜小麦与自己妻子作起了介绍。 与苏家其他两个媳‘妇’不同,这个最小的媳‘妇’来自外省,是苏建豪在温州鞋厂打工时结识的,说话温声细语。倒是比两个泼辣的本地媳‘妇’要有礼顺眼得多。 潜丽琴送走几位结完账的顾客,也与苏建豪夫‘妇’寒暄了一阵子。得知再过不久,苏家就会举家回南江,给苏建芬举办订婚仪式。 闲聊中,杨勇牵着苏如‘玉’走过来,手里拿着她爱吃的冰淇淋和零食,待消了磁才递给她。苏建豪夫‘妇’抢着要付钱,但被杨勇笑笑地回了。 潜丽琴又挽留了他们在家用便饭,苏建豪夫‘妇’称今天家里备下了很多菜,等下厂里会有人上‘门’玩耍。于是,杨勇潜丽琴也不多作挽留,随了他们的意。自从潜家两老往生后,潜、苏两家人各自忙碌奔‘波’,关系一直都是客客气气井水不犯河水的。 潜小麦找不到人玩,这几天就百无聊赖呆在家里。除了陪陪父母,偶尔在店里帮帮忙,大部分时间都窝在三楼房间捣鼓自己的事情。 晚饭后,打开电子邮件,里面已经静静躺着两封信。 一封是“可爱的你”美术培训班的室内装潢设计图,那是潜小麦画出设计图后,请北京T大室内设计专业的学长帮忙修改的。几易其稿后,现在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